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探究

2018-05-14 12:45杨伍梅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传统课堂高职数学

杨伍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与时代脱轨。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应采取“分布式课堂”教学新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数学教学问题,其次将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与传统课堂进行比较,并指出“分布式课堂”的主要教学流程。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问题;“分布式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流程

对于多数高职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高职数学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教学效率停滞不前、教学质量不如人意。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分布式课堂”应运而生,有效打破教学空间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能够有效提高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就以“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为主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以下见解,为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贡献微薄之力。

一、高职数学教学问题

1.高职学生学习问题并未根治

高职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并不夯实,且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对高职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管理者许久没有教书,没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改革口号多种多样,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并未落实到实处,只是一张纸“空头支票”,高职学生学习问题也并未得到根治。据悉,高职院校自扩大招生范围以来,针对公共基础课程提出了几次改革,分别为“文化课程需要服务专业课程—必需—项目课程—课程整合” [1]。

2.高职数学教学方式与学生身心特点相悖

多数高职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且抽象的学科,不愿主动积极地参与高职数学课堂,再加上教师布置了大量数学练习题,导致学生更加厌倦数学。通过观察可知,在高职数学课堂上,学生睡觉、开小差、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需要教师及管理者引起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大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过于重视教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师生之间互动也较少,教师没有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导致高职数学教学效率停滞不前,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3.高职数学教学严格遵循教案,未关注学生状态

在高职数学课堂上,与教师展开互动的往往是少数的好学生,而班级中等学生、后进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而不能明确学生学习掌握情况,也就不能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一味地遵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显而易见,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连贯性的特点,高职学生在以往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较难的数学知识时,就会出现知识断层的问题,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不够统一、连贯,而是零零散散的。鉴于此,高职数学教师应该明确问题,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

“分布式课堂”这种新兴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构建自身的学习结构,而并非传统“满灌型”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对于高职数学教学而言,“分布式课堂”是一股新鲜血液[2]。

二、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与传统课堂

1.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在以往,学生的学习场所是指定的教室,而“分布式課堂”则突破时空局限,增加学生学习场所。一般情况下,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在40分钟到45分钟之间,教学场所为特定的一间教室,学生通常在自身位置上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由此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具有单一、封闭的特点,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分布式课堂”则丰富了学习场所,包含教室、图书馆、社会、网络、办公室、以及家庭等等。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交融来挖掘学生潜力,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各种能力[3]。“分布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为下表所示。

2.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教学流程

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主要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初步进行探究。首先,高职数学教师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带领学生回顾知识,随后结合教学内容来导入新课。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采取说故事、提出练习题、以及提出问题等多种方式。其次,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的时候,结合教训内容来预先设计问题链。在实际教学时,组织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浏览教材,随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问题[4]。

第二阶段:高职学生在课余查询讨论,进行深入探究。这个阶段是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关键,对培养学生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方式:这个阶段深入探究的方式丰富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单独探究(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个人要求较高的学生)、分组探究(依据学号、座位来自然分组)、以及均衡分组探究(依据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兴趣来自主分组)三大类。

探究分工: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结合探究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工,以此来提高探究质量以及探究效率。第二,对于比较简单的探究任务,组内所有成员单独探究,分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组员之间进行有效讨论与学习[5]。

探究活动的要求:各个小组都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制定探究方案;各项学习任务都需要落实到实处,必须保障有人在完成任务;整个探究活动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各个小组组内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需要用文字来进行总结归纳;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工作;明确课堂展示发言的人选;作为展示发言人,在正式展示之前进行演练。

学生在进行这一阶段的探究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参与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活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无限潜能,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6]。

第三阶段: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对探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展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夯实了自身的数学知识基础,并且提高了自身的多种能力,还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进行课堂展示的时候,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总结语言具有针对性,着重突出探究成果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课堂展示时落落大方,把握好演示时间等等。

学生讨论:各个小组在演示结束之后,所有学生可以进行讨论,以此来加深知识理解。首先,各个小组可以针对其他小组展示的探究成果来进行补充,或者是提出问题;其次,对于学生展示的自主探究成果,高职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提高难度,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深入探究;再次,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所有组员勇于发表自身看法;最后,对之前所展示的自主探究成果进行补充说明[7]。

教师引导:首先,高职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自主探究成果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其次,当学生因讨论过于激烈偏离教学主题时,引导学生回归正轨;其次,组织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夯实知识基础;最后,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通过比较传统课堂与“分布式课堂”可知,为了有效提高高职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提升高职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高职数学教师应采取“分布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分布式课堂”对于学生自觉性、教师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分布式课堂”难免存在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教学场所;如何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等等,都需要我们引起重视,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陆广地.高职数学“分布式课堂”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Z6):40-43

[2]周月顺、邹维.优化教学提高高职数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8.(10):90

[3]张汉萍.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7.(12):41-43.75

[4]陈博.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0):112-113

[5]刁光成.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渗透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56-158

[6]黄吉丽.职业教育教与学思考——分布式学习模式改变传统课堂[J].現代商贸工业,2017(35):141-142

[7]沈欢欢.论如何提高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小诺贝尔),2017.(12):145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传统课堂高职数学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语文倡导“低碳课堂”策略浅析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