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学体育游泳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2018-05-14 17:20杨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游泳教学大学体育心理问题

杨莉

摘 要:游泳课是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并且这个科目从开设以来始终是大学体育重点研究的科目。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原因的干扰,从而让部分的大学生对游泳课出现了一些比较负面的心理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处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进一步优化游泳课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必须要要全面地分析学生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本来源,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在练习游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本文将大学体育游泳教学中的心理问题作为主要的阐述点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关键词:大学体育 游泳教学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068-02

1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

1.1 外部因素

第一,运动环境。相比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的运动场所,游泳项目的运动场所为游泳池,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水中完成相应的运动量[1]。但是由于在水中进行运动会受到外界的重力、压力、浮力等几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这种运动方式与陆地的运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致使部分的学生会对游泳产生一种不安全的心理,加之在练习游泳动作的过程中时常会伴随有呛水、抽筋等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游泳教师不当教学行为造成的影响。在游泳教学中,游泳教师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其所说的每一句,发生的每一个行为均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干扰,比如游泳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而严重忽略一些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甚至有少数职业素养较低的游泳教师将成绩落后的学生视为反面教材,这样的教学习惯不但会极度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致使学生对游泳学习产生厌烦感,甚至对教师在教学中布置的任务产生逆反心理。第三,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部分的学生因受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的影响,普遍认为游泳属于一项非常危险的体育项目,正是这一个原因使其打从心里不喜欢进行游泳活动,或是听闻社会上报道的各种溺水身亡的新闻事件时,也会降低学生对游泳活动的兴趣,害怕自己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学生一旦产生这样的心理,不但会在游泳教学中出现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还会致使其身边的部分同学均产生与之相同的心理问题。

1.2 内在因素

第一,少数的学生自身就不喜欢游泳活动。兴趣是每一个人努力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推力,若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科目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就算是你再采取如何高效的措施也很难使其对这一门科目产生学习的欲望,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会让学生对游泳活动很难产生喜爱之情,甚至在日常的教学中会一直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参与练习。第二,个人身体素质差。少数学生因自身的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弱,从而使其身体不能迅速地适应水中形成的环境,比如有的学生皮肤防御能力比较弱,进行游泳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红肿、痒疼等一些身体上的症状,这一现象的存在也会导致学生对游泳活动产生抵抗心理以及害怕心理。第三,过于急于求成。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性格会比较慢,有的则会比较急,性格比较急的学生在刚开始进行学习游泳的时候就时常抱怨自己为什么那么久了还学不好或者是抱怨教师教的不好,不管是学习哪一种的技术,均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若是一蹴而就,反而获取更差的后果[2]。因此,在日常的游泳练习中,切勿过于心浮气躁或者是急于求成。

2 学生产生不良心理后的具体表现

在进行游泳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害怕或者恐惧心理之后,通常会有以下几点主要表现:第一,不会主动靠近水[3]。这样子的学生一般在即将开始开展游泳活动时,神情就会逐渐表现出害怕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非常不乐意靠近泳池,甚至会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逃离游泳池。第二,始终在泳池边徘徊,就算是下水之前也会使用脚小心地去摸索泳池的深浅,少数的学生连下水的勇气都没有,整个游泳课一直停留在泳池边或者是泳池的扶梯上,这样类型的学生一般下水之后也不会独自离开到其他的水域中,同时也不会让水平面超出自己的腰线,手始终抓在扶梯的栏杆上或紧紧抓住其他同学的身体不放。第三,部分的学生虽有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或者是在教师的协助下进入水池,但却一直不敢做出幅度大的游泳动作,长时间停留在原来的位置,极度害怕自己会发生溺水事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于这样子的现象,如在水中头部不探进水中,或者是立着游等,存在这样子状况的学生均会对游泳伴随有程度不一的恐惧心理。

3 游泳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3.1 抓住教学的重点和要点

在游泳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游泳知识的重点和要点,从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游泳动作产生视觉表象。同时,教师可以引用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于实际的游泳教学中,且最好能够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在早期的游泳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集中度,以此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该事物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兴趣学生就能够很快地克服存在的不良心理。此外,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尽量去关注女同学的教学,这是因为女同学本身胆子比較小,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使其不能熟练地掌握游泳技能,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消除女同学的心理障碍,教师最好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教学。

3.2 增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根据游泳项目具有的每一个特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存在的各式各样心理问题,不断磨炼学生的修养和品质,使其能够通过游泳活动逐渐形成坚持不懈、勇于冒险、坚决果断的意志[4]。因此,这就需要游泳教师能够在开展游泳教学时,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去强化学生的意志。比如,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言语不断地激励以及鼓励学习,使其能够对自己产生极大的自信心,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能全面地发挥出来进行游泳练习。在游泳活动刚开始进行教学的阶段,一部分来自山区或者北方的学生由于接触到水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其在下水游泳时往往会过于害怕自己会发生呛水或者抽筋等现象,进而不是很积极地去实施游泳锻炼,这时候教师应该从学生中挑选一名游泳技能比较优秀的学生实施表演示范,从而让其他的学生能够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措施不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使其主动去练习游泳技能,战胜害怕心理。同时,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身边的学生,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拼搏。

3.3 加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为了能使学生完全战胜对游泳而出现的害怕心理,教师应该尽量主动与此类学生进行沟通。在实际的游泳教学中,有一部分的教师过于注重游泳技能的学习,一般都不会太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就算是发现了也不会刻意对此类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通常是安慰几句没有效果后就不了了事了,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但会对游泳教学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还会严重降低教学效率。所以,在开展游泳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良性的刺激语言不断地去激励学生,同时对进步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表扬以及肯定,尽量不要随意对学生进行批评及灌输,不断鼓动学生全力将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有效解决学生对游泳学习产生害怕心理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廖婷.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5):66-70.

[2] 吴迪,刘华斌,刘小军.游泳初学者产生“惧水”心理问题因素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9):819,825-826.

[3] 姚巧泉.游泳教学中克服初学者心理障碍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4):249.

[4] 靳晶.高校体育游泳运动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65-66.

猜你喜欢
游泳教学大学体育心理问题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游泳教学中错误动作及纠正措施的研究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