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驱动下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018-05-14 16:31连春光尹桂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学相长工匠精神

连春光 尹桂芳

摘 要: 民办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前提在于教师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着职业心理预期较低,与学生关系不够融洽,专业成长动力较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与民办高职教师职业综合压力相对较大,民办高职学生学习表现欠佳,高职教师职业回报滞后缓慢性较明显等原因相关。基于此,在工匠精神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深入培养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情操,明确自身职业定位,乐业专注,守正创新,在持续精进中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职业发展; 工匠精神; 教学相长; 民办高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8)05-0025-04

工匠精神培育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数量型发展向内涵质量型发展转变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可以说,工匠精神以“敬业、求精、专注、创新”为核心的内容体系为实现民办高职教育优质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责任者,一方面,承担着传敬业、求精之道,授持恒之業,解创新之惑的职责;另一方面,秉承师德之范,对学生培养工匠之德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民办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获得持续、健康的职业发展。针对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索工匠精神培育导向下的教师职业自我发展路径,从而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言传身教作用的发挥,为民办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心理预期有待提高

受到职业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心理预期相对较低,不少教师抱着“打工者”的心态,缺少对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尚未形成持久的事业热忱感。这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与定力不足,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且有较大的职业流动性倾向,以至于部分教师对日常教学科研提不起劲头,松懈倦怠,敷衍应付,课前准备不充分甚至不备课,课堂教学缺乏激情,缺少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另一方面,对教书育人的使命责任感低,思想松懈,未能严格地遵守课堂教学规范,忽视对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追求,满足于应付日常教学任务。科研意识淡薄,投身教改科研的积极性较弱,缺少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与耐性,教改项目与科研课题的申报、论文的发表也多是为了满足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审的需要,参与科研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二)师生关系有待融洽

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师生之间基于学业的良性互动缺乏。民办高职学生学习热情相对偏低,平时缺少与教师在专业学习上的沟通交流,而不少学生则又期望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把希望寄托在任课教师考前复习环节,“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更为普遍,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会把考试成绩不佳、挂科等问题归咎与任课教师;而教师则对一些学习表现不佳或者寄希望于“裸考”的学生抱以无奈或失望的心态,甚至回避与个别自认为“难缠”的学生之间必要的交流。这种情况在公办高职院校也会存在,但是在民办高职院校更为凸显。二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学生淡漠的态度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未能够建立起正常的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谊,对一些学习表现欠佳的学生缺乏充分的耐心与爱心,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面对学生在课程、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困惑敷衍塞责,在课堂上对待学生失范表现很少给予批评纠正,甚至对部分学生抱以“放弃”或“放任”的态度,民办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责任心有待增强。

(三)专业成长动力有待增强

成就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拥有的自信程度。成就感下降表现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及工作成果的意义给予较低的评价。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本人所任教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地位缺乏客观中肯的评价,对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认识不够充分;在科研中,对于所形成的科研成果缺少成就感与认可感。时常感到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未能有效地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对一些挑战性的工作如公开课、教学竞赛、课程改革等信心不足而又不愿付出更多努力,得过且过。一些教师满足现状,缺少进取心,在课程教学改革、学术科研等方面缺少开拓精神,科研、教改多为应付绩效考核或者职称晋升;另一些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一些年轻教师由于受学历、职称的限制,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受到较大的制约,屡遭挫折后就知难而退,对个人专业水平的成长逐渐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感觉在吃老本,但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民办高职教师专业自我成长动力亟待加强。

二、民办高职院校职业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一)职业环境综合压力相对较大

民办高职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辅导、解惑等多方面需求,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额定课时负荷相对较大。而随着绩效考评逐渐细化以及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纳入日程,专业课程建设、教改科研、指导竞赛等事项成为“标配”,教师的工作内容逐渐突破了传统教书育人的界限,工作内容弹性逐渐增加,边界性日益模糊,很多老师一心想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简单愿望受到空前的挑战。其次,薪资福利水平较公办高职院校相对较低,很少有机会获得其他方面的收入,而部分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通过增加课时量、论文发表数量等途径来实现。而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授课、论文的质量不可避免会有所下降。这样,尽管教师个人收入有所增加,但内心却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成就感,反而有疲于应付之感。第三,职业环境不确定性。相对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收入,而近几年高招生源的锐减对民办高职办学带来较大的冲击,不少教师也因此流失;民办高职院校为保持对生源吸引力而不断更新专业设置,也使得不少教师的任教课程变化较为频繁,疲于应付,备课压力较大。

(二)育人目标预期与学生表现欠佳的落差

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会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进度安排进行较为充分的备课,以期通过一定时限内的课堂教学活动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更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学生较高的课堂参与度可以提高知识的汲取率,也能够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使教师以更高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受到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以及教师教态及课堂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少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偏低,上课玩手机、缺勤、睡觉、聊天等情况并不鲜见,老师在讲台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消沉松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教师期望的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被认同的共鸣感,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系统课堂讲授、互动来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目标,然而得到的却是台下不少学生的迷茫与冷淡——提问时一问三不知,如此日复一日,长期未得改观,教师备课、上课的热忱与激情便日渐消褪。有些教师因为不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而在对学生产生了失望情绪,过早地给个别学生贴上负面的标签。

