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2020-06-29 22:53孟芳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数学味问题情境趣味性

孟芳霞

摘  要:数学教学情境是把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生动的情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要凸显趣味性、常识性、数学味、实效性、探索性、完整性。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情境;趣味性;常识性;数学味

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索、勇于创新观念和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景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孙悟空、猪八戒、海绵宝宝、喜羊羊等形象作为教学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景。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有的老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口渴难忍,唐僧让八戒化缘解渴,不大一会儿,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唐僧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一听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真奇怪,好像没多吃哦”。大家听了都笑了,而八戒还是莫名其妙。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要有常识性

生活化问题情境所创设的内容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应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如教学《旅游中的数学》一课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孙悟空要到云南旅游,想邀请同学们给他们当导游”。事实上,孙悟空是学生熟知的神话人物,他是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需要人给他当导游吗?显然,这个情景不符合学生对孙悟空的固有认识。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要有“数学味”

数学课上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特别是“数学思考”,而不是天马行空的与数学毫无关系的无谓思考。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有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设计了以下情境:

师:昨天我跟你们见了面,互相成为了朋友,好朋友一般见面会怎么样?

学生还没明白老师的意思,老师接着说:好朋友见面,一般都会握手,是吧!谁来表演给大家看看。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和老师握手。

师:来,举高些,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能握手?

生:两个人。

师:一个人能握手吗?

生:可以。

教师让学生表演一个人握手。

师:还得要两只手,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也互相成为了朋友,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教师设计这个教学情境的意图是想让学生理解“两个数互为倒数”中“互为”的含义。但是,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问题过于简单。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不如改成一句话:“小明是同桌”,让学生思考判断,这种说法对吗?一针见血,反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要有实效性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是为了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找到数学的原型,进而提炼到数学的本质。

例如,在《20以内口算加法》教学中,有的教师用课件呈现的“美丽的森林”场景,并提问:“同学们,美丽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呀?”学生热情高涨,稍作观察便纷纷发言:“高大的树木,鲜艳的花朵!蘑菇、小乌龟、小白兔……”教师趁机追问:“看到小乌龟和小白兔,你们想到了哪个故事?”并在学生说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后指出:“今天,它们又将进行一次打靶比赛!大家猜猜谁会赢,并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加油。”结果课堂上加油声一片。

五、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要有探索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且是探索的过程。学始于疑,这个问题必定是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问题,才能自发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并最终自主发现和获得结果。

例如:在“认识比”的导入中,有的老师这样设计:“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课件出示老师本人的照片)。生:是老师。师:对,是我。现在我将这些照片做了一些变化和技术处理,你认为那张与原来的照片最像呀?(课件出示4张处理后的照片,其中第1、4张按相同的比变化,而第2、3张按不同的比变化)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选择了第1张和第4张。师追问:为什么1、4张看起来像,而2、3张就不那么像呢?照片相像的奥秘是什么呢?一节看似与学习“比”毫无关联的照片相像問题,却是生活中常见,并是“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直接运用。

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要有完整性

数学教学情境是把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生动的情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有的老师这样导入,课件展示:小花和小红赛跑。小花沿边长10米的正方形跑,小红沿直径为10米的圆跑,结果小红获胜。小花心里很不服气,认为她跑的距离比小红的长,比赛规则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明白,要知道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必须得知道两人跑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已经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算出小花跑的路程,而要知道小红跑的路程,必须得知道计算圆周长的方法,自然进入到圆周长方法的探究之中。

生活是一个蕴含丰富资源的大课堂,教学中远离生活就会让学生失去课堂的另一世界。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自主探索、勇于创新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邹红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6(8):146-146.

[2]张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000(013):59.

猜你喜欢
数学味问题情境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让数学回归“本位”
呼唤“数学味”重返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数学味”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