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玲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治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多媒体;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3-0115-02
1 前言
高中政治要充分考虑利用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是单纯地只为了追求形式。现阶段,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或网页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PPT或Flash能够随意添加文本、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特点,向学生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且操作简单、内容生动形象。
2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要结合政治课的特征。部分教材内容能够反映当前的社会信息,同时也需要教师搜集更多的资料填充课程内容。以“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一内容为例,主要讲述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作用、一般特征等,还涉及我国市场经济当前的发展方向,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具有的职能、权利和义务等,其中还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主要成果等,这些内容需要利用多节课进行全面讲解。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学习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學教育技术系教授伯尼·道格等人首创的网络探究学习法。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设立一定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据相关资料记载,根据网络探究学习法,全球已有不少教师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课程网页,并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显著成就。网络探究学习法,以网页形式出现时,主要由情景模块、任务模块、资源模块、过程模块、评价模块以及总结模块组成,能够准确表达教师制定的任务,提供真实正确的学习资源,同时具有资源定位点功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在网页上搜寻所要查找的内容,有效节约时间,避免学生盲目乱找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网络探究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政治课与其他课程,有利于学生筛选和掌握重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 高中政治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和方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为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创新意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如微课辅助教学、情景教学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而不是教师单纯地利用信息技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策略。
在政治教学中广泛应用和学习信息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板书为主,教师在讲台上一字一句地书写重点、难点内容,既浪费课上时间,又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弊端,利用PPT等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只有将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中心,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对学生固定的学习模式起到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健全政治学科改革体系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实质上就是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为政治课程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调整平台。如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政治课程建立一个专属的网络化资源库,并对其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图形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计算机模拟实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有利于学生了解政治课本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转变认知方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愈发完善,逐渐具备信息加工、教学以及认知工具等功能。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和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获得有关政治的感知信息,善于思考和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政治认知体系的建立。由此证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转变了学生的认识方式。此外,教师广泛应用的信息系统中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方向性的变革,能够对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等进行处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真实的情境,增强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以及利用视觉、听觉及触觉三方面的反馈来增强对知识的吸收。这是其他媒体技术难以超越的优势。
以“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的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对货币没有足够的了解,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古代货币的相关资料,向学生简单介绍这些货币的背景、使用年代等,引导学生通过资源共享搜集有关信息,使用Power-
Point软件制成演示文稿,以PPT或Web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创作电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货币的奇妙之处,既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自信,又完成政治知识的内化任务。
转变交流方式 信息技术在媒体教学过程中的最大优势就是交互性。交互性能够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营造有针对性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在“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调查韩元、美元、人民币的流通情况的任务,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到相应网站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中的典型报告进行转换,将报告中新颖独特的观点以不同颜色标示出来,转给其他学生观看,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一篇文章的交流和评议,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活跃思维,增强对政治知识的交流欲望。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公告板,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开展个别化教学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别化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加工功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及时整合、加工及再次应用,同时能够准確地在大量复杂混乱的信息中快速地找出准确、有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实现对大量政治知识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实践,从而悟出具有客观价值的政治认知体系。
以“保护生态环境”教学为例,保护生态环境属于社会职能之一,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加工功能。在正式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环保英才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保商务网以及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等,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和了解相应的信息。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地分配小组,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安排研究时间,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搜集有关环保的理念、措施、设备的相关内容,利用网上资源或教学课件及时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进行整合。在研究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局域控制系统向教师进行提问,并及时得到教师的回复和解决,最终应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将有关内容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使不同学生的主体化和个别化差异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激活其他学科知识认知体系。
拓展学习空间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固定于政治教材中。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缺乏灵活性,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搜集资料、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等。实际上,计算机具备的教学功能,能够充分满足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2003年起,已经有多数学校利用计算机的这些功能开展政治课堂教学。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师和学生查找和搜集政治思想课素材提供了便利条件,充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具有直接获取最新的材料、编辑便捷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生活中涉及不多的事物,更生动、更具体、更直观地显现出来,在短时间内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政治素材,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帮助,使教材不再固定、陈旧、单一。
其中,思想政治课资料的最新素材主要来源于人民日报网、中央电视台国际网站。以“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教学为例,“一国两制”是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主权回归的基本构想、历史沿革、实践意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邓小平出席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邓小平《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等资料,均可以从上述网站中下载和进行编辑。
此外,中国教育资源网、中国教师教育网等均是教师和学生查找和搜集政治思想课素材的重要来源。事实证明,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进行整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和教师使用的计算机的兴趣,对政治课内容进行充分拓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5 总结
教学实践表明,高中政治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鄂文强,敖祖辉,杜辉,等.试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规制引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4):75-76.
[2]李秀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与载体[J].文学教育,2016(9):132-133.
[3]柏瑞平.基于网络素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2):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