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林娴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方面,舞蹈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随着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课程改革已成必然趋势。为此,本文对本科院校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探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舞蹈课程;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王春燕,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林娴,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CJF1705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6-0055-02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能力为重”的核心理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舞蹈技能是其关键的专业能力之一。作为向应用型转型的本科院校,加强学生舞蹈技能的学习,探索改革相应的舞蹈课程是值得关注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20名学前专业学生以及两位专业教师进行半结构访谈,针对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梳理,以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不准确。舞蹈是学前学生重要的技能课,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师基本上都是舞蹈专业硕士毕业,有着专业且扎实的舞蹈基础,这无疑对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和训练有着很好的指导、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教师普遍缺乏学前专业的理论知识,全靠自己的摸索,这很容易造成舞蹈教学偏向于教会学生如何跳舞而不是培养出色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在技能上要能歌善舞,但是学前教育专业意味着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编排幼儿舞蹈、如何掌握更多儿童舞和民族舞等动作组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舞蹈美和情感传递给幼儿,给孩子培养最初的兴趣上。技巧和功夫固然重要,但对儿童舞蹈来说却不是关键。在实际的访谈调查当中了解到,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舞蹈教学更加注重舞蹈动作和技能的传授,在舞蹈动作中美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和表达以及舞蹈创编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却存在一定的不足。
2.课程的内容丰富但课时不足。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舞蹈课程的安排一般共有两个半学期,直至大三上学期终止。在此期间的舞蹈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大一一学期为形体与舞蹈,大二大三则为幼儿与舞蹈创编。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形体训练、身韵训练、民族舞蹈、幼儿舞蹈以及幼儿舞蹈创编。由于是本科院校,学生本身有比重比较大的理论课程学习,舞蹈课程的课时相对专科学校是远远不足的,每周只有2-4个课时。访谈中发现,学生们普遍没有舞蹈经历,对舞蹈的理论以及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对于老师在课堂中所说的动作和组合理解不到位,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组合动作,以及不同风格、不同舞种有什么特点。学生表示,虽然舞蹈课是门技能性的课程,但是还是希望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除此之外,多数学生认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舞蹈的学习内容多但不深入,以至于幼儿舞蹈学习之后还是难以进行幼儿舞蹈创编。
3.教学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在舞蹈课堂当中教师常采用的是“口传身授”的方法,即教师进行示范动作的讲解,学生进行动作模仿。这种方式虽可以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学习动作,但长期使用显得非常的枯燥和单一,束缚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其次,教学法的单一往往照顾不到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时间过紧课程内容多,在指导学生时难免会出现心急的状态,导致在学生犯错误时直接采取批评的方式,同时使学生越来越紧张越容易出错,而学生也常常拘束自己,不敢大胆做出动作,这样的心理状态对学习兴趣的树立是很大阻碍。再次,未能较好地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建议和改善的方法也较少。
4.课程教学的评价有待改善。舞蹈考试的内容束缚性强,显得比较传统。舞蹈考试内容常以该学期学过的舞蹈组合以及创编的舞蹈为考试内容,内容比较固定,不利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舞蹈的能力。舞蹈成绩以期末舞蹈测评的分数为主,平时成绩则是以学生的出勤率和实际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实际表现难以量化评价。如果舞蹈成绩多是表现该阶段的舞蹈学习成果却不能体现出学生舞蹈的创造力和学习态度,无疑对那些积极认真学习,期末表现稍差的学生造成打击。此外,学校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的价值未能真正体现,例如学校教学评价中,学生对于评价的作用不是很重视,应付了事,有时还会担心自己的评价让任课教师对自己产生不良印象。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给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却没有任何回应,觉得教学评价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作用,进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不真实,未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利于教学的进步。
二、提升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1.舞蹈教师要增强课程内容重构意识。由于多数教师专业舞蹈出身,不熟悉幼儿教育领域。因此如何针对幼儿教育进行舞蹈教学,需要教师要有课程内容重构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熟悉,有所侧重地划分和设计学习内容。不断地探索幼儿舞蹈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效果上的改进。可以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探索适合的舞蹈课程内容。另外在舞蹈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舞蹈基础,因此可以考虑更精简、基础性的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提升学生对舞蹈熟悉和喜爱的理论知识课程,同时注意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2.加强学生对幼儿舞蹈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多数没有基础的学生而言,加强基础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这个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实际能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之后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对于儿童舞蹈的设计和编排是很实用的方式,而幼兒舞蹈的编排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作保障。学生打好基础,才能进一步提升舞蹈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适当地加强幼儿舞蹈动作基础的练习时间,缩减一些民族舞蹈的时长,更聚焦于幼儿舞蹈课程的练习和进步。教师还要重视舞蹈素材的积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熟悉。加强原则性和关键性内容的传授,例如一些特定舞蹈动作的组合编排方式等,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
3.重视课程评价和探索教学方法形式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重视才可以提升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树立和课堂效果的提高。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多种形式结合,自评与他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等。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尽可能考虑多种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暗示教学法、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结合、课下学习等多种方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和要求,也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优秀学生教授基础较差学生的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针对性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试讲试教过程中的指导、在学期中开展舞蹈技能展示比赛、在节日晚会中表演机会的提供、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的一些特色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机会的增加,给学生提供真实舞台,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周炳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廖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3).
[3] 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