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冯春林
摘 要:共生理论認为,共生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当前,高校校企合作共生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校企共生单元间质参量兼容度低,校企合作共生模式中互惠共生的对称性差,校企合作共生环境优化不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采取创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对话交流平台、“互联网+”校企教学资源平台、“互联网+”校企实训管理平台、“互联网+”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等措施,促进高校校企合作共生系统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联网+”;共生理论;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3-0019-04
在我国,“互联网+”的理念最早追溯于2012年,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探索推进校企合作共生系统建设日益显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国内对“互联网+校企合作”的研究侧重于人才培养方面[1,3-5,7-11]、产学研合作方面[2,6]、专业建设方面[3,9,11]、就业创业方面[3-4]等。研究过程中,多数文献揭示了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4-5,7,11]、企业合作动力不强[1,3,5,9]、双方合作程度不深[3,6-7,9]等问题,以至于未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共同体[3]。为此,研究学者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予以完善,如石贵舟(2016)在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中,提出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利用“互联网+”实现产业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2];刘君(2017)研究认为,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3]。
依据现有文献,总体上看,多数学者为寻求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作出了有益探索,但研究中缺少对合作的相对一方——企业利益诉求的深度挖掘,也缺乏校企双方如何平衡利益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运用共生理论,系统性地分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共生系统,提出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一、共生理论概述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De 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Symbiosis)概念,其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斯格特认同德贝里的定义,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12]。从理论来源看出,共生理论最先应用于生物界,后来逐渐发展至社会科学各领域。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单元是以需求为基础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界面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共生界面即共生单元之间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共生模式亦称为共生关系,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共生单元间的能量交换关系。共生环境是指影响共生模式发展的外在因素的总和。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
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成员由营利机构的企业与公益性的教育机构组成,分属不同的组织类型,合作中需相互依存达到平衡,适宜应用共生理论进行分析。校企共生体通过共生界面发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因能量分配与组织化程度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的共生模式,容易受到外界共生环境的影响,其共生关系如图1所示。
二、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共生系统及问题分析
(一)校企共生单元间质参量兼容度低
校企合作中的共生单元即校企合作的基本能量交换单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和企业这两种行为主体,同一高校因不同专业的设置会有多个对应的合作企业,同一企业因业务领域、经营区域不同也会有多个对应的合作院校。校企之间通过校内人才培养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共生界面产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对校企合作共生单元的分析往往从质参量,即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的因素入手,质参量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并且只有当校企共生单元的质参量互相兼容时,共生系统才能稳定的生存发展。据此,高校提供的人力资源、技术攻关、员工理论培训等方面的质参量至少有一个,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需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提供的人才培养(如学生实践实训)、师资进修、学生就业、科研项目、教学知识资源(如企业中技术、管理类员工进行课堂教学)等质参量至少有一个能满足学校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单元能以质参量的兼容为基础而共生共存。因此,质参量不兼容(包括不对等)的校企之间很难达成合作关系,如提供的人才专业冷门或技能水平低的高校,在寻求企业过程中将阻力重重;行业地位低、或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的企业在寻求学校合作中也存在较大难度。
目前,部分高校的个别专业设置与社会、企业需求契合度低,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而一些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实训环节不合理,学生或老师对此满意度低,这都致使校企共生单元间质参量兼容度低,影响校企合作的稳定和深度开展。
(二)校企合作共生模式中互惠共生的对称性差
校企合作中的共生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形式,校企在共生界面中往往以学生培养、科研项目、管理咨询等为结合点展开合作。在共生模式形成与变化中,共生新能量的生成揭示了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属性,是共生单元寻求合作共生的动力源泉。在校企共生系统中,对于学校来讲,共生新能量主要表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就业率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增强、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项目的获取,奖学金的获取等;对于企业来说,共生新能量主要表现为:弥补企业用人峰值时的劳务不足、获得专业技能和素质合格的毕业生、社会声誉的提高、员工专业知识的改善等。
