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的新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迫使职业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深入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方面存在的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结构失调、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能力不强、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多维度给出了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对策与建议,以保障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促进其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有效供给;结构性供给;新时代
作者简介:董文娟,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1-0020-06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迫使职业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现阶段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以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其发展既要服务于经济社会,也要服务于受教育者,统一于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输出,提高就业质量,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除普通教育之外的选择性成才通道,成为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向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十九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职业教育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不断输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光荣、敬岗爱业的社会风尚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增强每一个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进军。
(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服务于人民,重点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和视角,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水平不断提高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高效可持续增长,促进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机统一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新部署。‘完善体系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深化改革是我们的基本手段。”[2]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它由教育与培训两部分组成,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和培训紧密相连为一体。无论从《职业教育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件都强调说明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体系。从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它既承担着学历教育的任务,还承担了大量的职前职后培训,实践也证明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体化的,统一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同时,职业教育和培训各具特点,学习目标上互为补充,职业生涯上互为支撑,教育功能上互为延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总架构下有机统一。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務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但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有效供给以及结构性供给不足等是其中的症结所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变化迅速,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某些方面还不能达到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一块“短板”。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和策略深化改革,“正视职业教育服务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解决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3],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不足
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一方面,人们对高端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端教育需求外溢的现象体现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近年来,中职教育招生困难,而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却不能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改变自己的现实状况。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等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缺乏积极性,表明了“社会实际所能提供的教育供给难以满足农民工等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出了明显的结构性供给不足。”
(二)人才培养结构失调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一些地方和部分职业学校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存在以学生升学、学校升格为追求的办学倾向,使得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实际就业的要求。(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部分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层次类型划分不明确,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3)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4)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对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参与办学的政策吸引力不足,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利益的划分尚不明确,因此,具体的可操作性不强,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5)有些地方和部门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以学历为门槛把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加大了技术技能人才进入社会的难度,没有给予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应有的待遇,从而使得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
(三)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急需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且需要从教育、经济、劳动和社会等领域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法律框架,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现阶段迫切需要修订《职业教育法》,依法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企业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受教育者的范围及其权利和义务。依法保障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包括管理体制、学习制度,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制度,与学历教育的学分累计和互认制度等,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果法制化,明确以标准体系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另外,校企合作、终身教育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亟待出台,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四)专业服务能力不强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重复雷同,有些覆盖面太广而专业建设资源无法集中,发展缓慢;有些没有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设置专业,造成学生就业困难。此外,对接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其次,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缺乏深度的融合。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而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模和层次远远达不到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相关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另外,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来保障职业教育的专业服务能力。再次,学校和企业缺乏利益的有机整合,无法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在实践中缺乏制度保障,使得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五)资源配置不均衡
首先,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与普通教育相比,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极度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偏远地区等,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未达到国家办学的基本标准。其次,职业院校在培育和集聚高端人才资源方面不够充分,缺少在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缺少实战型双师型教师,缺乏大型公共实训中心。第三,缺乏国家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分离,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管理上还存在行政分割现象,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导致资源浪费和运行不畅。
三、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迫切要求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以及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维护了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一步探索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观层面
1.加强科研工作。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改革发展迅猛,产业升级迭代迅速,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换言之,要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提升其研究的服务性。
2.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首先,专业设置要服务于产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丰富专业建设内涵,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结合,使专业服务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适应。其次,打造一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职业院校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强化品牌,突出特色,打响一流专业建设知名度,以点带面,以品牌和特色专业带动相关、相近专业,促进品牌、特色专业集群的建设,提升专业集群整体的服务水平,以全面地促进产业的发展。第三,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技术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使教学与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内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的服务支撑力,与地方经济实现了共赢。首先,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学校与企业在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双方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原则,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积极稳定的校企合作会影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使其更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匹配度,积极建立双方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第三,鼓励有一定规模的职业学校兴办实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场所和条件,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中观层面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系统管理,使之有机统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将职业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起来,避免行政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职业教育管理格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去引导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当中”;同时,制定准入制的有效标准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培训市场。其次,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优化系统要素,合理布局结构,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通道,在学校和职场之间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灵活转换。第三,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明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推行现代学徒制。
2.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远程网络培训,能够极大增强职业教育的服务发展能力。首先,加强远程网络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培训课程建设机制。远程网络信息建设必定会支撑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持续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供给效率,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道路,为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受教育者实现终身化学习的可能,并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和培训平台,培养信息化人才,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各职业院校要在网络信息建设的运行模式和使用功能上不断开发,积极突破,提高共建网络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共享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培训的科学化水平。第三,职业教育借助远程网络能够提高传统育人方式、培训方法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效果显著,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产生质的飞跃。通过不断实践与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打造全面覆盖、高效多维的远程培训网络,有力服务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逐漸成为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资源。
3.扩大多样化供给。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及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随之增强。同时,在创新教育服务和扩大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等方面,市场的有效调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民办教育的重视,适当放宽了对办学层次的限制,降低了对办学硬件的要求,拓宽了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范围,提升了民办学校和教育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进一步保护和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应探索、开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相关教育产业,推动教育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掘教育市场新热点。在新时代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鼓励多方教育创业投资,促进创业创新型教育企业快速成长。在确保教育公益性属性前提下,允许各类资金投入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促进市场更有效配置资源。”[4]
(三)宏观层面
1.根植区域经济。现代职业教育是与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发展依托于区域经济,且服务于区域经济。职业院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和人力资源储备机构,集中提供着区域范围内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现代职业教育要密切联系区域经济发展,营造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技术技能学习服务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环境,以保证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当前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职业院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和教育优势,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专业结构以及实习实训等,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职业院校要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突出自身特色专业,建立品牌效应,创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业结构体系,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力。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职业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也就越广阔。
2.创设终身学习环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5],因此,我们要积极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互通的“立交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强的服务支撑力。
新时代要以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着眼于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着眼于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继续教育”,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切实打破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专业之间、校企合作之间的封闭性”,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传授和传播,着眼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要求,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真正有机整合服务,让学习者在自我选择的环境中学习、创造,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3.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管是已进入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还是依然在农村生活的人口,多数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使收入水平得以提高,生活情况得以改善,同时,其教育需求和对知识、技术的渴望,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人群通常都有农活或者工作,且年龄偏大,不可能完成全日制普通教育。因此,在国家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引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各地职业院校通过“送教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方式,把教学实践与农民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他们边学习边实训,起到了真正的惠民作用,也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终身性的特征。[6]同时,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升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城镇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之一。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市场经济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新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国家积极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缩小了人群收入差距,缓解了矛盾,逐步实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大多数农村和西部职业院校毕业生带着技能走向城镇,提升了其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促进了城镇社会稳定。
四、结语
面向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面向新征程,要正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所面临的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解决矛盾和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探索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中国经济周刊, 2017-10-30(01).
[2] 李小鲁.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N]. 中国教育报, 2017-12-12(09).
[3] 王继平. 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N]. 中国教育报, 2017-12-01(01).
[4] 顾馨梅. 习近平的职业教育思想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5):95-98.
[5] 韩胜难, 刘萍. 适应产业结构新体系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方略[J]. 职教论坛, 2012(14):9-11.
[6] 孟源北.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体会[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4,8(4):1-4.
On Improving Service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DONG Wen-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has for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make corresponding changes.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ervic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diversified service, disordered talent training structure,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weak professional service ability, and imbal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from the micro, medium and macro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 capability;effective supply; structural supply;new era;
[責任编辑 张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