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霞 任松峰
摘 要:“身体”是思考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维度。受西方“身心二分”思想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长期存在着“扬心抑身”的思想倾向,不利于“全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古代儒家身体观内涵丰富,其中“身心相合”思想有助于克服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身体”的缺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涵养起浓厚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儒家身体观;学校体育;身心合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4-0086-04
Abstract:"Body"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to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Influenced by the idea of "separate mind and body" in the west,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lifting the heart and restraining the body" has long existed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whole person"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the concept of body view was rich. The idea of "body and mind coincide" helps to overcome the absence of "physical" in our moder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and maintain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life.
Key words:the Confucian view of bod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body and mind
在学校体育的场域中,身体是各项体育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体育思想孕育生成的根基。思考学校体育的发展,“身体”自然不能缺位。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身心二分”认知模式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扬心抑身”的教育观,把知识传递与理性塑造作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其实,在中国古代儒家身体认知体系中,“身心相合”被视为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存在着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因此,深入挖掘儒家身体哲学思想精华并对其加以现代阐释,有助于克服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扬心抑身”缺陷,促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发展。
1 儒家身体观的核心要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身体”一词并不鲜见。《淮南子·泛论训》中说“圣人以身体之”。当然,此处所言之“身体”当为“亲身体验”之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身”与“体”多为分而用之。如《管子·君臣下》中说“四肢六道,身之体也”。这里的“体”就是指四肢、五官、五脏、躯体等血肉之躯。再如,《诗经·小雅》中说“我闻其声,不见其身”,这里的“身”指的就是整个身体。其实,在儒家哲学思想中,“身体”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身体观。
一是敬身养体。《孝经·开宗明义》中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给的,必须要珍惜、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儒家对身体之敬主要表现在:一是生养之敬,即对血肉形身的敬重。《诗经》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周易》中说“需者饮食之道也”,《论语》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把身体能够“善始善终”视为最重要的内容。二是体貌之敬。在古人看来,人的体貌不仅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而且还是形神一体的,形具而神生,形具而心生。也正因为身体具有如此之特性,人的体貌才不是一种徒有其表的物质躯壳,而是承载着生命的神圣意义。
二是以身训礼。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作为社会伦理之“礼”,始于对他人的礼敬。正是在视人如己、相敬如宾的互主体性的礼敬中,才使得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进而使社会伦理破土而出。儒家认为,对他人的礼敬根植于对自身的礼敬之中。《左传》中说“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荀子·修身》中也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可以说,儒家所强调的“以身训礼”“身礼合一”思想,就是主张通过“身体”的感受和形体的具体表现,以“礼”来反映社会关系,使儒家所推崇的伦理关系秩序化。《论语·乡党》篇中有“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孔子向和他站在一起的宾客作揖,或向左拱手,或向右拱手,衣服随之而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孔子就是通过这样一系列身体活动表现践礼、守礼之行为的,通过“身之用”把仁道有效地落实到实践当中。
