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净净,卫盼盼,关海玲
(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学术界关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促进后者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是关键因素,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或Tobit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验证环境规制及要素禀赋等条件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环境规制强度、地方差异及其他因素。刘巧玲(2012)将污染产业细分为两大类型,从污染强度及规模两个视角研究污染产业在国内的转移路径,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污染积聚的现象。彭文斌(2014)利用全局及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实证了污染产业在空间上的正自相关性。
早期学者对于环境规制与就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前者对后者的净效应,但结论各不相同。Jaffe(1995)、Goodstein(1996)认为,人们过度夸大了由于环境规制所产生的企业成本增加导致破产和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忽略了环境规制有利的一面,即随之产生的新增就业机会。近几年来,学者对劳动力、产业特征等进行区分,得出不同前提条件下,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效果。朱轶和熊思敏(2009)、李梦洁(2016)利用交互效应模型,实证得出分行业实施差异性环境政策并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对于实现环境治理与就业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文献发现,大多数学者是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独立探讨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虽然它们可以反映全国各省的差异,但是缺乏城市之间的差异研究。本文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这三项主要影响因素包络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空间演变的影响效应,进而探讨不同类型的影响结果对劳动人员就业的影响。
本文运用stata12.0计量软件对山西省11个市的环境规制强度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进一步验证模型选择的正确性。本文根据山西省地图将11个市采用车临接的方式创建一个11×11的0~1矩阵,若两个市在地理上相邻,用1表示;否则就用0表示。由此,计算得出相应的Moran's I(见表 1)。
表1 环境规制强度的Moran'sI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2006—2016年山西各市环境规制强度的Moran's I均是大于零的,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地理空间上山西省各市的环境规制强度,显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或空间依赖性。
多种因素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山西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进而研究产业结构的转移与升级对劳动人员就业的影响。在具体的回归方法选择上,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建立空间自回归SAR模型、空间误差SEM模型以及空间杜宾SDM模型进行分析,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模型中的i和t分别表示所属的市和年份,Wij为空间权重矩阵W的个体元素;ρ为空间滞后系数;β0为截距项;μit为随机干扰项;被解释变量y为产业结构升级(UIS)和产业结构转移(IST);解释变量包括环境规制EN经济增长(EG)、投资规模(IS)、外商直接投资(FDI)、就业规模(ES)。此外,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以减小方差和多重共线性,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
1.产业结构调整。借鉴既有的研究,本文用产业结构升级(UIS)和产业结构转移(IST)来表征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反映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演进的重要方向,具体表现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由农业主导的第一产业,向高耗、高污染为主的第二产业,进而向低耗、高增值型的第三产业的升级,因此本文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所有就业人数之比来表示产业结构升级,如式(1)所示,UIS数值越大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
产业结构转移是根据各地区能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各产业有目的性、合理地进行空间转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本文在对所获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的基础上,将第三产业区位熵作为被解释变量,刻画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见式(2),区位熵值越大,说明第三产业在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越高。
在此公式中,LQ3j就是j地区第三产业的区位熵,q3j、qj分别表示j地区第三产业和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同理q3表示山西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q表示山西省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
2.环境规制。本文考虑到指标的综合性及代表性,利用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倒数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将其界定为地级市政府对污染物排放的管控程度及效果。具体构建方式如下:首先,计算出山西省各市在第t年的第X种污染物的相对排放水平 Emjt,如式(3)所示,其中 Pmjt表示 j城市在 t年第M种污染排放物的绝对量与真实GDP的比值,M=1、2、3分别代表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其次,计算Emjt的算数平均数得到j城市第t年的污染物相对排放水平。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倒数化处理得到环境规制综合指数ENjt,如式(4)所示。
3.就业规模。伴随着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业人数显示了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劳动力资源的多少,因此本文用总从业人数来表示就业规模(ES)。
4.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本文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水平、投资规模及外商直接投资这些变量。经济增长水平(EG)用人均实际GDP来衡量,反映了该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FDI)用该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来衡量,表现了FDI通过直接嵌入的方式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投资规模(IS)用各市固定资产投资来测算。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对山西省环境规制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表2报告了空间自回归SAR模型、空间误差SEM模型以及空间杜宾SDM模型的估计结果。
由表2可知,从拟合优度来看,空间SAR模型和空间SDM模型均有较高的拟合性,而空间SEM模型拟合效果较差;从t检验的通过结果来看,空间SAR模型各变量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空间SDM模型中有大部分变量都未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故综上所述,空间SAR模型为最优模型,接下来本文主要基于空间S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说明。
表2 关于IST的实证回归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移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约束力的提高,会导致企业绿色成本的增加,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就会将产业链中的高污染部分向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地区转移;适当的环境管制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高技术、高增值型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支持。第二,本文所调查的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这两个经济指标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增长越快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也越高,按照恩格尔定律,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社会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整个地区资产的利用,调整了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区域分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移。第三,FDI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属于资源型省份,大多数外商投资将大量的资金投向资源消耗量大、污染较严重的第二产业。近几年来,山西省的第二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占比高达84.68%,对于第二产业的过度重视,严重抑制了山西省各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第四,就业规模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会带动企业技术、产品的创新,从而引发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普通工人的结构性失业;而产业结构转移,一方面会额外增加企业的绿色生产成本,导致企业缩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另一方面,企业会倾向于迁入环境规制约束力较弱的地区,从而降低迁出地的就业规模及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数量。
实证研究发现,SAR模型无论是从拟合优度大小还是从t检验的通过率来看,都能更好地表明环境规制对于产业调整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即地方政府对污染物的管控程度影响山西省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迈进,使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在地理空间上,多数污染企业自政府管控程度强的地区转移至管控程度相对较弱的地区。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会增大高技术人才缺口,普通技能员工供过于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的就业现象,这时劳动者就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技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就业形势。
本文在考虑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综合效应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现有研究相结合,具体建议如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进而导致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对于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现象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对于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企业所需员工技能与劳动者技能不匹配时,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及方针,培养更多企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应主动提供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劳动技能培训活动,使劳动者适应新的就业市场变化,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对于产业结构转移造成的摩擦性失业,究其根源,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政府首先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减少并杜绝就业市场的地区歧视及性别歧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要想蓝天长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实现伟大中国梦,产业结构升级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首先,企业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及时洞察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现实产品。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尤其是以山西省为代表的资源型省份,不能过度开采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使资源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负担,应通过该中介平台有效集聚和使用资源,有组织、有纪律地扶持高新技术微型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综合能力。一方面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系统学习创业基础知识,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自主创业,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劳动者以再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降低自身的可替代性,为未来的岗位获得增强可得性;最后,劳动者可以追随企业进行地区转移,表达对企业的忠诚度,为日后的升职加薪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就业过程中,心理健康、素质高、能力强,能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员工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也是待业劳动者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