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于情怀处育人

2018-04-10 02:58陈国兵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教学创新

陈国兵

摘要:服务未来是历史课程的教育使命,塑造灵魂是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寄托情怀是历史学习的审美特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培育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时代诉求。基于情怀立意教学,带着情怀打开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历史教育;培育情怀;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A-0031-06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必须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历史课堂必须突出学科的育人本质,从关注学科转向關注人的发展,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人内心的完善。

一、历史教育:培育有情怀的人

著名历史学家兰克说过,“历史一直被书写,但他们的目的不大相同:从纯粹的娱乐到伦理和政治教益不一而足。”[1]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明确而重要的国家使命,“立德树人”是其清晰的价值指向。

1.服务未来:历史课程的教育使命

在历史学科的视野中,“人”有一个鲜明的属性——文明的接力者。因此,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人类文明续延火种。人们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觉解未来。怀特海曾说:“一门过去知识的唯一用处,在于使我们有备而来,应付现在。”[2]美国《华盛顿邮报》在给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克鲁泽的作品《人类文明史》的书评中形象地说:“历史是一座主题公园。……我们一站一站逛进去,在游园过程里进入特殊时空,暂时与日常脱节,却又随时知道,日常、现实就在园外待着,等我们出园归返。”[3]

基于此,关注历史,尊重历史,学会历史地思考,培养历史的智慧和情怀就成了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础性事业。习近平同志指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4],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5]。这些论述为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2.塑造灵魂: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

技能性从来都不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特征,人文性才是它的特质!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人在教育中不仅仅获得足够强大的自然能力,还应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能力。历史课程承担的是人类精神形塑的任务,满足“人”对于价值观与情感的需求。它既促进人的成长,也支撑人的完整和成熟。

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森认为:“从历史中获取意义,获取人生在某个时刻具有的确定性和行动的立足点,这是试图了解历史的人所追求的。”[6]因此,“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7]。信息的了解是历史学习的开始,思维的拓展是历史理解的通道,而处于历史学习深处的是我们有待塑造的灵魂。

然而,审视当下的中学教育,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历史课程对“人”的精神塑造的主体作用,历史教学日渐走向庸俗,并沦为了应试教育中一种简单的信息输送工具。在这种教育中,历史学习与精神成长之间的天然纽带被割裂了,生动的历史退化为了一堆枯燥的概念。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3.寄托情怀:历史学习的审美特征

情怀是一种居于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追求,是人对价值取向的稳定坚持,是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人的情怀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学习密切相关,高尚的情怀是人的精神世界日渐丰满和成熟的标志。情怀寄托是历史学习的审美特征。在这种审美体验中,“人”实现着精神的洄游和价值的寻找。

精神洄游是历史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迹。无论在什么时候,人在灵魂深处都有一处“故乡”,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源于这一事实:人有一个家并扎根于一个传统”[8]。这种精神洄游的力量潜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包含着祖先遗传下来的生命和作为的全部模式”[9]。马斯洛的著名命题“一棵橡树籽迫切要求成长为一棵橡树”为这种精神的洄游做了最形象的比喻。

人表达情怀寄托的方式是价值寻找。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关于自己的未来模型。然而,对于这个未来模型的不满足激励着人们不断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他们翻检着历史,搜索着触动他们灵魂的“英雄”和“大义”,并不断体验着自我存在的尊严。这种尊严不因富贵而高傲,也不因贫贱而卑微。带着这种尊严,人们塑造着自我,关怀着社会。在与日本著名作家、教育家池田大作的世纪对话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因为其本性中具有精神性的一面,所以他们知道自己被赋予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尊严性,并感觉到必须维护它。”[10]这充分地表达了情怀中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4.家国情怀:历史育人的中国意蕴

实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能和使命。培养对祖国的情感是历史教育的中心话题。卢梭说过:“正是教育把一个国家的形式赋予人的心灵,并进而形成他的观点和趣味,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由于性向和情感成为爱国者。”[11]

当然,“人们为了理解现在、期盼未来而研究过去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12]。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深藏着一个叫作“家”的地方。从这个叫作“家”的地方出发,“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等传统精神汇集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中丰盈而厚重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13]家国情怀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我们应把“家国情怀”作为每个中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二、历史教学:于情怀处立意

中学历史教学是历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国家意志的主要平台。要培育出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必须转变历史教学的立意方向。

1.教学立意的三个方向

《辞海》中对“立意”的解释有三:一是“用意,持念”;二是“打定主意,决心”;三是“命意,主张”。[14]教学立意取其第三个含义,指“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张。”[15]中学历史教学的立意,确定的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判断的是历史的内涵和价值,抉择的是历史教育的理念和视野。它所形成的思维高度统摄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策略和评价。好的教学立意能增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逻辑性、结构性、探究性。未经精心立意的历史教学容易出现史实随意堆砌、结构过程松散、主题浮游不清等现象。这样的教学不但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的基本育人目标也无法达成。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评价一节历史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

