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钊 颖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州 350108)
高校调剂生指的是服从专业调剂后进入高校学习成长的考生。而专业调剂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的行为[1]。专业调剂是许多高校在录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年专业志愿不满意者大致在15-25%左右,有的年度更高[2]。高校调剂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如:学习投入、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以及心理韧性等问题。研究发现专业调剂生对自身的专业认可程度较低,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均存在一定问题[1]。这是由于“调剂”现象容易让调剂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他们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开始学习[3]。而国内对于这一群体的研究主要是专业适应和专业认同,针对心理韧性的研究较少。
20世纪80年代,心理韧性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终被学界广泛认同。至今,心理韧性研究挑战了心理病理学有关不利处境与消极心理成长关联的传统观点,已掀起多次研究浪潮,在这个过程中心理韧性的概念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诸如结果性、特质性和过程性等定义。而本研究定义的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体现对各种外界压力的“反弹能力”[4]。
到现在为止,心理韧性作为研究热点,有大量研究者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是心理韧性的一个重要成分。高心理韧性组的积极情绪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的得分[5]。个体经常体验积极情绪可以建设心理韧性,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防止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心理和生理出现延缓的情况。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发现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教养方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6-8]。
心理韧性的测量方式有多种,本研究选取的是心理量表评定法,即通过心理韧性量表来评定研究对象的方法,直接指向心理韧性,并通过测量给其赋一数值。不是一个“是或否”选择,而是一个连续体,即每个人都存在某种水平的心理韧性,只是高低不同[9]。
近30年来,心理韧性量表有很多版本,如Wagnild和Young量表、Block和Kremen量表以及Connor和Davidson量表(简称CD-RISC)等等。通过查看文献发现: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即便控制了自我韧性量表得分后也是如此,这有力地表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适合中国人群[10]。故本研究选取了CD-RISC量表对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进行测量。
在不同的背景下,心理韧性均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和有效的应对策略,诱发、利用积极情绪,促进个体积极地应对压力,实现从压力中复原,维持、提升个体的幸福感[11]。高校学生的心理韧性受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4],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有临床实践表明:提高韧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这3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12]。
高校调剂生对所读专业并非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因而他们对该专业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都不甚了解,致使他们对所读的专业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策略不得当,学习动力不足,从而难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与那些高校非调剂生相比,调剂生在上述因素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那么是否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改变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使其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力有所提高,从而改变其已有的学习状态?研究假设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可促进高校调剂生在接下来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更好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而非仅仅因为一次高考选拔导致一蹶不振。
2.1 被试
从某高校2012级和2013级新生中抽取130名学生,进行心理韧性调查分析。分析结束后从中筛选出60名高校调剂生被试,并按照配对条件将被试配对成2组,每组各30名,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控制组。4期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每一期均未缺席的被试为24人,控制组后期测量问卷有效的被试为28人,故最终有效被试实验组24人,控制组28人,见表1。
表1 有效被试性别分布情况(人)
2.2 测量工具
心理韧性量表(CD-RISC)选自于肖楠、张建新的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一文[10],该问卷共包括25题,3个维度。内容分别为坚韧、自强、乐观三个方面,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均较好。
2.3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2(实验组别:实验组、控制组)×2(测验时间:干预前、干预后)的混合设计。前测后对实验组运用团体活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技术进行为期1个半月共4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每次2.5小时。控制组则处于常态的自然学习生活,不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以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同一测量量表的测试。
2.4实验步骤
整个项目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性对研究方案及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1)实验前期准备。
(2)以某高校作为被试的选取范围,采用心理量表评定法确定了实验组中的30名心理韧性水平相当的高校调剂生被试,以及另30名与实验组高校调剂生同等生活环境下心理韧性水平相当的高校调剂生作为控制组。
(3)对实验组30名高校调剂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因所测量的于晓楠、张建新的CD-RISD量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坚韧、自强、乐观[10],并结合大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12]),故以坚韧、自强、乐观、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为主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共4期,每期2.5小时。活动前制定公约,以真诚、开放、保密、守时为原则,并签订公约。将团体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团体初步建立阶段;第二阶段:主题活动阶段,针对坚韧、自强、乐观、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干预(坚韧指大学生在镇定、敏捷、坚定不移等特质以及在面对困难情境和挑战时拥有的控制感等方面)。自强、自信、自我效能指自我认同,明白自己的目标并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完成[13]。第三阶段:结束阶段[14]。具体见表2。
表2 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和程序
(4)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高校调剂生均进行第二次心理韧性水平的测量。
(5)统计数据,分析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形式的训练方法对高校调剂生的干预作用。
3.1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前后测下心理韧性得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2(测量时间:干预前测、干预后测)的两因素四水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
(1)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5.047,P<0.05;而在不同测量时间下心理韧性得分比较为干预后测>干预前测,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测量时间下心理韧性得分情况(分)
(2)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心理韧性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0.044,P>0.05;具体见表4。
(3)组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其F=22.313,P<0.001,即测量时间前后与组别分类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变化程度不同。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大于控制组干预前后的差别,说明干预有效,实验组的心理韧性提升效果优于控制组。具体见表5。
