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尖
摘 要:预设和生成看似是矛盾的,其实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的质感。教师既要精心预设,也要关注动态生成,当预设的教学流程被节外生枝时,教师要合理取舍,突破原有的预设,努力给孩子搭建展示的舞台,留下思维的空间,在预设与生成的路上智慧前行。
关键词:课堂预设;预设和生成;高效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体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预设是生成的起点,生成是预设的终点,它们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处理好它们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它可以让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和诗意。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精彩的课堂生成,在师生互动的对话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深入发展。只有重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我们才有可能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生成,从而使课堂走向开放,实现高效,让学生在生成的课堂中情智交融,思维飞扬。
一、将计就计:调整预设,和谐生成
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察言观色,密切关注课堂里的意外的生成性资源,机智灵活地加以使用,放下预设好的教学环节和流程,动态生成新的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
曾经教学“体积与表面积的比较”一课时,在课堂练习展评环节有一道题: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习题没有设计仅仅是例题的翻版,怎可能难住学生?他们纷纷埋头算了起来,不一会工夫,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的答案展示给大家,笔者也毫不吝啬让出时间给他们展示。
似乎这节课就这样平淡地结束了,可就有一位学生打破了这样的结局,他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说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笔者当时并没有立刻做出判断,故作疑惑状,将目光扫视全班。顷刻间,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开了,笔者果断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部分学生觉得他说得没错,因为表面积和体积无论算式还是结果都一样。还有部分学生坚持尽管列式和结果相同,但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原因是算式的前面6×6都表示一个面的面积,但是体积算式中的第三个6表示高,而表面积算式中的第三个6表示6个面,虽然两道算式和结果完全相同,但它们表示了不同的意义,不是一个概念范畴。学生经过这样的一番讨论终于弄明白了概念的区别。通过这个实例可以发现,教师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倾听,其实教师更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有效的资源,灵活地加以应用,放下事先的预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在激烈的思辨中思维碰撞,情智交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这样动态生成的课堂学习,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得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也获得了心理的满足,享受课堂带来的喜悦。教师遇到如此突发状况时,要有睿智的辨识能力,把握教学时机,选择适当的策略,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案,动态生成思辨的课堂,给学生在课堂上一片飞翔的思维天空。
二、顺水推舟: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从预设起航,没有预设不可能有后来的生成,教师唯有精心预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为了成就精彩的课堂,课前教师要充分预设,设计灵活多变的方案来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现实背景,对教材内容做微调,努力使学习材料更加贴近学生。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有拍照片的经历,所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笔者出示一张照片,边展示边问:人又高又大,如何将人拍到如此小的相片上呢?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他们想到了必须按比例缩小。这时笔者顺势让学生做回“小小工程师”,让他们把一块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草坪的平面图画在作业纸上。因为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所以他们接到任务很快投入设计中,运用多种比例尺设计出了不同的平面图,但每个人的平面图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有的平面图十分美观;有的平面图偏到边角,难看之极;有的平面图不是大就是小,显得不大气等。当这些作业呈现在课堂上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好好地利用。在课堂交流反馈时,让学生纷纷到前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当典型的平面图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学生立刻感悟到哪些平面图合理,哪些平面图还需要改进,最终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结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才能使平面图画得刚刚好。当学生对比例尺有一定的了解之后,继而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说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的关系。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情智交融,思维碰撞,灵感迸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生成有效的学习资源,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三、当机立断:冲破预设,创造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自然流露,会对预设进行突破,过程中一定有学生的灵感闪现和智慧的创造。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型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教师要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洞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灵动的教学过程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使学生能理性地思考。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学习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之后,一张长25.12厘米,宽12.5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将它卷成一个圆柱,如何卷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圆柱体?问题一经抛出,马上就有学生做出回应:可以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然后动手操作,观察卷成的圆柱与原来长方形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再用计算的方法求得结果。首先以长25.12厘米的边作为底面周长,12.56厘米作为高,这时的圆柱的体积是631.0144立方厘米。然后再以12.56厘米的边作为底面周长,25.12厘米的边就是高,这时圆柱的体積是315.5072立方厘米。通过动手操作,细心观察,很容易发现矮胖的圆柱比瘦条的体积要大。虽然有几个学生还不服气,并举例验证,但在事实面前还是败下阵来,接受了原来的结论。问题探究到此按理说可以收场了,但教师不能就此罢手,满足于现状,而要冲破原来的预设,继续带领学生前行,迈向思维更深处。笔者引导学生: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推导并总结出两种计算体积的方法,还记得吗?学生很快回过神来,想起了圆柱的体积有两种公式,一是用底面积乘高,另一种是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学生陷入沉思,小声议论。因为受到提示,学生很快就有了发现:有一个量不管怎么卷,始终是个不变量,这个不变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既然侧面积不变,那么圆柱的体积的变化就应该在底面的半径上,半径越大,圆柱的体积就越大,半径越小,圆柱的体积就越小。学生经过理性地分析和深刻地思考,抓住了知识的本质,这样的探究过程是生动的,深刻的,有意义的。虽然学生打破了课前预设,但在生成的课堂中努力找寻平衡,却让课堂变得更加有生命活力。
四、借题发挥:改变预设,智慧生成
尽管课前已经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但是当教师面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学对象,“意外的声音”还是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意外非预设生成,如果教师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往往会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用“切割拼合”的方法把圆柱体沿着直径切开,拼成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探索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不难发现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柱的半径,高等于圆柱的高,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学生很顺利地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让学生经历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学生学得扎实,理解深刻。正当教师还沉浸在自己的精彩教学时,一位学生打破了原有的喜悦的氛围,教师这时是强行扼杀,继续教学,还是暂时停下让他有阐释观点的机会?笔者果断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这位学生说他在操作的时候还发现了圆柱体积计算的另外一种方法,他说当我们将圆柱切割后再拼成长方体时,你会发现长方体的前后两个侧面其实就是原来圆柱体的侧面,如果把长方体的前面作为底面,那么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依据长方体体积公式,顺利得到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多好的想法呀!笔者在心底里为打破预设叫好,不然哪有如此精彩的一幕出现。经过大家的验证,他发现的结论是正确的,他的想法真巧妙。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题目时优势非常明显,同学们被他的精彩发言深深吸引,被他所发现的奇妙方法所震撼。在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赏识肯定之后,相信他对数学会更加有兴趣。虽然这是一次“意外”,打破了原有的预设,给教师带来了小“麻烦”,但却给课堂带来了大“精彩”。
总之,因为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流程发展,而要教师相时而动,增强教学的机智,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随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大胆设想,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成的课堂中得到历练和提升,教师在预设和生成的路上左右逢源,合理取舍,共同演绎有思维含量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