三是身心一体。儒家认为人的身与心是浑然一体的,言身必言心,言心必言身,两者不可分割。孔子十分重视整全人格的存在,强调只有“身心一体”才能代表完整的自我。《郭店楚简·五行》篇中“仁”字,由上“身”下“心”两部分组成,就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儒家“身心一体”的思想,认为“仁”这一最高道德境界是形成于心而完成于身。有学者就认为:“仁德是种扎根于形气神一体显现的道德,它是儒家体现的身体观的道德。‘仁字从身从心,子思借此字告诉学者:道德必须在身体上体现出来,它体现的轨迹可以由心而身,也可以由身而心。[1]”不仅如此,儒家还特别强调心为身之主宰的思想。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心具有下学上达知性、知天的功能。《郭店楚简·五行》篇中也特别强调心对身体各器官的指导作用:“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偌,莫敢不偌;进,莫敢不进;后,莫敢不后;深,莫敢不深;淺,莫敢不浅。和则同,同则善。”在儒家看来,人的耳、目、鼻、口、手、足等器官完全是按照人的心灵引导而行动的。
四是身国一体。《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在儒家伦理政治体系中,“身”是连结内(心、意)外(家、国、天下)的枢机,是教民化俗之盛德大业的着手处和归结点。孟子不仅继续坚持了孔子以身为本的思想,强调“反身而诚”“守身为大”,而且将其沿着社会治道、宇宙天道的方向推演,提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的“身国一体”学说。
2 中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中“身体”的隐喻
早在奴隶社会初期,我国学校体育就初显雏形,其内容主要包括“射”“御”和“乐”中之舞等。孔子以“六艺”为学,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并时常带领学生从事登山游水等活动。其实,孔子所倡的“六艺”中,包含着许多体育教育方面的内容。“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遵循。《论语·季氏》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此外,《礼记》中还有很多关于对宴饮聚会、婚丧嫁娶等诸多社会场合中身体的动作、举止和服饰等方面的规定,并将其视为道德礼仪的重要构成,体现了道德礼仪与体育的结合。如《礼记·内则》篇中说:“‘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而冠……舞大夏。”《礼记·文王世子》篇中说:“春夏学干戈(武舞),秋冬学羽蒲(文舞)。”古舞中包含了很多体育的元素,通过舞蹈可以增进人的健康、陶冶品性、调剂情感。此外,“六艺”中的“射”与“御”所包含的军事体育教育内容就更为丰富了。《论语·八佾》篇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是没有什么可争执的事情,即便是射箭比赛,也要相互揖让而登堂,比赛完走下堂揖让而饮,这样的比赛是一种“君子之争”。孔子强调的是比赛过程中把道德、友谊放在首位,并非是为了名次而互不相让。可见,比赛的参与意识要比胜负的争夺更重要,体现的是重参与、重过程而轻结果的运动理念。在儒家身体观的影响下,以“六艺”为核心的古代学校体育教育彰显了重要的社会伦理价值。
体育承载着培养社会伦理道德之责。《礼记·乡饮酒义》中言:“德也者,得于身也。”身体不仅是生命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重要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是秩序的基础和生命完善的寄托。体育即是育体,包含着体与德的合而为一,在培育和教养的文化诉求中使身体得以保全。所以,体育包含着为身体塑型,为社会立德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六艺”实质上一种囊括身心德育和体育完全合一的伦理学。儒家倡导“六艺”教育之目的,就是通过“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的方式培养人健全完美的身体。
体育孕育着尚武崇德的爱国精神。孔子的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需要为目标的,把自己的教学目的与具体的社会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搭建起一个社会伦理进步的阶梯。为此,孔子明确地提出“文武兼备”的教育思想。《史记·孔子世家》中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六艺”中的“射”与“御”包含着丰富的军事体育内容,而贯穿其中的则是“身心合一”的身体观,培养既可以“修己安人”,又可以“持干戈、卫社稷”的文武相济的国家栋梁。
体育追求着身心并善的价值之美。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在“道”“德”“仁”都具备的基础上,要坚持以“游” 的精神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目的重在强身健体、修养情志,实现身心共炼。《论语·八佾》中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孔子认为,射箭之人的力气有所差异,射箭应以准确为要,而非以箭能否穿透皮靶为根本。可以说,孔子所主张的“射不主皮”,体现的是一种谦和有序之美,彰显着体育重在强身健体、修养情志的价值。
体育彰显对眉寿永命的积极追求。儒家由“身体之敬”而生发出“贵生”“立德”“仁爱”“生命养护”及“心态调适”等思想,体现着儒家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养护生命的生命教育观。在体育养生方面,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仁者寿”中的“仁”,是一种静态的个人修养方式,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孔子将人的修养与人的生命寿限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日常生活中按照“仁”的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实现长寿。
总之,儒家坚持的体育观,其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圣人,强调人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3 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身体”的缺位
在西方哲学语境中,长期存在着“身心二元”理论,把心与物、灵与肉、现象与本质、人与自然等哲学范畴看成是各自孤立的矛盾体,它们无法或很难达到统一。在西方哲学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西方体育运动,深受“身心二元”理论影响,一方面为现代西方体育的发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因其总体上存在着对“身体”的贬抑,使学校体育发展深受其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实践中“完整人”的失落。就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而言,由于长期受欧风美雨影响,一直存在着身体的“显缺失、隐漠视”现象。
