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幼儿感统失调训练方法的研究

2018-05-14 17:20田绍海赵国运杨良秋乔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训练方法

田绍海 赵国运 杨良秋 乔明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针对偏远农村感统失调幼儿设计游戏及训练,避免了现有感统训练方法中对于感统训练专业器材和专业场地的需要,针对农村3~6岁幼儿,探索出适合于农村经济落后、器材匮乏、场地不足等落后条件的感统训练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 感统失调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171-02

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对于幼儿体育占有重要位置,但根据国民体质监测不难发现,我国幼儿体质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引起。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1]。当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产生问题时,就会使身体的运动产生问题,任何原因使个案无法将环境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感觉刺激加以组织、整合,使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2]。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幼儿感统失调人数却急剧上升,2001年在北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为29.4%[3],2004年在合肥适龄儿童的调查中,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病率也高达34.7%[4],相对于城市幼儿,偏远农村的情况更为糟糕,根据本人的走访调查,当前农村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2)多为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居多。(3)教师专业程度不高,对幼儿教育没有充分重视。这些原因导致农村幼儿感统失调比例增高,本研究针对农村幼儿情况探索开发适于农村幼儿的感统训练方法,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1 感统失调的相关研究

1.1 感统失调的分类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与查阅,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将感统失调分为:前庭感觉失调、触觉系统失调、本体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听觉系统失调[5]。

1.2 感统失调的症状

感统失调儿童主要有以下症状:(1)受本体感觉影响,神经中枢对于身体指挥能力弱,具体表现为控制能力差,身体运动不协调。(2)受前庭感觉器官影响,对空间感知和身体平衡能力较差,表现为走路不协调,空间感弱。(3)由于视觉、听觉失调,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弱,语言发展缓慢等症状。(4)触觉失调表现为不喜欢和别人接触,遇到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心理。

1.3 感统失调影响

综上所述,感统失调不仅影响着幼儿身体的正常生长,还对幼儿今后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身体活动能力等各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得不到科学的锻炼来改善,将对幼儿的身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 幼儿感统训练方法的研究

2.1 幼儿体育的重要性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国家相关法律部门出台许多与幼儿相关的法律,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总则中进一步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6]。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而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注意幼儿体育的重要性。

2.2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文献的查阅得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阶段性、顺序性等发展规律,3~6岁阶段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是,细肌肉发育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主要针对幼儿基础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爬、跃等进行练习。

3 幼儿感统训练方法

3.1 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滚网球练习,让幼儿俯卧或仰卧于垫子上,老师手持网球(或其他球均可)在幼儿身上滚动,可以伴随一定的挤压,提供刺激感觉,提高身体感觉外界刺激的能力。

抱球滚动训练,幼儿双手持球置于头顶,仰卧于垫子上,身体协调发力,使身体在垫子上匀速滚动,可以调全身协调性以及身体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加强本体感觉。

光脚沙坑跳,小孩光脚在干净的沙坑内进行跳跃练习,是双脚充分感受沙子给予脚的刺激,开始时可以进行走的练习,熟悉后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沙坑跳跃。

本体感觉训练主要针对孩子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能力,本体感觉的提高可以提高幼儿身体运动能级以及全身协调性,加强孩子与他人的接触能力。

3.2 前庭平衡觉训练方法

跳圆圈,在地面上画出大小不同,间距不同的圆圈若干个,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双脚或单脚跳跃练习,根据要求跳完所有的圆圈而不能踩线。

运乒乓球,手持球拍,上面放一个乒乓球,让小孩将乒乓球运送到指定的位置而不能让球掉下来,提高手眼协调工作能力。

转圈跑练习,地面画两条线分别作为起点和终点,中间间距20m(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而定),开始前幼儿站在线后,老师喊开始,幼兒原地旋转三圈(圈数可根据孩子能力调整)然后跑向终点。

前庭平衡觉的训练。可以提高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和判断能力,平衡的练习有助于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快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

3.3 触觉训练方法

滑雪橇训练,幼儿光脚踩在纸上作为雪橇,在平整的地面上双脚踩着雪橇向前或向后运动,练习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拍球练习,让孩子进行拍球练习,开始时让孩子摸球,在手中来回传导,然后慢慢的进行拍球练习,开始时看谁连续拍球次数多,然后加大难度,让孩子进行运球跑练习。

做韵律操,根据儿歌编排简单的韵律操,比如拍拍手,摸摸头,转转腰,捶捶背,拉拉手等提高触觉的发展。

触觉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于精细活动的掌握能力。

3.4 空间感觉训练

投球练习或一条直线作为起点,在距离1.5m的地方放一个20×20cm的纸箱,让小朋友站在线后,将小石头(小物品均可)投进箱子,进一个的一分,看谁进得多。

抛球练习,手持皮球,开始时可以与老师一起,进行相互抛球练习,熟悉后,可以进行自己抛自己接,看谁抛得高接的准。

空间感觉的提升可以加强幼儿对空间的判断能力,对今后生活学习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4 讨论

感统训练不仅对幼儿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尤其针对偏远农村幼儿的特殊情况,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训练和指导,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针对农村幼儿感统训练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 Keefe S.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Recognition in primary caresettings [J].Adv Nurse Pract,2004,12(1):57-58.

[2] Stepp-Gilbert E.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J].Issues Compr PediatrNurs,1988,11(5-6):313-318.

[3] 黄悦勤,刘宝花,王燕玲,等.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44-46.

[4] 曹秀菁,陶芳标,张洪波,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469-470.

[5] 任桂英,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86.

[6]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幼儿教育,2001(9):4-7.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江西省山区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及问题分析
农村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促进幼儿社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