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燕
一般情况下,师生感知文本,往往会对文本中每句话、每个字都深信不疑,始终不敢提出困惑与疑问。这就决定了很多教师与学生对文本中的常识性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事实上,很多看似浅显平白的内容,只要我们细加品读,就能品咂出无穷的韵味,生发出别样的精彩。笔者即以《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剧本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公仪休对子明说:“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就一直有鱼吃吗?”其实,用心读一读,就会发现此处与前文中“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一句前后矛盾。如果教学中将这两处的常识忽略,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具体教学中,教师不妨联系公仪休所说的“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一直有鱼吃”和“天天有鱼吃”意思是否相同?学生依托自己的认知能力,可以顺势理解“天天有鱼吃”的意思,而对文本中“一直有鱼吃”的意思,则很难揣摩其本质,更无法洞察这句话其实是针对“违法犯罪”的人而言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据此猜想:收下别人贿赂的鱼,自己就成了违法乱纪之人,必定会成为囚犯,也就失去了人身自由,还何谈什么吃鱼呢?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比两种生活状态,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的自由生活虽然不至于天天吃鱼,但只要愿意吃,还是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的,不也是一种“一直有鱼吃”的状态吗?
如此简单的一笔账,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引领孩子清清楚楚地算一算,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进公仪休的朴实想法之中。如果不能加以合理地运用,也就无法真正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善于联系的细心人还会发现,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与满脸堆笑的管家所说的“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一句,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人家送鱼并没有其他企图,纯粹是为了感谢公仪休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并没有要求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啊!这或许对于很多成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谁都可以看出送鱼之人的别有用心。但课堂教学和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于这样的“常识”并不能做到顿悟。如何利用这一矛盾,让孩子能够洞察其中蕴藏的玄机呢?在教学这一板块的内容时,先让学生合理地猜想:假如公仪休真的收下了这条鱼,将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很多学生都能意识到这名主人肯定会提出很多违反法纪的事情,要求公仪休去辦,一旦公仪休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就会引发矛盾,甚至这个大夫还可能会倒打一耙,破坏公仪休的名声。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想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不仅要严格做好自己,同时也要具备抵御诱惑、拒绝他人的智慧。紧扣这一“常识性”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也就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公仪休拒绝礼物的深层原因了。
主人公已经对管家送鱼的真正用意有了准确的洞察,可是该怎么样拒绝才是上策呢?是生硬地严词拒绝,还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呢?其实,文本中已经介绍得非常明显了,公仪休选择了“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艺术化地拒绝了他的“好意”。这种间接拒绝的方式,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不妨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探究对比。
大夫:大人,我们有些事情想要请您协助,或许会触犯国家的法律,但我们会将您最喜欢吃的鱼作为酬劳。
公仪休:这不行!一切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办事,你和我都不能例外。
公仪休完全可以如此慷慨陈词一番,甚至可以对这个送鱼的管家严加训斥。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闻到鱼腥味要呕吐作为借口,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更为对方留下了余地,显示了一位当朝宰相的智慧与气度。这给我们小学的语文课堂能够带来什么有价值的资源呢?口头表达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要想让学生真正发展说话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学会聆听,懂得揣摩他人语言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其次,要学会将一些不好说、不方便说的话,通过方式的转换,进行智慧而巧妙的表达。
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学生与自己伙伴的交往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很多学生采取了简单而粗暴的、说“不”的方式,导致朋友之间一言不合,横眉冷对;也有的不明不白,就只能委屈自己。而运用课文中蕴藏的这些“常识性”内容,就可以为学生的实际交往,形成必要的支撑,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文本是作者依照自己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在一定心境之下创作而成的。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常识,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紧扣细节,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前后联系、深入思考的意识, 开启有效学习之门。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