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探究

2018-05-14 17:20佟长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校足球足球训练心理素质

佟长江

摘 要:在高校足球训练当中,教师往往只会重视运动员的技术、技能方面的训练,嘏忽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要推动高校足球运动的长效发展,在高校足球训练当中,还需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当前高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了在高校足球训练当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策,旨为能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高校足球训练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 足球训练 运动员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021-02

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和足球事业发展的不断重视,足球发展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国家是十分的注重。作为一项对抗性极强的体育运动,足球在高校中也广泛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许多高校也在积极改进足球教学的内容。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我国高校虽然对足球训练开始日益的重视,但是,在其发展当中仍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计划安排缺乏科学性、团队配置不足等,影响着足球在高校的顺利推进和发展。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高校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还会导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低下,运动员个人综合能力底下等问题。因此,在高校足球训练当中,注重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1 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的形成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的因素如心理特点、心理潜能等。心理特点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直接反应,体现为运动员对自我认知的表现,对问题的处理思维,这些可具体表现为对自我调控能力和意志力控制。心理潜能也是先天形成的,它是运动员各种心理素质发展的基础,是运动员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可以随着各种心理素质的提升而不断被激发出来的,但也有可能限制运动员个人心理素质的发展,如果心理潜能后天没有良好的训练配合,同样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后天形成的因素如心理品质、心理行为等,后天因素也和先天因素密不可分,都是在运动员先天心理因素形成的基础上,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是运动员训练主动性的体现,与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和后天的训练与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对运动员对挫折和困难的处理能力,以及自身的意志力的培养,都有利于足球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品质良好有利于促进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热爱程度和个人在足球运动上的发展息息相关。心理行为则是运动员各种心理素质的外在综合表现,是体现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心理潜能等各方面因素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准。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的几类因素,高校足球远动员的训练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因素密不可分,并对训练的效果有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认识到心理素质各种因素的重要性,重视对足球运动员各种心理素质因素的研究和培养,提高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该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始。

2 高校足球训练及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校虽然对足球训练日益重视,足球运动也在高校蓬勃发展,但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仍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人员的训练方法上。如课程计划安排缺乏科学性、训练团队基础设施配置不足等等,不仅导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低下等问题,还影响了足球在高校的顺利推进和发展,长此以往,还不利于高校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和进步。高校要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应该先认识足球运动在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标本兼治,更好的解决问题。

首先,足球训练计划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足球课程的设置和训练方式方法上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高校通常分队进行足球训练,缺乏系统的程序,在教学上,未能针对足球运动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训练内容“一刀切”,部分运动员接受困难,因此出现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其次,缺少正规、合理的训练团队配置。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队多为自发性组织,缺少专业指导和正规管理。这就导致足球运动员纪律意识不强,缺乏集中管理,运动员之间容易因为意见不同意而发生争执,影响足球训练的顺利推进。最后,高校足球训练的硬件设施配置严重不足。我国高校足球运动发展晚,基础设施也不足。足球运动对场地的配置提出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标准化和设施齐全的场地是足球训练的前提。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难以满足高标准的场地要求,场地的维护工作也没有有效的落实,这些都不利于足球运动在高校的长期发展。

3 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针对高校在足球运动发展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高校足球训练要从根本着手,将训练的人文化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在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

3.1 培养良好的足球意识和动机

高校在开展足球训练之前应该先培养运动员的足球意识,形成良好的足球动机。一方面,加强运动员对足球理论知识和理解和掌握,认识足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国的足球赛事和荣誉等。另一方面,让运动员认识到在足球比赛中团队的重要性,足球比赛不是单打独斗,需要一个团队的互相配合才能赢得比赛,提高运动员的团队意识。

3.2 端正对训练的态度

运动员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足球训练中去,发挥最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就全面的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通过难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的训练,让运动感多感知,多体会,从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握对训练的心理状态。如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大难度,设置更多情境让运动员提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感受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3.3 培养優质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

足球训练有困难也有挫折,足球运动是一场比赛有成功也有失败。运动员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否则面对失败和困难很容易止步不前。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运动员在每场训练或赛事后的心理疏导和心理调节。运动员可以选择一些方法来达到调节的目的,如自我暗示法、放松法、呼吸调整法等。只有强大的心理才能面对更多的挑战,因此,应该注重足球运动员意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3.4 从心理意识入手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

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让运动员在运动当中或是在比赛当中,缓和紧张的状态。而只有从运动员的心理意识和态度着手,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治理高校足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足球运动在高校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足球运动员和热爱足球的后备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尤为重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可以提升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运动员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推动运动员的比赛技能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不仅推动高校足球训练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进步。因此,在高校的足球训练中,高校应该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去高度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不断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参考文献

[1] 康欢.试析高校足球教学中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应用[J].体育科技,2017(4):52,56.

[2] 王欣.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运动,2017(2):17-18.

[3] 孙民.简论高校足球心理训练[J].运动,2016(21):97-98.

[4] 张蔚明.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影响[J].考试周刊,2016(33):111-112.

[5] 张尧良.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138.

猜你喜欢
高校足球足球训练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浅谈高校足球教学潜在安全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足球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