(三)教师职业回报滞缓性较大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因具有大学教师的身份属性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職业光环”,与公办高校一样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且稳定性较高的体面职业,因此不少教师在入职前对高职教师职业抱有较高的期待。但是从现实来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且在政策待遇上相对较低,教师学历水平较公办高职院校相对较低,而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对教学科研考核标准和职称晋升标准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民办高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升科研教学综合能力,以应对院校考核标准与职称评定标准的水涨船高情形。这样,如果在付出收获方面与社会进行横向比较,则民办高职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特别是助教、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工资收入有时不足以弥补个人或家庭必要的消费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的内心失衡,积极性受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转型以及消费主义的冲击下,部分教师知识变现的期望日益增加,热衷于通过校外兼职增加收入,无法安心投入本职工作。而高职教育的阶段重复性和机械性,以及院校中存在的平均主义,也容易使部分青年教师忽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1],“吃老本”现象突出,甚至荒废了对自身专业领域的规划与发展。

三、高职教师职业自我发展策略

(一)辩证认识职业环境,培养爱岗敬业的工作热忱

对教师爱岗敬业的要求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民办高职院校,爱岗敬业同样是高职教师乐教勤业、培养工作热情的动力源泉,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道德情操要求。爱岗敬业精神让教师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超越了理性认知判断而内化为一种炽热的信念,体现为对职业的高度认可,对岗位满腔热情的投入,对职业满怀自豪与敬畏,以“至道”境界作为追求的理想信念。首先,应坚守初心,一旦选择教师职业,无论是在公办还是民办高职院校,都应该做好教书育人、学术治学所带来的清贫与寂寞的心理准备。在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下,能够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献,苦中作乐。其次,尽职尽责,对职业具有应有的敬畏感。做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鞭策自己在治学与育人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夯实专业积淀,为做好“瓷器活”练就“金刚钻”,这也有利于增强职业安全感:一方面,深入领会国家关于高职教育一系列方针政策,紧扣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把握好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构建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仅要有坚实、广博的理论知识积淀,扎实、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也要有系统、丰富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经验。

(二)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乐业专注工作状态

民办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民办高职教育的管理日益规范、成熟与深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式质量型发展需求亦更为迫切,民办高职教师应抓住契机,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坚定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职教师作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研究者与传授者,应志于斯且乐于斯,具备较为深厚的知识功底与技术造诣,正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高职教师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要达到必要的知识技能深度,就必须做到对自身专业领域的专注聚焦,做到“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首先,高职教师应保持专业定力,结合个人禀赋、专业功底与兴趣爱好选择本人所要专注的知识领域,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入钻研,时刻关注专业发展趋势与前沿,守静求进而又不闭门造车,提高自己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让课堂教学更具有亮点,更具趣味性与吸引力,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其次,应立足岗位,兼顾教学、科研与技能。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日益深化,高职教师身份的复合性特征日益显著,正逐渐从“教书匠”向教学者、研究者、技术者转变。谙熟理论,精于技能,言传身教,这样,老师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更为显著,从而扭转部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态。为此,高职教师可以所教专业课程为基础,从中选择研究领域展开学术研究,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专业技能的锻炼与培养。第三,明确职业发展定位。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在对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与兴趣偏好进行评估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对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做出选择,无论是侧重教学,还是侧重科研,都应该乐业专注,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三)把握守正创新基本规律,在精益求精中实现教学相长

在当今信息网络化时代,由于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各种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观点鱼龙混杂,传统教育教学规律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与干扰。由于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化与碎片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对教师所授存疑知识点通过移动上网设备进行检索,而网上信息获取的“碎片化”特点又使得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似是而非或者以偏概全。这就需要高职教师一方面守正创新,尊重并坚持高职教育教学客观规律,以德为先,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将善意精深之学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钻研学问,持续学习,在教学科研与专业实践的有效协同中实现教学相长。

首先,以皓首穷经的精神,研修专业课程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弥补不足,拓展优势,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师知识储备结构应及时更新与优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持续地积累与更新不仅能够避免知识枯竭或“吃老本”引致的职业倦怠,而且能够在教与学知识不断增进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职业满足感。其次,通过外出进修交流学习和参加各种教研教改赛教等活动,促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安排、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不断改进与娴熟,避免墨守成规,在教和学技能的持续拓展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三,积极参与个人所属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可以说,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而且可以形成教师的反思品质,增进其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其职业乐趣、价值感和尊严感[2]。高职教师开展专业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这个过程不仅超越了日常教学的重复性与机械性,较为充分体验学术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丰富多彩的内心经历,不仅培养了钻研创新能力,也能锻炼自己坚韧进取、严谨求实的品性,而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经过严格规范的评审得以公开发表,所获得的被认可感也是提高职业成就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倩.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的调查[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 李保强,薄存旭. “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 教育研究,2012(6):129-135.

Abstract: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hip i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continuou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rom the realistic point of view, the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has the problems of lower expectations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lack of harmonious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weaker professional growth motiv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higher occupational pressure of pr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poor, and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turns are lagging more slowly. Based on this, under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the basic morality and dedication to their careers, define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 focus on the music industry, keep up with innovation, and realize teaching excellence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raftsman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教学相长工匠精神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