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2018-04-11 09:44周满兴
赢未来 2018年28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周满兴

摘要:课程游戏化是教师根据每位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有计划的投放一些材料,创设一些活动背景,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凭藉着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的选择活动的伙伴和一起学习的内容,通过主动的交往和探索游戏活动,这能够更好地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者,同时也是他们的游戏伙伴,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去一个观察者,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注重孩子们的自主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指导。本文就如何倡导游戏精神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相关策略做出探讨。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是教师们了解幼儿性格和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对于不同时期内容的活动,教师对于他们的一些行为指导应当有所不同。首先应当要先观察幼儿的一些行为,及时地捕捉他们创造力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板。其次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候介入指导,推动整体游戏水平的发展,激发他们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累计他们的游戏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应当以孩子为主,体现孩子的最大价值。

一、游戏教材应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

为了使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真正的适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应当注重活动的材料与活动的主题具有一致性。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每个孩子的需要,围绕着主题活动,对幼儿期游戏进行一些不同的创设,以及游戏材料的合理投放。并且能够根据游戏的不同阶段进程进行一些合理的调整和补充,让孩子在科学合理的活动中,大胆地探索和操作,从而有助于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动物世界》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有趣的动物图片和玩具展示台,让幼儿更好的观察一些小动物的习性,给孩子们一些浓烈的动物世界的氛围来感染幼儿,这也使得整个活动的开展都有声有色,因为材料本身就包含着很多的教育因素,这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投放

教师所投放的游戏材料,只有充分符合自己班级年龄学生的特性,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喜悦,推动各方面的发展。因为不同年龄孩子的特性不同,例如大班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所以他们使用的一些教材应当具有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材料的提供需要一定的挑战性,但是不能够超出他们承受的范围。

(二)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

根据不同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来提供材料,在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运用不一样的策略,游戏教材提供,也应契合这一阶段幼儿的需求,这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及时地感受到事物的变化,从而促进他们认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根据孩子能力的差异

在进行材料的投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孩子各层次接受能力都不同,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教师通过认真观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意图对于他们的一些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这能够使得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方面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在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也能够找出更加适合幼儿兴趣和需求的一些教学方法[1]。

二、选择对象进行观察,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观察和指导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师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使得幼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真正的成为幼儿可以自主探索的活动。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游戏准备阶段的基础,也是介入幼儿游戏的一个前提。在幼儿游戏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选择的观察对象有幼儿和材料这两种。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从材料出发

观察游戏材料对幼儿兴趣和好奇心的激发作为材料。教师,最应当关注的就是幼儿的兴趣的一个引发点,我们应当通过观察寻找到幼儿和材料这两者之间兴趣的碰撞点,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最适宜的材料应当是能够让幼儿自己参与,其中进行探索和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从幼儿出发

教师的观察应当将个别幼儿以及全班相结合来进行观察,同时也可以在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游戏材料进行定点观察,通过观察幼儿的一些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情绪。有了这些观察方向才能够使得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得到一些及时的信息,并且从中分析原因作出调整。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幼儿们在一个互动高效的游戏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教师观察是否具有有效性,将直接的影响到教师的分析,以及思考是否具有准确性,通过观察资料和内容对幼儿的一些行为性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最终得出结论结论,并且对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一些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通过横向纵向的观察、分析、比较,例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通过和幼儿的互动,会出现叫什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例如材料与区域游戏的主题不符合以及材料缺水的情况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些幼儿的表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状况,积极的寻找对策,并且针对这种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顺利开展[2]。

三、幼儿区域游戏的相关指导

教师指导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决定着幼儿游戏整体开展的质量。

(一)充分观察,实施指导

教师应当在充分的观察幼儿游戏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展,通过足够的观察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游戏或者准备的材料、活动的主题以及幼儿经验的丰富程度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一些技巧,教师可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来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游戏类型,避免一些成人的看法来干涉幼儿进行游戏现象的发生。

(二)把握合适的机会来介入指导

教师在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需求,再及时地进入他们的游戏就是最好的时期,比如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因为一个小朋友不小心破坏了集体的成果,孩子们都来埋怨小朋友时,教师应当要及时地介入指导,通过一些方法来巧妙地化解纠纷,因为教师的介入指导还应当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及以什么样的游戏角色来介入指导是最自然的。这种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指导的效果,而且也不影响孩子们集体去游戏。教师,有时候扮演孩子们游戏伙伴的角色,有时候又是一种特定的角色,有时候还能是旁观者,在必要时还可以在孩子之间充当一种调节的作用。[3]

结束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园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幼儿的素质教育的十分有效的活动,它能够使得幼儿教育的过程建立在幼儿通过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幼儿教育革命性的改变,从而可以全面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实现正确的指导策略,其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幼儿教育观念的改变,因为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教室,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教育,才能使观念转变为行动,引导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操作、解决问题,真正的突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创设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增长知识,从而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性,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东方.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孟娇.关于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75.

[3]宋梅.幼兒园课程游戏化:游戏精神的回归[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35-38.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精神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游戏精神下英语词汇学教学策略探究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