一是学校体育教育重技术、缺体验。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2]。在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果本末倒置,那么体育就会沦为一种简单的训练。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长期坚持以“传授知识技术”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多以“讲解、示范、模仿、纠错、评讲”为模本,教学形式多以“整齐、统一”为样本,教学评价多以“技术+达标”为标准,把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完全绝对化、权威化,学生变成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贮存器”。与此同时,学生的情感反应和生命意义生成却遭到忽略,学生身心体验的重要性被忽视,身体参与运动认知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原本有强大生命力的体育教学近乎丧失了本体论的意义。
二是学校体育教育重体质、轻道德。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存在着把体质的增强简单地等同于体育的“成功”,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性的式微。其实,关于这一问题,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明确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3]”然而,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对身体的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对“健康”目标倡导的层面上,实际上是一種降低身体德性要求的体现;把身体应具有的美德和健康简单地等同起来,也是体育教育中“责任性”缺乏的具体体现。
三是学校体育教育重物化、轻人文。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运动技能的教育泛滥,对运动精神、运动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的教育较为匮乏。这种教育“物化”思想倾向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源自对“身体”概念的某种生物性、机械性理解,视身体为“肌体”,把身体练习等同于“肌体”练习。学校体育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是专注于“肌体”层面的生理性改造,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社会性培养,忽略了身体和心理的整体兼修,使学校体育空有肌体锻炼的“空壳”,而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浸润其中。
4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身体”的回归
体育作为身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并非完全是一种纯粹的体质、体能的培育,而在于以此为基础进行体魄教育和体育精神培育,其精髓在于唤醒人的身体力量,展现人的感性魅力,追求人身心的合一,最终达到真、善、美完美统一的境界。学校体育教育的生命力源于人自我的力量,也就是以“人”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体育教育中的“人”。所以,学校体育教育肩负着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使命,需回归到通过身体教育培养“完整的人”之本意上来。为此,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做到:
一是树立回归“身体”的体育教育理念,实现身心合一。体育文化学习始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即学习主体需要借助“身”这个工具,通过“直观”或“体验”的实践方式来驾驭“身体”这个客体,从而使“心”“身”从分离趋向合一。换言之,“身体”是身心性的,二者之间相通互动、感验补释,生成更深层次的文化要素,把人从有形有象的具体运动形式中引领到无穷无尽的意义世界里。儒家身体观中“身心一体”的思想,已远远超越了狭义的“体育”之内涵,对于医治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身心分离、“心不在焉”的异化之苦,向着实现人的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性回归,实现“成人之教”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是引导学生们崇尚身体美与修身思想,培育家国情怀。在儒家身体观的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身心一体、身心相融,还要注重道德修养、道德情操的培养。换言之,一种健全的学校体育运动,是需要身心兼修的,既要野蛮人之体魄,又要文明人之精神。从身体美学的角度看,身体运动不仅可以表现出优雅、崇高的形式美特性,还可以通过身体感觉来体验审美愉悦的客观主体。身体形象是身体美学的重要内容,包含着服饰、形体等身体外在的形式和气质、谈吐等内在的涵养,彰显内外兼修的整体性特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建成一个理想国家和强大的民族必须开始于人的健康身体”。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4]。可见,个人健康和国家富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需要充分汲取儒家身体观的思想精华,不断推进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等要素的整体性变革,把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置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上。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尤为紧迫。就学校体育发展而言,培养“完整的人”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从儒家身体观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纠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身体缺位提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杨儒宾.儒家身体观[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623.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30.
[3]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70.
[4]习近平.在全國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