共生理论认为,根據共生能量的对称性大小,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含非对称互惠共生及对称互惠共生)三种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逐渐提高。根据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对称性互惠共生系统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稳定的系统。目前,大多校企合作共生模式呈现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学校从共生系统中获取的共生新能量相对较高,寻求合作的意愿度高,资源依赖性较强,表现积极;而企业所分配的共生新能量相对较低,多数表现较为消极,动力不足[1,3,5,9],因此,为进化成相对稳定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双方所分配的共生新能量应得以增强、平衡。
(三)校企合作共生环境优化不足
校企合作中的共生环境是指影响校企共生模式发展的外在因素的总和,包括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这些环境都或正向或中性或负向,或大或小的影响到共生系统的发展,如沿海的一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走在前端。随着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度提高,共生系统制度保障机制越健全,共生系统也越稳定。
在诸多共生环境中,互联网环境是重要的共生环境之一,其作用于共生界面,为校企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了顺畅的通道,会使共生界面特征值减小,对校企共生单元的交流、共生能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共生效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部分校企合作共生系统中,对应用互联网优化共生环境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对此应打造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环境,并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建立相关共生应用平台,优化校企合作的共生环境。
三、“互联网+”背景下完善校企合作共生系统的举措
在“互联网+”环境下,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校企合作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的兼容度,增加并平衡共生模式中共生新能量,优化共生单元的共生环境,以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共生体(如图2所示)。
(一)创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对话交流平台
根据区域产业、高校教育及专业开设现状,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教育协会及高校、合作企业(包括有意向的)参加,创建一个校企合作对话交流的互联网官方平台,该平台能统筹服务地方经济的企业资源及高校教育资源。在平台基础上,开通微信公众号、APP等互联网工具让手机客户端用户更便捷地实施操作。
首先,在平台上一方面定期发布注册企业的合作需求,尤其是人才实习、就业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定期发布高校寻求企业合作的需求,并就对方的需求展开关键特性匹配,平台的负责单位定期牵头举办校企人才洽谈会、合作研讨会,为校企双方交流对话寻求机会,提高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兼容度;其次,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并借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对外宣传,如对于合作取得成效且配合度良好的校企,可以在平台中定期公布榜单,提升其社会美誉度和行业地位,也可以考虑在校企基地建设中采取金融贷款优惠、税负返还等方式给予优秀的合作企业一定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手段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让其在共生模式中获取更多的净增新能量;再次,在平台中适时分享出典型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让开设同类专业的高校和企业学习借鉴;最后,平台中还应开创互动交流版块,供共生单元对出现的合作问题展开隔空会话交流、总结经验。
(二)创建“互联网+”校企教学资源平台
传统的教学课堂逐渐被信息化课堂所颠覆,很多高校顺势开设了网络教学课程,不过在这些课程中很少将合作企业引入进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将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中的课程进行归类,如: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等:对于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基础课,学校教师负责网络教
学资源的创建;对于部分专业实践课,宜由学校统筹,让企业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在操作现场中录制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相关专业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学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一方面,企业培训资源的网络端口接入高校教学资源体系,让被授权的师生获得企业学习资源,这也完善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另一方面,在合作企业的管理现场装设录播视频,让学生目睹工作现场的真实环境,学习专业实践的操作工艺与方法。当然,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对共生新能量的增加是相互的,企业的员工也可以通过授权登录,学习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强化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增加其共生新能量,激励合作企业在实践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的积极性。
(三)创建“互联网+”校企实训管理平台
学生实训是验证校企共生单元间质参量兼容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校企共生单元间发生能量转化的重要界面。高校学生通过实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技能,实现共生新能量的增加;企业通过学生实训可以获得人力资源,节省成本开支,同样增加了共生新能量。当前,部分高校的企业实训环节设计不合理,过程管理不规范,学生产生了不满意感甚至抵触情绪,既降低了质参量的兼容度,也影响了共生新能量的增加。对此,高校应牵头,并联合企业创建实践实训网络管理平台,集成实训调配、指导、任务提交、反馈评价等模块。实训前进行任务的合理设计与调度;实训过程由企业主管,指导教师结合平台的教学资源及时跟踪指导;实训后通过平台端口快捷化实现任务提交,并对任务整个过程进行反馈评价,包括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反馈,对实训过程的体验评价等。管理后台接受信息后,校企能及时作出反应,如检验学生的技能、素质是否有效提高、是否对实训过程满意等。
(四)创建“互联网+”校企合作研发平台
为促进校企研发的高效、深度融合,有必要利用信息化健全高校科研服务体系,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实现研发的需求管理、项目申报与审核、人才资源整合、信息交流、技术转化、转让等功能,以此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与研发成果转化率,增加校企共生单元的共生新能量。
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