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与音乐欣赏有效性融合初探

2018-05-14 08:59吴秋英
北方音乐 2018年5期
关键词:欣赏体验小学音乐

吴秋英

【摘要】以学生的体验参与为切入点,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体验中掌握知识、丰富情感、塑造人格”为课题,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培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体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可以改变人生。”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深刻地感受到如何让孩子欣赏音乐课,从被动变主动,通过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深入地感受音乐的内涵,实现音乐课的社会、教育、娱乐功能,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目前,小学欣赏教学更多的只是聆听参与、节奏参与,体态律动或舞蹈设计,乐器演奏参与等欣赏活动中,而这些活动没有深化,没有达到真正帮助学生内化到情感层面。欣赏应该达到三个层面,即美感阶段,至善阶段、至纯阶段。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

通常,欣赏课学生没兴趣,课堂气氛很沉闷,“听不懂”“不好听”,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所以,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引用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以学生的体验参与为切入点,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让在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中掌握知识、丰富情感、塑造人格”为课题,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培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

音乐作品的分类从作品反映的内容上大致可分为:首先,以听到的现实世界物象特征,如暴风雨的咆哮、海浪的起伏、草原的牧歌、高山的山歌、水乡的船歌、军队的步伐、舞蹈的节拍、母亲摇着摇篮唱催眠曲等等;其次,是情绪的感情色彩,喜、怒、哀、乐等;再次,表现艺术家的气质和形式美,如肖邦作品的细腻深情,委婉曲折——诗人的气质;李斯特音乐中的宏大气魄--战士的气质等。所有对这些音乐语言的理解均来自于每个人对生活中物象的认知,在聆听中发挥想象,从而在内心进行二度创作,理解感受音乐的美。

一、在课堂教学上可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生活感知

各种精美的图片可以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印象感知。以《牧童短笛》为例,乐曲欣赏前先让学生欣赏江南水乡美景、水墨牧童等畫面,将学生带入自然和谐、清新的江南美景中,热爱大自然、享受悠闲宁静田园生活的情感便由此而生。紧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并同时想象在江南水乡田园中骑牛放牧的情景。而后通过动画再次聆听,讲解每段的不同速度,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场景,并通过分析复调乐曲的结构,让学生感受立体的多层次画面,一幅热闹的牧童放牧的欢快场景便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感受了江南竹笛的悠扬旋律。最后,再次通过边听边表演吹笛的动作再次聆听,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通过实物体验对比,感受乐曲不同风格的表现方法

以《百鸟朝凤》为例:先请学生欣赏乐曲,然后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情绪的乐曲。点题后请学生说说各种鸟叫声,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欣赏各种鸟语。而后拿出唢呐、圆号、小提琴等乐器,请学生现场吹拉,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并分析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提问哪种声音适合表现欢快的鸟叫声,由此引导学生不同情绪的表达及自然界各种声音该用合适的速度及乐器来表现。通过现场对乐器音色的体验及不同速度的动作对比,课堂气氛活跃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以游戏或表演形式体验乐曲风格

以欣赏不同风格《茉莉花》为例:课前先分组编排几种风格(河北、东北、江苏)的舞蹈小组合,在欣赏课上简单地给学生进行富有地域特色的装扮(如扎头巾,或拿扇,或拿小伞),然后进行分组表演展示。而后分析各种舞蹈风格特点,引出地域特点,如东北粗犷、江苏秀美等。让学生先从直观感知不同地域的人的品质特点及文化特色,再请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并以之前感知的地域特点来分析歌曲的风格特色。如此教学使学生对各地风格特点有了很深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更广泛探究地方风土人情的热情。

音乐来源于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才能从聆听到想象、理解,最后体验、升华。所以,音乐欣赏课需遵循聆听、体验、想象、二度创作的原理探究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欣赏体验小学音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