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6-12-12 11:43赵晶
考试周刊 2016年93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应对策略

赵晶

摘 要: 作者从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家庭教育实施者的教养态度、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等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自身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议: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自身的素养并通过家园共同配合,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幼儿 家庭教育 应对策略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农村幼儿家长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呢?为此,笔者试图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时代的发展,部分农村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少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任之由之;部分家长自视能力很强,对孩子实施“小学化”或“拔苗助长”的教育,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孩子从生下来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还不懂事,家长没法教育,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家长把教育简单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基础,孩子品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早期教育,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他们成长的道路很长、很艰巨,需要家庭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一项调查分析指出“中国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家庭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应从思想上认识并定位对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家庭教育实施者的教养态度存在差异

近年来,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家庭居住环境日渐城镇化,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部分孩子都是隔代式抚养。文化水平低下的祖辈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家中的独苗苗关爱有加,百般溺爱,生怕孩子受什么委屈,事事包办代替,一味迁就顺从,造就孩子自我、任性、娇气。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其次,父母就近上班的,年轻的他们在新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开始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当他们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也会出面干涉。几代人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往往持有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代与代之间在子女问题上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父母都在身边的,家庭教育不受祖辈影响的,每天给予孩子的时间极有限,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手机、ipad,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3.家庭教育重知识轻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农村家长的职业差异、素质高低等因素,导致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和力度有所不同,大部分人重视知识教育(认字、写数、学汉语拼音等),忽略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教养方式导致不少孩子出现任性、个性极强;自私、霸道;孤僻、人际关系冷漠;不懂得付出,生活能力低下等畸型发展趋势。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正如陶行知所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使十分不易。

4.家庭教育方式缺乏艺术性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所以有一个教育方法问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孩子时,大部分祖辈家长表现出的是溺爱型,年轻父母脾气暴躁易发火则是极端型、严厉型,不管哪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中国父母有个特点:对自己孩子的满意度是最差的,比国外的家长满意度差很多。其实孩子很需要表扬,表扬会给孩子以勇气和动力,同时是一种肯定的暗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家庭教育环境不容忽视

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三次搬家,这充分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言传身教。在农村,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注重自己的言行,平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顾忌,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处事原则等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家长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以此影响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与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得到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其受教育过程的起点站,最初的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今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惑,家长平时应该经常与孩子一起游玩,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转换角色,俯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事物,只要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应对策略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江西省山区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及问题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