表4 不同组别下心理韧性得分情况(分)
表5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情况
4.1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心理韧性水平情况
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前的心理韧性水平在数值上大约相差5分,但是对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由此,这两组不同组别的被试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实验前没有合理匹配被试。
实验组的被试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其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得出团体心理辅导可能对心理韧性的提高起到影响作用,但无法得出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实验组心理韧性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环境等。
控制组的被试其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没有外来干预,只凭借自然成长来提高心理韧性的可能性不大。除此之外,干预后测的分数低于干预前测,说明心理韧性水平在研究的这6周中有所下降。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大一新生,他们经历了课程改革,有着繁重的课业和丰富的社团活动。而本文的干预前测时间为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干预后测时间为一个半月后,在这一个半月中,学业、社团活动的各种压力影响下,导致此结果的产生。
4.2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是最近十年以来在高校间逐渐兴起的一种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辅助教育形式。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15]。本文对高校调剂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关于提升心理韧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而同时期的控制组却未发生显著改善。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创建良好的团体氛围,通过团体动力的作用,即团体成员相互间的作用,使团体成员获得情感支持,迸发新思想,是使团体成员心理韧性获得改善的直接原因。下面着重就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加以讨论。
4.2.1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促进团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是坚韧、自主、乐观三个项目效果显著的原因
(1)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成员了解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本次实验被试自我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在团训设计中加入了部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游戏,“优点展示”、“积极赋意”等活动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优点,体会被他人关注的感觉。经过团体成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概念和原则。“我是谁”“走出圈外”等活动则更加深入地了解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感受来自团队成员的情感支持。除此之外,具有相同经历的团体成员较能理解其他成员内心的想法,提供更有效的建议、观点。这为团队成员了解自我,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形象,以致最终接纳自我提供了有益的因素。
活动结束后,成员纷纷提到了自我的改变,如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自我的接纳。此表明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形成积极自我形象和自我了解的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5]。
(2)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成员提高希望特质
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中还加入了“同舟共济”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来解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为成员在实现目标道路中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集体智慧和力量,从而为实现目标提供了路径支持。
实验结果中实验组前后测的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提供了希望特质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而这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16]。
4.2.2 清楚认识家庭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对于团队成员心理韧性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许多临床实践表明,提高心理韧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这3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12]。为此,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过程中加入了“我要”、“人生五样”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团体成员们清楚地认识到一生中最珍贵的事物。结果表明,24名实验组的被试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是家人。适当的引导,使团队成员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对他们的支持,感受来自家庭的力量,分享个人对于失去的感受,并体验及时珍惜的重要性。
团队的支持相当于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使成员愿意在团队中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不为人知的想法或者情感,适当引导其他成员对发言的成员给予积极的关注。最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组织体,这是团体心理辅导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心理韧性水平有所提高的原因之一。
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时,学生就能带着一种探究的理念进行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1)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水平的干预有效。
(2)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积累,个人成熟度的增加,甚至是研究时间内个体所处环境的压力变化,控制组的心理韧性水平有所改变,以下降为主要趋势,但均属自然的发展;而实验组的团体心理辅导改变了正常情况下的自然发展趋势,使其向积极的、向上的方向发展,说明实验组的干预对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影响有提高和改善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沈丽丽.高校调剂生专业适应性的现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03):128-130.
[2] 纪晓明,张福珍.团体心理辅导在专业调剂生学习动机干预中的作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1):128-130.
[3] 沈丽丽,游达.高校调剂生专业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04):52-55.
[4] 胡智惠.浅谈大学生心理韧性[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03):44-46.
[5] 席居哲,左志宏,WUWei.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09):709-714.
[6] 蒋玉涵,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57-1360.
[7] 雷璇,闫瑞红,张澜.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相关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06):679-680+682.
[8] 杨莉,赵品良,史占彪.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18-2521.
[9] 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6):1295-1301.
[10] 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05):1169-1171.
[11] 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01):94-100.
[12]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05):658-665.
[13] 金琴.针对中国大学生的CD-RISC修订及结构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6):218-219.
[14] 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心理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5] 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2):74-80.
[16] 程族桁,王奕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8):8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