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欣
摘 要: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幼儿社会性培养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游戏活动设计,应真正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服务,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全面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游戏活动;合作能力;幼儿教育;培养
一、激发出幼儿的合作兴趣
只有让幼儿产生出与他人合作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如在开展自然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联合,通过收集树叶等来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在幼儿与家长的团结合作下,也可以实现亲子互动的目标。其次,就可以组织幼儿对所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分类,家长也要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记录下树叶的详细信息。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怎样与家长进行合作,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合作积极性。在布置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小时也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参与到其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等来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樂趣,从而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合作的意识。
二、提供适合进行合作的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问题也使得幼儿的合作能力难以在家庭中得到锻炼,加之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这样也就使得孩子出现了自私与任性等问题。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为幼儿创建出可以进行交往的机会,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与人交往与合作中去,通过学习相互帮助与合作分享等,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上来说,在选择不同活动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不断提高其合作能力。如在开展日常生活活动时,就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搬桌子或是相互系扣子等活动。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也可以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通过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等来提高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在开展构建活动时,也可以让幼儿认识到友好与伙伴之间进行相处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幼儿受到活动的影响,从而在相互配合与学习中掌握好合作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合作行为
1、制订游戏规则
以往,都是老师规定游戏的要求,幼儿只是机械的接受者和执行者。在游戏中出现交往上的障碍时,常会听到幼儿说:“老师说的!”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我们让幼儿参与制订游戏规则:先让幼儿集体或分组协商、讨论出每个游戏区的一些交往规则,然后让他们用别人能看懂的示意图画下来,再贴到相应的游戏区里。幼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规则标志来提醒自己和别人遵守规则,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更规范。
2、执行游戏规则
规则制订出来了,就应该认真地贯彻和坚持。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执行规则,教师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提醒、暗示幼儿的合作行为。如在理发店里,两位理发师都要抢着帮客人洗头,于是就发生了争执。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参与进去,用语言来指导:“听说你们理发店为了使生意更好,为了让顾客更加满意,采取了新的规定。”接着,教师可以假装很认真、细致地看贴在区域中的标志图,还可以让幼儿讲一讲,提醒他们要分工合作。教师还可以请幼儿来扮演角色,监督大家的合作行为。
3、强化游戏规则
经常反复、始终如一地执行规则,能使规则得到强化,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提升为良好习惯。在这里,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认真地开展每一次游戏,严格地执行每一条规则,反复地进行提醒和督促,以自身的严谨和踏实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合作态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强化已经形成的游戏规则,如在游戏评价的时候表扬和奖励合作好的幼儿、用良好的合作榜样来激励幼儿、用情境表演再现各种合作行为、拍摄幼儿的游戏交往情况、用评选“文明顾客”和“服务明星”等方式来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四、借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教学
鉴于幼年儿童们天生热爱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游戏来融合其他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强游戏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相关方面的教学理论,加强自身的教育手段运用能力和教师素质,同时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有利于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经过笔者的研究,主要的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构建合作的游戏氛围
(1)游戏过程中整体穿插合作环节。在教师展开一个游戏的时候,给学生布置每一个游戏环节的合作任务,通过游戏进行中穿插合作,让儿童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建立一定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设置一个“拼图”游戏的时候,可以将拼图分组,每一小组合作完成一部分,再将所有的小组的拼图组合成最终的游戲成品,通过这样的拼图游戏,让学生感知到“团结就是力量”,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作用。
(2)游戏材料要尽量不完整,创设儿童寻求合作的可能性。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制作一些游戏材料或者游戏道具,教师要保证材料与道具的不完整性,要求儿童自由组合形成小团体合作完成游戏材料。例如教师要给小熊猫建立一个长方形的房屋,教师可以给儿童准备好完整的木头,如何将其拆分成合适的房屋木材,需要儿童分工合作,共同来建立。
2、创设合作的游戏主题
(1)设立以合作为主要规则的游戏。游戏一定有固定的游戏规则,但是教师在设立游戏的规则必需包含:组队一合作一讨论-完成,其中一切准则都围绕“合作”的准则,让学生自觉、自动地参加合作团体,为了游戏的正常开展,幼儿会在规则的指导下逐渐养成寻求合作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开展一个“英语接龙”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每一个小队为单位进行接龙,当小队成员都截完整英文单词后,这个小队的接龙就算成功,通过这样的规则促进学生团队合作。
(2)健全合作的游戏评价机制。当游戏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总结儿童的游戏成果,让儿童了解游戏的目的,侧面评价学生从游戏中学到的合作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例如教师在游戏结束后,重点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对小组完成游戏中合作精神大大赞扬,通过采用积极的评价制度来促进游戏中合作理念的导入。
3、讨论探讨,给予儿童充分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法来选择游戏方式。由于游戏的主体还是幼儿,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设置游戏,可以与幼儿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儿童的特征,设立以合作为主的游戏方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我的圣诞舞会怕勺游戏中,由于游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舞会每一部分的布置,这就需要教师询问儿童:“大家哪一个小组擅长哪部分?”经过儿童自主探讨、商议,给教师提出方案,教师就能够非常明确地给幼儿分工,大大提高了游戏的效率。
五、结语
幼儿教学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充分掌握幼儿的学情,而且还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以及学习环境来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通过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雷元梅.试论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6)
[2]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