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摘 要: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在新课标课改中,对于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也尤为突出,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等问题是存在与学生自身的教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一直是教师的重点难题,而探究式课堂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与之相匹配的便是日渐成熟的情景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完成对于探究式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方式。本文正是就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为高中数学课堂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情景教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新的尝试,也是适应时代变化与人才需求变化,而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的新的革新。所谓的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让学生自身形成“猜想——归纳——证明”这样一个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利用这一教学逻辑,完成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避免了由于统一式教育而导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等问题。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其正是植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基础上。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理论
探究式教学属于当前新的课程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当前新课程教学理论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高中数学教育与情景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的尝试,对于当前日益僵化的高中数学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改良与创新作用,是推动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在现代的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中,教学工作者往往认为新型的教学课堂不单单是以传授课程知识为主,同样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于课程的设置也往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理设置各种精心设计的教案,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尝试体验知识体系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基础流程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指让学生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利用近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这种探究式课堂教学往往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的教学模式,也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同,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具体课程设置流程如下:
(一)营造情景。对于探究式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于情景氛围的营造,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高度概括性,如果没有合理的矛盾情景,学生很难完成对于抽象性与概括性知识的准确理解,因此探究式學习的首要环节便是营造情景。
(二)创建平台。这里所说的平台,与传统意义上的平台不同,而是学生对于现有知识认知、学习水平认知以及学习目标认知之间的沟通途径,这样一个平台的目标便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巧妙地引申,完成学生认知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的这样一个过程。
(三)联系实际。无论是在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教学理论中,对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结合都是尤为重视,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往往会选择以现实场景作为学生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以致用,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这一环节,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把控需要注意两点,首先便是情境设置能够合情合理地引导出教学课程相关的问题,其次便是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合情合理地引导出教学问题,是开展相关教学的前提,而能够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则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并能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的重要关键。在案例中,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先是引出了对于正余弦定理问题的探究活动,接着对于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小组探究的要求[2]。
(二)创建自由平等的学习平台。对于学习平台的创建,一直是学生综合学习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而学习平台的构建需要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导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合理保留,并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成对于不同程度问题的深入探究。在本案例中,教师先是提出了相关的正余弦定理计算方式,而在之后学生的探究和沟通中,深入的探究了正余弦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引申探究。联系实际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引入了正余弦定理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对于正余弦数与生活实际的探究中,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指导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完成了对于“正余弦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帮助课堂知识的更好地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让学生自身形成“猜想——归纳——证明”这样一个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利用这一教学逻辑,进行更好地数学学习,是当前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而对于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也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这对于教学人员来讲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飞超.浅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6):31-32.
[2]林燕璇.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