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和单篇阅读教学来说,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语文教学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群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目的性和层次性的阅读文本选择,优化课堂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其内涵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应当革新阅读教学离你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群文阅读对单片阅读来说,其教学效率更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容,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学习语文知识内容。在学生实践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保证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
一、结合主题选择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在文本选择时需要根据相应主题,明确选文组合,根据实现确定的主题,围绕主题选择相同或者相似的文本,进行文本组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初中教材内容中,有不少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少相同主题的文本,根据同一主题进行组合教学,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猫》的教师中,教师根据文本题目设置相应的主题,选择相应的群文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属于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的结构比较严谨,条理清晰,通过风趣的语言,表现猫的性情,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文章中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创设美好的境界,同时作者借助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具有鲜明形象的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群文阅读主题,让学生阅读《鸟》、《狼》等文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鸟》是一篇散文小品,寄托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自己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狼》是一篇文言文,通过文章的描写,描写出狡猾、凶残的狼的形象,并且从中体会故事的内涵,对待狼一样的人,应当敢于斗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同一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通过多篇作品的学习和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不同文章的风格,根据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和内涵,保证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
二、结合作者选择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本内容比较多,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文学风格,在教材中,有不少的文本作者是同一个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據文本的作者选择文本组合,对作者相关的文章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保证群文阅读有效的开展。例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王维有“诗佛”之称,在边塞诗和山水诗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在作者作品风格的讲解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会“诗中有禅”的意境。教师向学生补充相应的诗篇,如《林园即事寄舍弟紞》、《送梓州李使君》、《山居秋暝》。在这些诗篇中,通过画面结构进行构建,其层次更加丰富,远近相宣,动静结合,声色俱佳。如《林园即事寄舍弟》中“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送梓州李使君》中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诗句中具有一种层动感和音乐美。在《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句中由远有近,冷暖结合,将绘画美、音乐美和诗歌美充分的融合。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作品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中指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师来说,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以文本作为基础,根据文本内容特点,整合课堂教学目表,完成课内外阅读的迁移,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谈生命》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文章阅读让学生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深刻理解,在文章中道尽她历经沧桑、尝尽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解释申请的本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豁达乐观精神。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文章,如《再塑生命》、《我与地坛》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将目标分成几个小的目标。学生对文本共同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文章中主人公的经历,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主人公的酸甜苦辣。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本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个性角度理解文本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群文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四、结合体裁选择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体裁对文本进行选择和组合,将相同体裁作品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掌握此种体裁的写作方式和要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的体裁大多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以及诗歌等类型。教师在文本选择组合的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择不同难度的同体裁文本,对其进行组合,开展群文阅读。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的课堂教学中,此篇文言文的体裁是“记”,是散文体裁的一种,主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教师根据文本的体裁,补充相关的文本,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游褒禅山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通过这些文本内容的选择和重组,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对“记”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岳阳楼记》中通过叙事、写景、抒情以及议论相互结合,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会作者的宽广胸怀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为引惯出全文,将内心郁闷寄情于山水,表达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记述和议论的结合,独具自身特色,以游记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小石潭记》是文质精美和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采取移步换景、特写等写作方式,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小石潭景物的优美和静穆,表达作者贬官之后的孤凄之情。
五、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虽然不少学校开展群文阅读,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群文阅读教学效果较低。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群文阅读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10).
[2]黄兰.初中语文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 2016(2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