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2018-04-26 02:18罗永毅
新一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罗永毅

摘 要: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在教育其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因素干扰其正常学习。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是课堂,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而进行自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的方法,阅读作为开阔学生知识面最有效的途径,可以在这个方法上进行不断尝试。在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中进行自主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接下来将论述进行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其余的不过是辅助因素,要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必须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认同感,能够感到学习的快乐。阅读的重要性是我们一直都有着深刻的认真的,阅读并不是一个程序式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应当有着学生的主观性参与的事情。

一、自主阅读发展的必要性及所需克服困难

(一)现在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小学生大多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传统的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享有绝对权威地位,上课的节奏以老师的节奏为主,学生在课堂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并不是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传统方式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递,教育目标是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分而不是真正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的数量爆炸式增加,人们在这个时代要想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不断改变自己来顺应时代的需要,需要不断将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在这个时代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并且学会自由思考,自由探究和自我行动。而为了能够如此的活着,每个人均应首先获得一整套的知识,然后学会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而在这种学生需要对自身突破的状况,最好的途径就是进行教育,教育可以帮助人超越自己的认知,而且超越的认知是历史性的,达到对自己能力的提升。自主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己的个性,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要,学校培养的不再是机器,而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人。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

(三)适应新形势下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阅读有着许多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替代的,而且阅读的功能是十分全面而丰富的。可以让学生培养出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更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自主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实践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及多元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能力的提升,完成自己人格的健全,完成理应有的顺应时代的人的改变。

二、如何促进自主阅读模式的推广

(一)教师在新教学方式下身份的转变

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以严厉为主的外在形象,教师要大方表扬小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与表情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目前,在小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有着绝对地位,教师上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并不会因为学生而进行过多的调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然而存在学生无法跟上教师进度的状况,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改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多发现学生的阅读学习优点,使得学生爱上学习,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师生关系是一种健康良性的状态,小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安心去自主阅读,去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看法,提升自己能力。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的束缚。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更应当是学生的朋友。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情感,教师不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想法,学生就找到不自主阅读的动力。学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达不到。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并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激发学生在新模式下的创造力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阅读学习,对于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给小学生必要的引导与支持。教师要在学术月度理解文本的时候促进学生积极去与文章互动,有目标地开展自主阅读行为,并引导他们对文章中的内容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产生这种理解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并且促使他们养成深层思考的习惯。教师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也有可能因为困难而无法坚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进度一致的,教师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指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在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文本的阅读时候,不要过分进行答案创收,而是鼓励让让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找答案。一些阅读速度较慢的小学生可能读到一半听到别人找到了答案,就无心再继续阅读。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全面观察小学生的阅读情绪与行为,让已经阅读完的小学生再次检查自己的答案,并发现新的问题,给阅读速度较慢的小学生创造更好的自主阅读环境,燃起其思维运动的热情。尊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服务于全体小学生。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组织游戏活动活跃课堂,在游戏中掺杂一些阅读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尝到自主阅读学习的甜头。根据以往经验表明,将自主阅读与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三)创造外部实施条件

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知识的获得并不都来源于课堂上的书本,我们更要鼓励小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在新课程的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其他的途径进行扩展性阅读,因为学生没有过多的经验,阅读的书目大多来源于教师的推荐,也因此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安排和指导。在指引学生对书籍的选择上,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挑选与自身年龄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并能循序渐进地扩展自身认识能力的书籍。为理解较慢的学生选择那些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展现内容的,特殊的阅读书籍和文章,使他们产生求知欲。在具体教学的环节中将孩子们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 增强学生与人商讨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情和习惯。合作学习为学生找到了一面从不同侧面反映思维及思维内容的镜子,使其自主阅读更具批判性,从而实现小学生能力的提升,实现自主阅读的教学目的。

在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完成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独一无二的主人,给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进步,自主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行新课改理念的主要形式。小學生的语文课堂与自主阅读模式的有机结合也会成为未来课堂的一个发展趋势,而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条可以实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丰玲.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3(8):218.

[2]田国玲.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32.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