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斌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是个好问题。固然五柳先生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所谓“不求甚解”,是指不过分,不背离,倘若完全不解,那样子阅读的乐趣,也会少掉很多吧?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换句话说,如果有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对于那些经典作品,不须“甚解”,也会越来越感受到阅读乐趣,“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在我看来,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比较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既便捷也有效的途径。以下,即以我的一次教学实践为例,讲述一次有意思的比较阅读。
苏教小语教材第7册头一篇是首诗:《老师,您好!》,颇多大词,内容也略空洞。学期初再次遇到,我有意尝试,引入同期阅读的台湾诗人陈雯雯的一首儿童诗《养鸟须知》(《新语文读本》第7册),进行了比较阅读。
大致过程如下。
第一天上午,读课文《老师,您好!》,引导关注课文结构,提问并交流:从哪些句子读出“崇高”与“美好”,找出诗中比喻,说说含意,解读全诗。指导生字书写,布置背诵。接着导读《养鸟须知》:范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指点部分词语,叙述诗歌大意,拎出诗眼“我把鸟儿养在天空里”,就如何理解说感受,通读全诗。
第二天上午,背诵《老师,您好!》,读《养鸟须知》。
读毕,我提问: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你的感觉是否有不同,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自己真实的想法。”
学生自由读并思考。
开头三名同学全说喜欢《老师,您好!》,理由有“这首诗讲了要尊敬老师”“诗里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春蚕、甘露”……
这是学生阅读水平有限与心性之单纯——教材总是最好——的双重显现。
我不着急:“是否有和他们不同的感受?说说你的感觉就行。”
戚紫玥站起来,说:“我喜欢《养鸟须知》,因为作者说‘常常看见你/在鸟店徘徊流连,她很会观察,看到这个人在鸟店,而且她还能看到这个人心里在想什么。”
开了个好头,我暗想,立刻在黑板上写下“观察”,说道:“没错,《养鸟须知》里作者观察了要买鸟的人,她看得很仔细,能看到那个人心里,她的诗来自‘观察。”
我又追问:“对比《老师,您好!》,如果要写老师,应该观察些什么?”
朱佳说:“老师平常上课,为我们改作业,在办公室辛苦工作等。”
“诗里有没有?”
“没有。”
我提示一句:“《老师,您好!》只是告诉我们老师怎么样,没有用观察到的细微的事或情来写老师。”
姜锴说:“我喜欢《养鸟须知》,‘我请风陪它们玩儿/我请夏天供给它们食物/夜晚如果困倦/每棵树都可以供它们安眠这几句话,我读了感觉非常舒服。”
“怎么就舒服了?”
“因为‘我让小鸟玩儿,它很自由,‘我还给它们食物。”
“你感觉到了吗,这几句里的小鸟已经不是普通的小鸟,其实就是作者的——”
“朋友!”很多同学大声接道。
我板书“温暖”。
赵林很快接上来:“‘养在天空里/养在雨后的电线杆上/养在阳光洒满的草坪/养在乡村和城市的林子间,我感觉这些地方很漂亮,很自由。”
我肯定他的说法:“诗人为什么说了这些地方,就因为在诗人的心里,这些地方给了小鸟自由。”再板书“心灵”,同时提示道:“真正的好诗总是发自内心,又打动读者的内心。”
“大家能再说说吗,两首诗还给了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一时无话,我给出一个提示“含蓄”,并简单介绍什么叫“含蓄”。
朱濛举手了,娓娓道来:“《养鸟须知》里没有要我们怎么去爱鸟,在诗句里她用自己美好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要爱鸟;《老师,您好!》里都直接说老师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才说‘老师,您好!”
太棒了!
孙玲说:“我喜欢‘我一点也不担心/如果真的十分想念/一抬头便能相见,作者特别大方,其实这只鸟不属于自己,但好像又属于自己,因为一抬头总是能看见。”
说得多好,我频频点头:“这是一种大气,大家看,人与鸟都很自在,彼此紧密相连没有伤害!”
“我感觉这首诗读起来也特别轻松,当我读到最后几行,感觉真好。”
这已经关注到了诗的分行与节奏,我果断追问:“好在哪里?”
“很愉快,好像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鸟儿,在安宁地生活。我读的时候也不用拼命用力,而是自然而然地读着。”
几番对比,学生有阅读,有发现,诗情弥漫课堂,我真觉得自己不用再饶舌了,顺势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你们用自己的比较读出了一首好诗!”又将黑板上四个关键词连接,标注“好诗”。
“一首真正的好诗会是什么样?《养鸟须知》这首诗中,至少有这四方面。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多读诗,多读好诗,多多体会好诗的‘好,那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这番话讲完,不由想起梁文道先生有篇说“坏书”的文章,叫《莫记小过》,他写道:
“再傻的作者到底也是有媽生的;再坏的书也是人家花时间写的。而妈妈是种多伟大的人物,时间又是何等的宝贵呢?更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一本坏书就教不了我什么吗?可别自大,坏书起码能叫你见识到世界之大,天外有天。”(《读者》)
对于《老师,您好!》这样近于口号的诗歌,亦可作如是观,在思考教什么之前先确认不教什么——可能这个“不教”某种意义上也是“没法教”,如:
文中空洞的语句不教——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云云;
文中毫无创意的比喻不教——春蚕、甘露、新苗等;
文中虚假的情感不教——涌起感情的波涛、情不自禁之类,话说回来,情感也没法教;
文中似是而非的象征不教——这个也没法教,铺设大道、架起金桥,还记得有好友当年论及童诗,说“反正这诗里出现大桥啊起重机啊,就没法子了”,时隔多年,言犹在耳;
文中自居弱势的心态不教——心血、辛劳这样的词汇,着眼的还是教师在体力上的付出,如今,教育再不能成为“体力活”;
文中浮夸的思路(转折)不教—— “时代在飞速地前进”,孩子们到底要怎么看到?即便看到时代进步,又如何从这“进步”想到“教师”?
那教什么?不如另觅好诗以之对读从而学习好诗的“好”吧?
别说,还真是这样。回过头想,这一堂比较阅读有意思,也有意义。不仅以一首好的童诗替代了一首不那么好的诗,创造了一次独特的诗教体验,更在于透过阅读与对比让孩子们看到什么样的诗是一首“好诗”,尤为可喜的,在对比阅读中发现诗味,感受诗情,复活诗心,涵养诗性,这正是我和孩子一起读童诗所得到的最高奖赏。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提高的不就是孩子们与我共同的阅读理解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