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张从整体上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实行音乐欣赏,对于素质教育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怡情育德、帮助他们开发智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来说,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欣赏;重要性;途径
一、音乐欣赏的概念及意义
音乐欣赏的主要对象是音乐作品,通过倾听,来领悟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还可以运用其他辅助手段,比如说阅读乐谱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等。从精神上感受预约。通过音乐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让他们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全面发展。
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有利于怡情育德
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与文学、绘画和雕塑等艺术相比,音乐教育中,音乐和情感的联系是最直接的,也是表达人们情感的最好方式。通过改变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速度以及力度,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我国经典著作《乐记》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观点。在声波震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音乐,通过时间体现,通过人们的感官器官,体会其中的情绪反应和感情体验。音乐欣赏主要是心理方面一系列复杂活动的体现,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唤起想象和联想、直至通过理解认识来领悟音乐的思想和生活意境。听众在了解到这些心理活动之后,对音乐进行欣赏和体验,从而为音乐赋予艺术价值。这种作品和听众之间产生的共鸣,形成了维系感情的纽带,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以及意识观念上的熏陶,让人们的思想达到完美和崇高的理想境界。音乐这种媒介赋予思想品德教育一种新的方式,强调从感情方面进行素质培养,学生通过感受作品本身的魅力,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培养。
2、音乐欣赏有利于身心健康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需要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包括:入学适应、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心理、情绪焦虑等。同时还要承担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压力太大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采取音乐疗法。荀子在《乐论》中就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之礼乐而民和睦。”优美的旋律能够给人们幸福的感受,让人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中,忘掉不良情绪。经过研究表明,忧伤的音乐,能够使人们的脉率变慢,欢快的音乐能够提高脉率的速度。正是由于音乐能够对于人们的心理和情绪造成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改善人们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时候,引进了音乐疗法,有效提高了人们的健康,预防疾病。
三、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途径
1、综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欣赏音乐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种体验美感的过程,不仅能够实现主体和客体审美的双向交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感性和理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不同角度开始的。从感性方面分析,指的是凭借本身直观感受能力,对音乐的整体意向做一个了解。比如说,当听到的音乐是欢快流畅的时候,会让听众感受到喜悦,如果听到断断续续而且缓慢的音乐时候,听众会从心理上感觉到一种凄凉苦楚的情绪。听到嘹亮的歌曲,心中会感受到激昂澎湃,如果是沉闷的乐章,听众就会不由自主的沉浸到悲哀的情绪中,这就是欣赏着从感性角度认识音乐的。在能够体验到感性之后,还需要凭借理论来不断完善自己,将对音乐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一来就实现了理性认识。其实在实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节奏频率之间的规则和段落之间的呼吸间隔,随着音调、音强、音值和音色方面的不同,所表达的音乐情感也各不相同,正是由于这些理性因素平时人们不容易关注到的理性因素,带给我们一个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音乐整体。提高理性认识,需要听众了解一些乐理方面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特点。如果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泾渭分明,完全没有关系的,那么就是大错特错的,欣赏音乐不单纯指的是对作品进行感受和分析,同时还要结合理性和感性两种认识,充分发挥两者的共同作用,音乐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体,只有结合这两种方法,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音乐的生命力。
2、多聆听音乐作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音乐欣赏也是如此,只有多听才能够提高耳朵的灵敏度,才能够提高音乐的整体识别能力。听音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泛听,从整体上把握音乐,注意关注音乐主题和旋律和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不同的魅力,比如说音调相同但是节奏不同,这样一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会不相同,或者是仅凭音色和音乐力度的不同,所表达的音乐故事也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联系泛听,用心感受音乐,就能够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那么也可以说能够听懂音乐表达的含义。其次,是精听,这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步骤,精听之前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对象,最好是一些经典的代表性作品,注意在听得时候注意分层次然后在与完整听相结合。要熟悉音乐,掌握音乐具有的内涵信息,同时还要关注音乐在旋律、节奏和音色上的处理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还要注意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知识,这样一来,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欣赏并创造
音乐欣赏也是交流体验的一种,这种交流并不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的,而是通过共享乐章,作曲家将自己的情感用音乐符号表现出来,表演家将作曲家谱写的音乐情感,通过演奏方式充分表现出来,音乐交流以一种深沉的方式实现人们基本的交流需求。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上的沟通,因此在心上的过程中,需要听众应用到心,也就是“心”赏。人们的心灵感受往往比较复杂,只有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些感受的艺术家才能够称之为伟大,然后通过音符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音乐家的感受,这样一来是他们人生经验中精神和水平的一次伟大的生化。音乐是通过三度创造产生的,首先是作曲家,音乐创造的过程中是第一度创作。其次是演奏家和歌唱家,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了音乐的第二度创作。最后是听众,听众欣赏音乐的过程,是第三度创作。音乐作品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通过含蓄的方式向听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听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不是直白的陈述,这样一来给听众留下了充足的创造空间。不同的听众在欣赏同一件音乐作品的时候,会存在不同的体会,这样一来就需要听众在“心赏”音乐作品时,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给音乐作品下一个新的定义,并能够在“心赏”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启示。欣赏者的“第三度创作”给音乐作品留下了更加广泛的意象,进一步实现音乐作品内涵和艺术方面的拓展。音乐作品具有充足的创作空间,才能够实现音乐作品的进一步立体化,赋予它更强的感染力。因此音乐的真正意义是“发自内心,归于内心”的。不仅是创作者和表演者内心的表达,也是欣赏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四、结语
总之,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音乐欣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联动性和跨越性等能力,提高学生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静, 温彩玲. 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 大舞台, 2011(4).
[2] 付 豪.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J]. 大众文艺, 2014(11).
[3] 陈艳秋. 浅析基础乐理课程对音乐鉴赏的重要性[J]. 北方音乐, 2011(6).
【作者简介】
方丽萍(1974—),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