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2016-11-10 20:58贾川川
体育时空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高职院校教学

贾川川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教育,其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然而,多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分底能”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思维引导 高职院校 大学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一个继承与改革的矛盾。这虽是老生常谈又貌似简单的命题,但在现实中却是一个极为敏感又极为复杂的问题。这就使得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突破口,缺乏对改革力度的把握,使体育教学改革游离于改革和改良,甚至是“改动”之间[1]。

一、高职大学体育与训练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屡败屡战、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掌握1—2项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技能,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顽强的抗压抗挫能力,为未来职业岗位需要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通过“职业类型体育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身体素质,提升职业岗位必需的体育素养,预防常见职业病,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

二、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

体育教学中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约束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单一化目标确立不同个体的努力方向,束缚了个性的发挥,不利于个性的培养。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将主要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本末倒置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混淆了对于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了教学目的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对动作的技术要求过高,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欲望,无助于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将保证正常体育教学的纪律要求扩大化,片面追求教学组织的外在一体性,忽视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使体育教学成为按部就班的机械操演,失去了体育教学应是授之以道的真正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不考虑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以笼统的划一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有失公允。

(二)教学观念与方法不足

而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普遍能感受到“以运动技术为中心”,注重“三基”,片面追求课的负荷强度来刺激学生体质增长等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存在;也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习式”、“灌输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的身影。还有就是扭曲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讨论”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在公开课或示范课中搞花里胡哨的表演,整个体育课似乎成为了少数人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成了无聊看客,同时还不时地停下练习让学生“讨论”,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没有完成体育教学应完成的任务[3]。

三、“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的实践

(一)运用体验型课堂模式进行引导

“体验型”课型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依据所教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体验型”课型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人了实践的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化知为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完成从“以教为主”到“教学各半”,再到“以学为主”,直到学生可以“独立学习”的转化过程。要“化学为思,学思结合”,“思”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对“体验”中身临其境的情景进行思考、感悟、整合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要“化理为情,情理交融”,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践环境中,以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情感体验,进而深化和升华理性认识。要“化知为行,知行统一”,人的才能只有符合社会实践要求,才是真正的才能,思维引导法课型教学中的化知为行,就是以提高学生这种实践能力为目的。

(三)体育教学设计多样化、生活化,注重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的设计摆脱了过去千篇一律的以“运动项目”为主题的单元和课程设计,现在涌现出了以“生活”、“情景”、“故事”等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出现了多样化,如有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学设计、以运动处方为主的教学设计、以领会故事历史为主的设计、以增加学生适应社会为主的设计等等。

四、结论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运用思维引导法,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实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走进一条适合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商汝松. 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06:104-106.

[2] 何景龙. 西方体育教学对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170-171.

[3] 朱宗海.探究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202-203.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高职院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