一般来说,教学有三个基本的立意方向: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知识立意”把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在历史教学中就是以历史知识掌握为目标,以历史知识传授为过程,以历史概念和信息的掌握情况为评价内容。“能力立意”把促进学生学科能力提升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突出历史学科能力提升的核心地位,把能力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立意是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立意方式。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高考试卷的命题一直坚持能力立意,对一线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强大的导引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素养立意”开始成为历史教学新的立意指向。

2.教学立意的情怀高度

教学立意的思维是立体的。往一个方向的立意会因为教学追求的差异产生不同的高度。无论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都是如此。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基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表达历史的方法,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精神归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强调,历史课程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并指出“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这一说法明确了“家国情怀”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导向地位,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确立了思想道德基准。因此,历史教育能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首先要看历史教学有没有从培育“家国情怀”的高度来进行教学立意。

历史教学从情怀的高度立意是与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关的。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升,社会生活已经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开始关切自己的价值实现,思考如何与社会共处,与环境和谐。在教育层面,人们的追求开始从有文化、有技术转向身心两健和全面发展。因此,历史教育必须跟上这种文化需求,为未来的一代进行正确的价值导航。

历史教学从情怀的高度立意也是一种强烈的政治诉求,它与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密不可分。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16]。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未来“中国梦”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未来事业的脊梁。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明天,他们将不缺历史常识,也不缺历史学科的能力,他们最需要的是代表民族基因的“家国情怀”。

3.情怀立意的关键环节

在情怀的高度立意历史教学,不能把历史简单地看成过往,不能只有簡单的事件陈述。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习者走进历史,实现与历史人物的“相遇”,产生思想和情感碰撞。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的转折点。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立意,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历史影响是教学的重心。从能力角度立意,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史料、提炼观点、概括信息、论证分析是教学的重点。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历史人物进行情感碰撞,无法在历史人物的“痛”与“挣扎”抑或是“快乐”与“振奋”中觉醒,获得人性的启迪。

林则徐是这段历史的关键性人物。若从情怀的高度立意教学,可以从林则徐的视角出发,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如何去看待时局,如何处理与西方的关系,如何启动战争的应对机制,如何看待个人荣辱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去组织学生讨论:在那个时代,林则徐是先进的中国人的代表,但是,在他的眼里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种“视野”对他和清王朝的战略判断有何影响?他对待西方人的观念和态度与我们现在的看法有何不同?这样的观念会不会影响鸦片战争的格局?他的销烟壮举为什么最终换来的是发配伊犁?在伊犁的岁月中他为什么念念不忘国家的危局?在这种立意的教学中,历史人物僵化的“脸谱”活化了,情感世界被打开了,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有了“相遇”的可能。

我在一次授课中用到了1840年《中国丛报》报道的一个细节:林则徐有一封致英国女王的信,由他的首席译员译成了英文,一些英国人看到了这封信,其中的一个人后来说:他“差点儿站立不稳了,……这封信的某些段落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17]。我清楚地记得学生们惊愕的表情,有的同学说:“这样的翻译水平还怎么与外国人打交道啊?他们能够得到准确的外界信息吗?”在这样的场景中,学生开始产生了对林则徐的理解和同情,开始意识到长期的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开始理解这场战争中清王朝不可避免的失败。“如何改变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思考的核心,并逐渐生发出期待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朴素情感。

三、历史课堂:在情怀中去打开

“每一节历史课都必须用情怀去打开!”这是我的教学信条。我希望自己能为学生带来有情怀的历史,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在历史中得到人文滋润,养育出高尚的“家国情怀”。带着这种激励,我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历史教学。

1.描绘可以感知的生活

怀特海曾说:“宜于教育的内容只有一种,那就是万象纷呈的生活。”[18]所以,美国历史学家鲁滨逊建议:“我们的知识必须重塑,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9]那么,如何才能把历史重塑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呢?

《辛亥革命》一课史料丰富、情节起伏、场景宏大、头绪繁杂,不太好把握。我在教学设计中,从社会的舆论场这个角度创设了一种新的情境:“一封信与一场正在发生的革命”。邀请学生和我一起阅读一位社会名人给英国《泰晤士报》的信,让学生在信的内容展开中了解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体会社会动荡中人的取舍和彷徨。[20]

这封信来自当时中国的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学者(报纸上没有公开作者的姓名,据研究推断此人应该是严复),信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时局的关注和对革命走向的判断。尽管信中的很多预判与后来的历史并不相符,但作者的观点和神秘身份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围绕这封信的一连串的讨论便出现了:“他”是谁?“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他”看到了什么?“他”希望看到什么?革命有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延续?为什么?当时,像“他”一样的人多吗?像“他”一样的人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为学生在两个时空中进行穿越和思考提供了开阔的空间。

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自我感悟出现了:“我”会选择什么身份置于那个社会之中?支持还是反对革命,冷静还是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会不会选择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有了一种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感觉,开始学会关注时代、分析时局和关爱民生。

2.寻找可以触摸的情感

历史是這样的一种情形,它曾经生动、丰富,饱含激情,但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它的细节,粗疏的记录冲淡了它的情感。尽管历史学家们希望“写吸引读者的历史,让他们和我一样对写作的主题欲罢不能”[21],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历史都是一堆干巴巴的概念和大段大段的枯燥叙述。

