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摘要】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发现自己不够好的地方,理清思路总结自己的教学优势所在,从而扬长避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成从学科专业人员向学科教学专业人员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生命力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前行,通过反思不断成长。
【关键词】音乐唱游课;教学反思;音乐欣赏;课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已然成为时代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如何适应时代浪潮顺流而行,对我们这些一线音乐教师而言是必须直面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把这种挑战转化为机遇并主动去适应并改造我们的音乐教育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体现音乐教师这个生命个体生命价值。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为学生发现、形成和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我们音乐学科所独有的路径与视角、思维与策略和独特的逻辑符合,为学生提供唯有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体验,提升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我们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后,我会自己一个人静静闭上眼睛细细回味课堂上每个小细节,参照新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我的教学工作。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本着这种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学低年级音乐唱游课和音乐欣赏课这两种主要课型进行反思总结。
一、音乐唱游课教学反思
传统的低段唱游课主角是老师,老师不放心把课堂交给孩子。往往是老师布置好一切,学生被老师一步一步牵着往前走,亦步亦趋的跟着肢体律动,一句句学唱歌曲,拍击节奏等等。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者,丧失了自主的思考和学习过程。学生谈何思维能力提升,这是亟需改变的教学模式。于是我利用了一年级《小雨沙沙》这一课作为实践,从以下五点进行了教学反思和重建。
1.听觉与感受
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性音乐课,但综合并不是什么都要,从课的开始,老师开门见山用一幅春景图把孩子们带到春天的田野,伴着好听的音乐,从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感受一种美感。接着,利用多媒体动画在蓝色的天空设计出飘动的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利用动画设计出连续下小雨的情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春雨绵绵,万物复苏之感。
2.体验创作
体验创作是这节课的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人声模仿创编出大雨滴、小雨滴、春风的的声音,并选择合适的节奏音型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对一年级学生来讲,这个内容难了点,但作为一种尝试,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甚至三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为以后唱好合唱打下基础,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创编中,体会到了大自然赋予春天的美,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感受了歌曲的意境。
3.唱歌表演
在唱歌教学中,老师有表情地范唱,以及用体态动作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绪特点。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红绿灯”趣味游戏,见到“红灯”心里默唱,见到“绿灯”放开声唱。通过音乐游戏的这种更易为学生接受的体验方式来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内心听觉和节奏感。学生学会歌曲后,和同伴合作交流,创编动作集体表演,感受学习的快乐。
我把所有的任务都交给了学生,自己作为引导者给予学生音乐学习的材料并及时的把学生的学习成果编织串联起来,把重心下移,帮助学生自主的运用独立探究的工具“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音乐欣赏课型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通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而将学生从原来对音乐无意识的听到结合音感、认谱、演唱、演奏等活动,并以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通过教授”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最终要达到能随音乐身体律动、随音乐画图、哼唱主题、配合音乐表现节奏、能听辨主奏乐器、了解简单的曲式结构。重点塑造学生爱听音乐,懂得听音乐,懂得分辨乐曲的音色、节奏及曲调美,到扩展儿童欣赏领域并注重乐曲结构及风格的认识。
音乐欣赏课向来是最不好上的。讲多了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学生会觉得知识性太强,消化不了导致索然无味;讲少了,该要掌握的音乐欣赏技能没办法掌握。这就要求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欣赏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目标定位,在活动跟进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动口中动脑思考。面向学生对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与障碍有预设,紧扣双基、深挖结构。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课堂,留足给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問题的时间。
教师既要创设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情感意境,又要根据学生的审美水平适度地将老师自己和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情感意境向鲜明性一方倾斜,从而诱导学生去体验、想象和创造激发学生艺术情感,发挥审美想象逐渐形成审美素养。
情境一:播放《云》《海上风暴》这两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师出示两张云的卡片一张乌云,一张白云设问:”你听到的是什么场景“学生很快就做出选择。《海上风暴》带给人紧张激烈的音乐感受。大家都选择了乌云的场景。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白云适合什么样子的音乐。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抒情,优美,柔和的,节奏宽松“这样老师抛砖引玉,孩子们自己总结出了音乐形象再来对比聆听就水到渠成。在教学中创设情感意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果老师能巧妙的运用,最终能启发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了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作为教师就要不断的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保持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老师应该不遗余力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即兴编创活动,学生在自然宽松的气氛里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品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进行合作表演,收获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情境二:钢琴独奏《春之歌》欣赏课的开始,老师有感情地朗诵配乐小诗:春雨,轻轻地落了下来,落在小桥上,落在小河里,落在小树的叶上,落在花骨朵上,落在小鸟的身上。太阳慢慢地升了起来,阳光里,小桥醒了,小河醒了,小树醒了,小花 醒了,小鸟也醒了。给学生们3分钟小组讨论时间,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创编。一部分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地面上的花,小桥,树木等花园景象和事物用自己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同学负责创编春风、春雨等自然现象,根据音乐的形象来作用在美丽的花园里。有四个学生手拉手,脚搭脚创设了一个立体式的桥;有三个小组的学生联手合作创设出一条小河,其中一个学生装扮成小鱼在小河中间游来游去;还有一位学生趴在小凳子上,四肢作出飞机状,“变成”一只在空中飞翔的鸟。除了诗中的事物外,学生还创设出“大榕树”、“三角梅”等造型。通过听音乐做律动来创编适合的音乐意境。对学生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首先他们要能静下心来聆听,用心去感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编动作来体现小河与小桥、小树与小鸟之间的温情和依恋。我选用情绪风格类似的春之歌乐曲与表演相配,还让几个学生用三角铁、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以及其他的音源材料,来即兴表现上述情景,创造音乐背景。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同时也进行了人际交往的训练,把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这样不断地反思,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教学优势所在,看到自己的短板,从而扬长避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成从学科专业人员向学科教学专业人员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生命力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前行,通过反思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儿童古典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音乐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