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昆
(玉溪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云南 玉溪 653100)
为透析的患者创建一个更安全,更稳定,更舒适的就医环境,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我们需要对院内感染的改善的问题做出深入的探讨和思考,研究感染科室的管理办法,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了风险护理的重要性和影响作用,我院进行了感染科室护理人员的分组培训实验,详情如下。
选取我院感染科室护理人员14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均女14名,年龄27~53岁,学历水平:大专5名,大学本科9名,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情况和从业经验将其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培训组实行风险护理的培训,要求对负责的患者62名进行感染控制性的风险护理措施。与此同时,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对负责的透析患者62名进行常规的医疗和护理管理。
我院要求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对透析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培训组的全部护理人员在接受风险护理的相关管理培训之后,对患者进行更新的护理措施。在经过6个月的护理对比之后,要求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态度作出综合性评价。最后我们对评分进行比对、分析、讨论,对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以此来推断风险护理在感染科室中的运用效果。护理培训的具体措施如下:
1.2.1 严格管理易感过程
我们的医疗行为和护理行为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质量,也与自身的安全息息相关。在医院这样特定的工作环境当中,我们感染科的护理人员很有可能因为过度不规范的注射过程和器械清洗过程感染危险的病毒和细菌。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中曾多次出现护理人员,因为在护理时接触了患者的体液和血液受到感染的事件。但是大多数的感染性不良事件都是由于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措施不到位所造成的。为了加强我们感染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我们对这些易感环节都加强了控制,并且制定了严密的规定。例如在安瓶使用过程当中,部分护士由于操作不当或是自我保护不到位经常发生手指受伤和院内感染。我们科室研究人员针对这一现象,要求护理人员在手部受伤时及时消毒处理。
我们不仅从技术培训入手进一步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规范性操作。也从强化硬件设施入手,为我们的医疗人员创造出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
1.2.2 制定严格的抗感染制度
针对抗感染制订标准的护理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有详细的解释,便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规范完成。感染科患者的器械和铺床用品等物品,首次使用时由责任护士建立患者导管信息档案,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物品使用置换时间;器械运用部位,导管型号、置管医生等。该档案存放在患者感染病历内,以后每次使用物品和器械都要记录其使用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敷料更换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换药时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或为患者戴口罩,避免与患者沟通交流,更换敷料时动作要轻柔。
1.2.3 与患者的沟通
由于感染科室的患者常年患病,大多都患有情绪抑郁、烦躁不安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求培训组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加强对患者保护创口的教育力度,示教保护自己的方法,尽量降低患者痛苦。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强调伤口保护和感染预防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能够提升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1.2.4 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工作
为了推进感染科室的感染防控措施,我们应该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监察工作。在科室内部建立起第三方的监督机构。人员的操作手法、操作规范和感染病例的制定方法进行盘查。严格的监督检查工作可以促进多方面的正性作用,并且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思考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制作院内院感预防数据库,统计在院传染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感染情况。做好临时预警和预防工作,对于容易爆发感染性疾病的季节进行管理控制的加强工作。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对照组与培训组患者评价测评的相关数据的比较,所有数据记载均精确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的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较高,感染几率较小,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从数据的比值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护理的管理模式,在感染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当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感染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感染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感染科室敷料的置换、理疗治疗操作大部分由护士完成,专科技术性强且复杂,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对设备依赖性高,医疗隐患多。任何不安全因素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使患者群体的安全感丧失。本研究通过采取对感染科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护理过程中出血、导管感染等)进行重点控制,加强感染过程管理,规范感染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管理不良事件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和感染事件明显降低,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疗理念方法,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对于使用器械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促进我们医院进一步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修正风险管理的诸多弊端,以推广该护理办法,以推进医疗技术向前发展。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器械感染率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1] 苟福惠.浅谈感染科室的安全管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227-228.
[2] 唐群芳.加强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黑龙江医学,2015,26(5):574-576.
[3] 于莲风,孙立荣.感染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59.
[4] 淑芳在县医院骨外科患者中实行高性价比医疗方案的重要性[J].医疗日报(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