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冰
(东华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网络终端趋向贴身化、小型化,人们的沟通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大众媒介是高校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新时代,如何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明了路径,那就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微时代”,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微博、微信、微电台等的兴起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和碎片化等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微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因此,创新高校教师网络育人工作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NNIC发布的《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7月,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网民中,学生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5.1%。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7.1%,其中网络直播服务在2016年上半年逐渐受到社会关注,而真人秀直播和游戏直播分别占到了19.2%和16.5%[1]。
学生是“微网络”用户的主要力量之一。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微文化”无疑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了新变化,呈现“三个并存”。
受“微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学生之间从传统的传受关系发生了角色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中很难找到没有微信朋友圈、QQ签名栏或者微博等自媒体的个体。他们通过这些微媒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自己的生活、宣泄自己的情绪。自由、宽松的媒体平台,使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但是,面对大量纷繁的信息,大学生很难甄别和选择,从而出现了盲目从众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朋友圈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复制和传播不加甄别的信息,极易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在微媒介中出现人云亦云、拷贝网络信息等行为,缺乏求真去伪的精神。
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爱国热情,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奉献精神,拥护公平、公正的法治中国。然而,时代变化最踊跃的参与者也是他们。微博、微信上信息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大学生随时都接收着众多积极与消极、高雅与低俗、集体与个人、东方和西方的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化价值观等。
“微文化”具有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等特征。它崇尚自由、青春活泼、去精英化。这些特点与“微语言”的生动轻快,激发了大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主动关心时政、参与舆论评价、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碎片化、瞬时化和娱乐性,大学生对此的认知不够深入和理性,于是形成了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文化氛围,学生逐渐变得肤浅、缺乏理性和深度[2]。这种文化氛围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导致大学生社交出现圈子化,一些学生沉溺于私人世界的“小格局”,逐渐丢失了大理想、大格局。
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教师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教师通过面对面与学生深度访谈、开展主题班会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逐渐模糊了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去“中心化”,出现了“无限中心化”的倾向[3]。学生可以平等地接收来自各种层次与内容的信息,微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常常代替了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时“一键转发”功能可以把小事件放大化,迅速影响到学生。再者,微网络的语言生动形象,常常出现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词汇,极具煽动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是极易被煽动和利用的群体,而高校教师在微网络平台中缺乏有效的把控手段,是“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软肋。
目前,网红的网络直播、微商购物、手机微游戏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媒介的传播内容具有娱乐性、刺激性、夸大性,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大学生。例如,一位身材弱小的女性,因为有足够大的食量,在网络直播频道走红;某知名游戏平台的主播身价上亿的报道在微博反复转载,某大学生为了追随这名主播的“成功”之路,不惜荒废学业沉溺于网络……这些现象令人堪忧。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引路人,理应通过微媒介进行正面发声。我们发现载体并不缺乏,只是缺乏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的吸引力。高校教师网络微课形式很好,但是内容单调、制作粗糙,效果不理想。线上主题活动和当红娱乐视频相比缺少吸引力,因此权威性和主导性被削弱。贴近学生需求,符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特点,有效利用已有载体正面发声,对教师的媒介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限制少、自由宽松的微媒介特点决定了多样化的舆论风格。当评论以匿名方式出现时,无理谩骂的用户通常占据上风,由于人们的聚众心理,使舆论形成非理性趋势。大学生的非理性思维长时间被非理智的网络舆论滋养,久而久之,价值观被误导。另外,学生难免对高校教师的权威身份有种本能的排斥,产生逆反情绪。相反,朋辈影响效果更好。所以,培养意见领袖,整合教师与学生间的网络力量,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要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政策理论,要用思政工作的“微语言”来替代传统的宏大叙事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和鼓励学生利用微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遵循“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身份。(2)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创建快乐、融洽的对话环境,把宏观的道理转化成微观的故事,与学生真诚交流,调动大学生的内在情感,推动良性交流,激发学生正能量。(3)借力网红词汇,分析被广为流传背后的原因,吸收健康有益的词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方式。形成高校教师生动幽默、符合个人气质的“微表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占领阵地、拓展阵地、用好阵地,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打造以学校官方微平台、各类学生组织微平台、高校教师参与的微信群、高校教师个人微平台的四级微网络平台。(1)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主要推送重要新闻、政策等,以增加学生的爱校荣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各类学生组织微平台,重点推送贴近学生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信息,营造积极温暖的微网络氛围。(3)高校教师参与的微信群,除了发布重要通知,高校教师也要亮观点,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营造平等的沟通环境。(4)高校教师个人微平台,将教师自己的经验、思维和观念呈现其中,将枯燥的理论说教变为丰富的信息交流,从传统的教育内容分享转变为思想分享和情感分享,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4]四级微网络平台齐用力,让正能量的信息填满微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获得精神滋养的微媒介,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阵地。
“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仅凭高校信息化办公室的力量是很难占领微阵地、打造微活动、维护微网络安全的。高校要下功夫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传媒技术、敏锐度高、信念坚定、师生共同参与的微网络骨干队伍,形成强有力的微网络力量。这支队伍是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桥梁,教师在队伍中起带团队、引方向的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共同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网络安全。教师和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亮观点、引方向。
贴近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特点,制作网络微课是一条有效途径。网络微课符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又能有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更自主地进行学习。高校教师,包括辅导员,都可以参与微课的录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能。选取有关青年责任、职业规划、理想信念、心理发展等作为网络微课程的主要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形象,更有针对性,更具感染力。微课程库可以通过微媒介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跨学校、跨区域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如上海市心理微课程大赛,高校教师把心理学的知识和现象做成微课,集中发布在网班,使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途径。随着“微文化”的发展,微电影、微视频凭借艺术化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感人情节,受到大学生的追捧[5]。高校教师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这些微文化载体中,形成学生喜爱的品牌微活动。通过组织主题微电影大赛、微广告比赛、微小说创作等品牌活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并践行。参赛作品通过线上评比,让众多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生动的微作品,大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思想得到引导,行为得以规范。
“微”机制是指通过“微文化”语言、全网络微平台、微网络骨干队伍、网络微课程和品牌微活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其中,微语言、微平台、微队伍既是“微”机制的主体,又是微课程和微活动的基础。同样,微课程、微活动也是微语言、微平台、微队伍的集中体现。这些因素在高校教师网络育人的工作机制中相互作用,有机融合,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