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

2018-05-14 11:39陈祖艳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陈祖艳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是重要的文化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高尚品格的形成,更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精神的展现与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一具体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蕴藏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但是很多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造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传承文化教育。

一、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传统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涵,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二、结合具体教学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汇聚了优秀民族精髓,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像我们展现了早年时代的社会现状以及风俗习惯,也是传统文化进步发展的总体体现。由于语文教材具有简单易懂等特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美德,对于选入小學语文教材中的优美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程序精心选择的,教材的课文内容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就是一部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文章时,可以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礼仪、称谓及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确保对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在课堂中进传统文化的渗透,要结合语文课堂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根据这一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同时小学阶段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好留住民族传统之根,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特定内容,而要充分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挖掘社会资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让学生们接受一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课,让学生们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系列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大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论语十则》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上网搜索《论语》及孔子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可以结合传统时令文化,为学生讲解相关诗词,再如在学习母亲河的课文时,可以开展关于长江黄河等相关的诗歌吟唱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四、诗词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不断洗礼而来,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诗词的不断学习我们可以对历史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合理运用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例如:在学习《春望》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讲解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作者想到国破家亡,悲愤至极,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当今社会,外来文化也逐渐的渗入,此时,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更担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让校园成为传统文化孕育的摇篮,让课堂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圣地,让教师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歌者”“舞者”,让传统文化之种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生根、长芽,让传统文化之花在整个中华大地灿烂而开。

参考文献

[1]孙小波. 李华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5-46.

[2]金伟英. 试谈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6(01):125-126.

[3]汪潮. 试论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 新课程(中旬),2016(14):121-122.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