学习抗日战争史,张学良是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由于没有组织抵抗而丢失了东三省,他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由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他又被誉为“伟大的爱国者”。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不抵抗”?为什么又要“逼蒋抗日”?从1931年到1936年,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在学习中,学生希望能够触摸到人物内心的“情感”。

根据张学良生前的口述,“九·一八”事变“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对于“西安事变”,“我问心无愧,我没有私心。……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都是中国人,打什么呢?……我与蒋先生冲突没旁的,就是这两句话,他要安内攘外,我要攘外安内”。[22]这是一个当事人对历史的回忆,也是他对自己选择的诚恳表达。读着这样的史料似乎就站在张学良先生的身边,学生能清晰地体会到他在矛盾冲突和抉择中的情怀转变:从“保全东北”的“小我”走向了“拯救民族”的“大我”。

3.打开可以呼吸的对话

德罗伊森曾说:“历史知识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是自我确立。历史知识并不是‘光与真理,但却是对‘光与真理的追求、赞美和宣导。”[23]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确立”,让他们更好地接近“光与真理”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可以呼吸的对话。

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课为例,教材的内容较为单一,教学就必须在学生与“科技成就”之间搭建起“相遇”的通道。钱学森冲破美国的层层封锁回到祖国的事迹非常感人,围绕这一事件可以形成一系列对话:美国为什么要阻挠他?他为什么要回国?他纠结过吗?他的家人怎么看?他的同学和美国朋友怎么看?……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打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伟大胸襟。而且,这一话题还可以向现实延伸:你身边有出国留学的亲戚朋友吗?他们面临过这样的选择吗?他们怎么看待钱学森的选择?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在这些问题的交流中,学生参与讨论的情绪会被调动起来。“如何看待祖国的召唤?”就成为每一个学生深入思考的人生话题。

历史课堂中对话的话题不难寻找。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落差,学生生活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会给交流带来障碍。在这种落差和障碍得不到有效消除的情况下,教学中的对话往往是勉强的,氛围常常是令人窒息的。这就是越往高年级,愿意与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交流的同学越少的原因。所以,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必须让对话变得可以“呼吸”。这就要求我们从情绪到心理都成为可以亲近和交谈的人。

4.留下叩动心灵的回响

历史学习的魅力在于能为人的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人面对历史的心灵回响。没有心灵回响,历史教育就不算真正发生!但是,回响是每个人内心隐秘的世界,“这样一种能力对于个人而言并不是可遗传的或可积累的,每个人都不得不在自己的生活中重新发展它。思想家们对过去的理解与认识、对历史这个观念的思考,以及对与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探寻,这些都只为我们耕耘未来生活这块荒原提供各式各样的工具,却不提供秋收的果实。”[24]因此,历史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必须为学生的心灵回响提供“引擎”。

联系上文的例子,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也好,给《泰晤士报》写信的严复也罢,历史的局限性有没有掩盖他们为国为民的情感底色?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也好,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也罢,“改变中国”的动力如何缔造了他们异于常人的人生?这些问题就是引发心灵回响的“引擎”,必须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样的问题中,他们才能够在自我、国家和民族,在历史、现实和将来中建立起情感的桥梁,弄清楚自己的责任和追求。

历史是冷的,因为它已经逝去;历史又是热的,因为它正孕育未来。历史教育就是在冰冷的事件中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芒,历史教学就是与学生一起在这种光芒中体会生活,塑造人文。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有温度的,可以让学生感觉历史中人性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有深度的,可以让学生看见站在历史深处的灵魂;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有情怀的,在那里学生可以坚定地走向光明的远方。

参考文献:

[1][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历史学:政治还是文化——对兰克和布克哈特的反思[M].刘耀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

[2]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3.

[3][德]马克斯·克鲁泽.人类文明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16:扉页.

[4]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87.

[6][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序二.

[7]叶政.中苏关系演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兼论中苏论战的历史影响与经验启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68.

[8]郜元宝.人,诗意地栖居:超译海德格尔[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44.

[9][美]弗雷·罗恩.从弗洛伊德到荣格[M].陈恢钦,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18.

[10][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4.

[11][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16.

[12][24][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序一.序二.

[13]徐文秀.多一些“家國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

[14]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128.

[15]侯桂红.试论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7).

[16]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17][英]蓝诗玲.鸦片战争[M].刘悦斌,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98.

[18][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1.

[19]张广智.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近现代西方史家散文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4.

[20][英]《泰晤士报》.帝国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M].方激,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386.

[21][美]巴巴拉·W·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8.

[22]吴酩.张学良口述历史首次曝光:西安事变是逼出来的[EB/OL].http://news.sohu.com/79/35/news147043579.shtml.

[23][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History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Persons with Feelings

CHEN Guo-bing

(Yangzho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Yangzhou 225007, China)

Abstract: Serving the future is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the history course, shaping the soul is the core task of history teaching, and trusting the feelings is the aesthetic feature of history learning. “Home-nation” feelings are the cultural ge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era requirement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instruc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Chinese with home-nation feeling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instruction is based on feelings to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starts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feelings.

Key words: history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feelings; teaching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教学创新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