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德育创新途径

2018-05-14 16:11刘蔚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德育公民教育

刘蔚

摘要: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的个性与共性,提出了高校德育创新的途径是公民教育,并建议建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责任教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教育的协同系统。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德育;公民教育

一、协同理论及公民教育概念的提出

(一)协同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提出了协同理论的概念。协同理论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内部要素相互作用、自身要素彼此耦合,从而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稳定有序的结构,赢得全新的整体放大效应[1]。

协同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开放的整体系统。协同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即外界力量对系统中各要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系统内各要素彼此耦合呈现出协调的态势,使系统从无序结构转变为稳定有序结构。协同理论把看起来完全不同的子系统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抽象出来,考察其类似性,类比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探求其规律,建立一种用统一观点去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蕴含着不同学科的融汇与相通的原理。

(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面向社会公民进行的扎根于生活的普适教育,旨在培养现代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民教育主要对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行为、公民责任与义务和公民的国家认同感等进行系统培养。为培养合格公民,需联结公民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多要素、多层次、多环节的有效整合,构建公民教育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二、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在协同理论视角下的共性与个性

高校德育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激发大学生形成道德自觉的教育活动。在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一)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共性

1. 教育对象相同

高校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大学生。两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感知和认识发挥教育的作用,并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现代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教育目标统一

在协同理论的视角下,高校德育旨在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培养栋梁之才。这与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这一具体目标不谋而合。将公民教育和高校德育进行优化组合,不仅能较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能使大学生蜕变成合格的现代公民。

3. 公民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高校德育实现创新

十九大報告聚焦三个“新”,即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新和教育是新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创新不是简单的研究方法的更新,而是在充分了解高校公民特点和实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运用协同创新理念,研究高校德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建设。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公民教育的运行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公民教育,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行为和公民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的个性

1. 理论基础不同

高校德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

公民教育与现代国家相伴而生,现代国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现代国家是以民族为基础建立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加强作为个体的公民对国家、社会的归属和责任,凸显对国家的认同、维护和忠诚,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

2. 解决的问题不同

高校德育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可高度概括为以公民的理念为核心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为国家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自主享有公民权利并忠诚地履行公民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2]。

3. 教育侧重点不同

高校德育侧重于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以个体性功能为主[3]。高等教育工作者按照高校教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追求的是较高的理论素质、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公民教育侧重于追求个人权利和公民义务之间的平衡与统一,重在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三、公民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创新途径

协同是指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各要素或子系统互相支持、协调与合作,共同完成某一目标协同理论。在协同理论视角下,将高校德育与公民教育两个子系统合作、同步、协调、互补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构建系统各要素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形成整体合力, 实现系统优化,发挥协同系统的整体育人功能。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

传统高校德育模式主要是传统道德教育与简单的政治思想灌输相结合,更多的强调个人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服从,忽视人的情感需求,教育手段僵化,易使高校学生成为德育政治化和工具主义的改造对象。现代公民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

首先,培养受教育者主体人格。人的主体意识越强,表达自身愿望、追求自我发展的需求就越高;人的主体意识越清醒,对多种思想文化的选择就越自觉。高校德育只有将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相结合,才能促使他们由消极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

其次,主体性教育不仅要定位于知识的学习、政治思想的形成,还要把德育对象当作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人”,培养其公民权利意识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主动性、启发式教育。

最后,“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向社会共性发展需求过渡。

(二)与实践相结合的责任教育

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理论教学以外,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提升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知行转化。

第一,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公共事务。高校要搭建广阔平台,构建完善的资源网络,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鼓励大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

第二,將公民责任培育融入实训课堂。除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以外,高校应按专业统筹建设各类实训基地,让大学生通过实训课投入实际工作场景和实践工作岗位,获得社会认同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它是公民个体社会化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公民教育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部分[4]。公民意识培育是高校德育的一部分,它以培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为基础,运用现代公民教育理论,培养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公民身份得到认同,是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蒋芝英.区域创业文化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以义乌为个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67-69.

[2]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4):56-60.

[3]祖嘉合.略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区分[J].思想教育研究,2011(2):5-9.

[4]崔志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抵制错误思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6-31.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高校德育公民教育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