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莹 徐海鹏 高 伟 谭元奇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3.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0043)
不安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性疾病,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0%,女性多发于男性,我国的患病率为1.5%~5%[1-2]。RLS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自发、难以忍受的痛苦异样感,常在睡眠或静息状态下出现[3],伴有强烈活动双腿的欲望,大多数患者伴有睡眠周期性肢体活动,常在睡梦中将患者惊醒。目前RLS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以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4]。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透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RL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病房确诊为RLS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29±4.22)岁;平均病程(8.47±3.77)个月。对照1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35±5.12)岁;平均病程(7.76±3.25)个月。对照2组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58±5.16)岁;平均病程(7.48±3.37)个月。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提出的RLS诊断标准共识拟定:(1)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且常伴有腿部的不适感;(2)多于休息或静止状态如坐位、卧位时出现症状;(3)持续运动腿部,如走动、屈曲双腿、捶打等可使症状得到部分或完全缓解;(4)症状在晚上或夜间加重,或仅发生在晚上或夜间[5]。
1.3 分级标准 参照RLS严重程度评定量表(IRLS)分为4级,轻度:1~10分;中度:11~20分;重度:21~30;极重度:31~40分[5]。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IRLS评分1~30分;(3)至少2周以上未给予相关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排除标准 (1)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2)对多巴丝肼片不耐受者;(3)合并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病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1 治疗组 采用穴位透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0.35mm×75mm毫针(安迪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穴位,由三阴交向悬钟穴方向透刺,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透刺,照海穴向申脉穴方向透刺,血海穴向梁丘穴方向透刺,进针深度为40~45mm,进针后快速捻转,约200r/min,持续2min,以患者局部酸胀感为度,留针1h。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d。睡前予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H3217,规格:250mg/片)口服,轻度者62.5mg/次,中度者125mg/次,重度者250mg/次,每日1次。
2.2 对照1组 采用普通穴位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取穴:阿是穴、委中、承山、阳陵泉、血海、绝骨。操作:进针深度根据患者胖瘦程度控制在10~25mm,进针后快速捻转,约200r/min,持续2min,留针1h。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d。多巴丝肼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2.3 对照2组 单纯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3组均治疗6周后评估疗效。
3.1 观察指标
3.1.1 IRLS评分 该量表是测试RLS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以IRL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2组患者RL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3.1.2 不安腿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定量表(RLSQOL)评分 采用该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用于记录患者近4周的生活质量,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6]。
3.1.3 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 采用该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睡眠评分。该量表分别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3组患者治疗前后IRLS评分比较 见表1。
3.3.2 3组患者治疗前后RLSQOL评分比较 见表2。
表1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IRLS评分比较(±s) 分
表1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IRLS评分比较(±s) 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同时期对照1组比较,△P<0.05;与同时期对照2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6周后治疗组 20 20.88±3.14 17.64±3.05*△# 14.29±2.56**△## 11.76±2.26**△##对照1组 20 21.05±2.65 18.43±2.53**# 17.23±1.67**# 15.27±1.52**#对照2组 20 22.35±3.38 19.53±2.96** 18.29±1.89** 17.64±1.36**
表2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RLSQOL评分比较(±s) 分
表2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RLSQOL评分比较(±s) 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同时期对照1组比较,△P<0.05;与同时期对照2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6周后治疗组 20 43.70±4.52 51.26±6.59*△#56.36±4.61**△##61.58±5.88**△##对照 1 组 20 44.82±4.76 45.67±4.91**# 51.34±4.78**# 58.18±4.68**#对照2组 20 43.53±4.21 45.63±5.48** 48.78±3.32** 53.64±4.42**
3.3.3 3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3。
3.4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痹症”范畴,属于气血、经络的病变,认为本病是肝肾虚损,瘀血痹阻,寒湿之邪阻滞筋脉所致。肝藏血,主筋,瘀血、寒湿之邪闭阻,则筋脉失于濡养,故下肢出现难以忍受的感觉异常,严重者影响睡眠质量,当以调补气血,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透刺法属于针刺手法之一,可以选取本经与本经、本经与表里经等不同的腧穴组合来调节本经经脉与表里经经脉之间及相邻经脉的气血运行[8]。相对穴是以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理论为指导,具有阴阳表里相对的特点,三阴交与悬钟相配,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能健脾益肾,补益阴血,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具有滋阴益髓,行气通络的作用,两穴相配,可使表里气血相互协调;阳陵泉透阴陵泉可疏通气血,濡养筋脉,改善患者双腿感觉异常的症状;照海透申脉可疏通阴跷脉和阳跷脉的气血,使阴阳平衡,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梁丘属于足阳明胃经,二者相配,补益气血,疏通经气,通则不痛。临床上应用相对穴可阴阳同治,气血同调,透刺时一针透两穴,同时刺激阴阳表里两经,沟通两经经气,增强针刺强度,使机体处于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之中,以此为基础配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能显著改善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3种疗法均能显著降低患者IRLS评分、PSQI评分,提高RLSQOL评分,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表明透刺相对穴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为临床上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今后应在针刺手法和选穴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规范针灸在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手段,逐渐建立既能够反映中医特色又能和西医学理论相结合的治疗体系。
表3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 分
表3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 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1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眠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日常障碍 总分治疗组治疗前 20 2.24±0.56 2.12±0.60 2.18±0.73 2.24±0.66 2.12±0.78 2.57±1.03 13.46±4.36治疗 6周后 20 1.47±0.51**△# 1.65±0.49**△# 1.41±0.51**△# 1.59±0.51**△# 1.71±0.59**△# 0.64±0.31**△# 8.47±2.92**△#对照1组治疗前 20 2.29±0.68 2.53±0.64 2.11±0.60 2.24±0.56 2.29±0.77 2.62±0.72 14.04±3.97治疗 6周后 20 1.65±0.61*# 2.06±0.66*# 1.71±0.47*# 1.47±0.51*# 1.65±0.61*# 1.05±0.56*# 10.15±3.34*#对照2组治疗前 20 2.37±0.49 2.43±0.72 2.16±0.76 2.25±0.62 2.32±0.76 2.65±0.83 14.18±4.18治疗 6周后 20 1.67±0.74* 1.97±0.68* 1.74±0.45* 1.41±0.48* 1.72±0.56* 2.78±0.56* 11.29±3.47*
表4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1] ALLEN R P,BHARMAL M,CALLOWAY M. Prevalence and disease burden of primary restless legs syndrome:Results of a general population survey in the United States[J].Movement Disorders,2010,26(1):114.
[2] 邵明.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24):13.
[3] ALLEN R P,PICCHIETTI D,HENING W A,et al.Restless legs syndrome :diagnostic criteria,special considerations,and epidemiology.A report from the restless legs syndrome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y workshop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J]. Sleep Medicine,2003,4(2):101.
[4] 耿同超,史洁.不安腿综合征的药物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6):42.
[5] WALTERS A S.Vali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rating scal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J].Sleep Medicine,2003,4(2):122.
[6] 郑美华.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5):585.
[7]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26.
[8] 孟立强,王卫强,程艳婷.透刺法理论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3,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