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琦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特级教师,课堂氛围特别融洽:每个人都积极表达,不会担心自己说错,学生之间特别包容,下课后老师和学生尽情聊天,想做什么老师也非常支持。
李晓琦很疑惑,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只说了一句:“你就跟他们玩。”
慢慢地,这聊天背后的逻辑,她找到了很好的支撑点——教与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第二,活动要能挑战学生已有的假设;第三,教师的评价是发生在日常的;第四,教师应提出彼此关联的问题;第五,建立围绕基本概念和“大”主意的课程(大课程观)。
所谓教学,即有教有学,但谁来教、谁来学,未必固定。重塑师生关系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在交流中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评价,所有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发展而展开。
而这正是四小的核心理念:“儿童站在正中央”。
于是,四小的课程有一个总的原则:有效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校本课程,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坚持学校“儿童站在正中央”教育理念,促进学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文化核心理念的践行,建设适宜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四小课程框架
在李晓琦看来,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这是基础,影响着每个人的意识和状态。课程行动得以在开放和鼓励创造的情境中展开,不同学科的老师激烈争论,家长参与探讨,学者进行课堂观察,教研员与教师举行圆桌会议,学生团队提交策划案等等,每天都会发生对话、碰撞、批判、协商和反思,这种多向沟通的氛围,使得在合作过程中个性得以实现。
如何把课程和师生关系这两条线交织起来?李晓琦的头脑里一直建构着一座金字塔。这个框架下,它反映着学生参与的三种不同表现:金字塔底层,表示学生参与的活动相当于学校的一个装饰品,学生的声音几乎不会在学校里发出,且很少有机会做出选择;金字塔中间,表示成人来做决策,邀请儿童来参与,最终共同做决定;金字塔顶层,表示儿童做出决策,邀请成人参与,完全变成了儿童发起。
这三个层次的现象在学校都会发生,不过李晓琦希望四小在金字塔顶层的东西占比更大一些,所以非常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亲自参与孩子们发起的项目,做其中的成员。用李晓琦的话说,作为校长,必须具备大课程观、大视野,才能把握整个学校的脉络方向,也才能更广泛地关注每一个人。
对课程的理解决定着学校朝哪个方向行动,采取什么路径行动。作为校长,李晓琦试图寻找到与教师原有经验对接的话语,在实践中反思、聚焦和体悟,和教师一起经历课程理解的建构过程。
2012年7月,“课程研发团队”成立。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进入团队,在这个团队中,70后和80后教师各占50%,四小作为毕业后第一所工作学校的教师占60%,研究生教师占30%。他们既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又富有探索精神。
研发团队由负责学校课程建设的赵彦老师担任执行CEO,作为校长,李晓琦全程参与研发过程,学习成为教师可以信赖的共进伙伴和学习榜样,课程研发还邀请了大学的王云峰教授参与指导。
尽管在成立之初,教师们也有“不知从何做起”的困惑,但还是选择“先做起来”,一步步描述困惑、聚焦问题,在“且行且思”中逐渐完善。
2013年1月,课程研发团队在全体教师的头脑风暴会上,进行了第一次研发产品发布,这个产品就是“课程地图”,所有教师参与了“课程地图”的完善。
课程地图示意图
“课程地图”基于对现象的反思,将学校生活作为课程内容,构建以人物、节日、体验、慈善、自治为主题的课程。在李晓琦师生关系金字塔的框架下,“课程地图”以儿童的经验建构为中轴,不以学科和年级为界限,关注内容的交织与流动,使儿童个性化的经验建构过程得到关注和引导。
李晓琦认为,真正影响到学生的,不是老师对于教材的执行能力,而是老师的大课程观。
当然,课程与师生关系的交织,李晓琦脑海里金字塔的实现,都离不开学校管理扁平化的运行机制。
2010年3月,学校着手启动了第三次组织结构调整:“五个中心+项目组+工作室”。中心加工作室,通过项目整合资源,明确各自的服务对象。其中“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校务中心、资源信息中心、质量促进中心”构成了中心制的扁平管理结构。
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学校所有有关教师成长发展的事务;
学生发展中心统筹学校所有有关学生成长发展的事务;
校务中心负责学校的基本运行;
资源信息中心负责资源整合;
质量促进中心负责动态评估。
每个中心承担具体的职责,又有权力调配学校的所有资源,学校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发生变化,某一个中心会随之“转”到正中央,其他中心要为其服务。
“中心制”的生成,促进了整个学校系统的良性运转,消除了原有层级制带来的行政权威,给予了学校师生更多的发展和交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