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原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音乐专业大学生为例

2018-04-12 11:24
关键词:思政政治音乐

兰 竹

(西南大学 音乐学院,重庆 400715)

音乐专业大学生有不同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把他们培养成德艺双馨、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结合他们的思想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 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音乐专业大学生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但缺乏学习综合文化知识的兴趣。同时,部分专业教师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此外,高考招生时对报考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到文化课学习不重要。因此,很多音乐专业大学生不重视,也不愿意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二) 强调个性,团队意识不强

音乐专业大学生在穿着打扮、业余爱好等方面个性鲜明,他们善于追求符合潮流、时髦的事物,喜欢与众不同,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不喜欢循规蹈矩[1]。部分学生追求时尚,以自我价值实现、个人利益优先为目标,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观念不强,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缺乏兴趣,缺少团队凝聚力。

(三) 头脑灵活,政治意识不强

音乐专业大学生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但部分学生政治意识不强。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闻不问,对复杂政治现象与社会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对重大的社会事件缺乏较为理智的判断能力,自控能力较弱。

(四) 奔放张扬,抗挫折能力不强

音乐专业大学生大多激情奔放,情感外露、丰富,处事敏感。他们注重衣着外表,言谈举止较随意,表情外露,个性张扬。为人处世较为感性,容易感情用事。[2]部分学生很难跳出专业圈子,眼高手低,注重眼前,不关注长远,自我认知不够,做事主观,盲目性较大。同时,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挫折面前不善于及时调整自己。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

人本原理,即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励、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人本原理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人具有双重管理的属性,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组织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制定、实现均取决于人的作用。第二,管理活动必须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来展开。组织管理目标既然要通过人来完成,就必须充分挖掘人的潜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基于人本原理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到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坚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将集体与个人价值进行融合,实行双主体互动,让学生在双向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3]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新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激发自己的潜能”为基本目标。[4]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要结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有的放矢,不断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尊重音乐专业大学生个性、充分肯定他们自信、开放、思维灵活等优秀品质的同时,必须正视部分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协作能力差、思想政治素养不高、职业规划能力弱等问题,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枯燥单调,理论内容过多,案例较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导致师生之间互动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丰富教学内容。授课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要将国内外时政热点和典型社会案例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的内容,将话题讨论、主题演讲、社会实践等融进课堂,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二)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

“课程思政”是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高校音乐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要形成协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音乐类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挑起“思政担”,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与技能,将理论联系实践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社会正能量,在传播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在告诉学生走向社会做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找到怎么做的“金钥匙”——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2.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音乐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音乐专业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前提是音乐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因此,高校需要下力气提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如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开展社会调研或挂职锻炼等增加知识储备,以提高专业技能和政治道德素养。只有教师有底气,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效果,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三)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升华思想的重要途径。

1.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专业大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如结合音乐专业的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实,专业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再者,大学生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培养了爱国亲民的情感。

2.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在大学生中开展歌唱比赛、乐队技能比赛、校园偶像组合大赛、音乐会、音乐社团竞赛等实践活动,既能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又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催生大学生拼搏努力的热情,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6]

四、结语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学生切身利益为基本落脚点,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结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音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