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野,张珊珊,冯春莹,张 瑜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引言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指由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个体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也是个体被自己所在群体其他成员边缘化的过程[1]。在儿童早期时,社会排斥现象就已出现,其对年幼个体的危害性与成年期的一样,有碍儿童身心发展,如增加侵犯和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同时,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对儿童群体态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即不明确排斥组儿童的群体认同感高于明确排斥组儿童。目前,社会排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认为社会排斥可能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根据社会计量器理论(sociometer theory),自尊水平反映个体过去、现在、将来多大程度上被期望的群体或同伴所重视和接纳,它不仅反映了人们被他人接纳和排斥的经历,也包括了对将来被接纳或排斥状况的预期[2]。就自尊而言,可分为特质自尊和状态自尊,特质自尊是指个体长期以来对自己人际关系质量的平均估价,是较为稳定的特征;而状态自尊则指的是即刻状态下,个体的自我感觉,常常与情绪联系在一起。Leary等人研究发现,社交包容或排斥(social inclusion-exclusion)与个体的状态自尊(state self-esteem)具有较高相关,社交接纳或拒绝的反馈会显著地影响被试的自我评价[3]。高自尊者通常感觉他们是被他人重视的,这种情感上的支撑使高自尊者更少受到他人接纳或拒绝的影响;反之,低自尊者倾向于怀疑自己的人际价值,他们更害怕遭遇人际拒绝,也更容易受到他人拒绝反馈的影响[4]。由此可见,自尊可能在社交拒绝经历与社会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因此,本文提出研究总体假设,见图1。
1.1被试
图1 研究基本框架
向辽宁省某市3所小学的六年级儿童发放 Rosenberg 自尊量表问卷150份,共回收148份,有效问卷137份。计算问卷的总得分,分别选取得分两端各 1/3的被试儿童作为高、低自尊组。其中高自尊组4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4人),低自尊组4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其年龄范围在1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1.95岁。
1.2研究工具
1.2.1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SES自尊量表[5],在本研究中用于测量被试的特质自尊。该量表采用四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比较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共包含10个题目,分数越高表明特质自尊越高。在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9。
1.2.2亲社会测量问卷
本研究采用由美国心理学家Gustavo 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经寇彧等学者2007年修订的自陈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为测量工具[6]。该量表包括26个题目,有公开、匿名、利他、依从、情绪、紧急6个维度。量表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分为“1”到“5”,得分越高说明出现亲社会行为越多。本研究中,该量表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在0.561~0.778之间,且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494~0.803之间。
1.2.3IAT自尊测验
IAT自尊测验用于测量状态自尊,包括自尊提升和自尊测量任务。实验采用E-prime软件,实验程序来源于Ap在实验中使用的材料[7]。实验程序中有两个概念词,即我和某。其中积极词翻译自Ap的研究,非词参考使用刘璐的研究用词[8]。每个词在屏幕上呈现一次,总共30次。所用词语如下:积极词:愉快、聪明、坚强等;非词:人乘、头又、初多等。自尊提升程序如图2。在该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是否看到了屏幕中呈现“我”或者“某”的字样。若被试回答看到这两个字样,则该被试的数据无效,并将其删除。
图2 自尊提升程序
在自尊测量中,IAT实验任务中,实验材料改成自我词:我、我的、自己等;非我词:他、他的、她等。积极词:聪明、善良、忠实等;消极词:愚蠢、丑陋、失败等。其他程序与自尊提升任务相同。
1.2.4情绪测量问卷
本研究的情绪测量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的所有正性情绪题目,正性情绪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 85,重测信度为0. 47,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9]。
1.3研究程序
1.3.1 特质自尊分组
根据特质自尊水平将被试匹配分组,分成两个同质组(保证每个组都包含高、低两种特质自尊水平的被试),每组随机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1.3.2社会排斥任务
社会排斥操作实验改编自Nesdale等人的社会排斥情境实验[10]。由主试告知所有被试,他们将会参加一个绘画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在统一发放的白纸上进行自画像创作。由绘画专家对所有自画像进行评审,绘画程度相当的被试将被分为一组,由组员共同为该小组拟定名字与代表色。然后,由另一名主试对所有被试进行头像照相采集。接着,主试对所有被试进行分组,每三个被试为一个内群体,每个内群内的被试都是相同的年级组和性别。主试分别给每个被试看组内其他两个被试的采集照片,意在激发被试儿童对其所在分组的归属感。最后,主试对每位被试告知不同的指导语以激发其不同程度的排斥感。
明确排斥组:你原所在组的其他两名组员已经选择了另外一个绘画水平较好的同学加入,并且已经选好小组名称和代表色,随后会把你的照片从该小组中去掉;
不明确排斥组:由于原来该小组两名成员所选择的组员去了其他小组,因此由你来进行替补,但是小组的名称和代表色已经选好;
接纳组:你所在小组的其他两名组员非常欢迎你的加入,并且他们希望你能够为小组命名并挑选小组的代表色。
社会排斥的测量:采用Likert5点计分,对被试儿童的社会排斥感进行反向测量。其中,1代表无接纳感,5代表接纳感最强,从1到5程度逐渐增强。
问题:在群体中,你被接纳的程度是多少?
随后,实验者相继组织被试完成状态自尊测量的IAT实验以及各项问卷测量。
(1)要求被试完成内隐自尊提升程序。实验前告诉被试将进行一项词语判断测验,屏幕中呈现词语(如,坚强)就按E键,若屏幕中呈现非词(如,表协)就按I键。需要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尽快的进行按键判断。
(2)自尊:在完成社会排斥感问卷后,被试小学生在主试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Eprime自尊测量,把最后得到的ID值写在事先发放的A4白纸上。
(3)填写情绪测量问卷和亲社会问卷测量。
2.1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儿童社会排斥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见表1。对亲社会行为得分进行3(排斥程度: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接纳)×2(性别:男/女)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发现,排斥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2,92)=4.11,P<0.05,事后多重比较(LSD)显示,社会接纳组和不明确排斥组都显著高于明确排斥组,但社会接纳组和不明确排斥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92)=4.36,P<0.05,女生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排斥组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92)=2.34,P>0.05。
表1 社会排斥类型与性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注:*p<0.05,**p<0.01(下同)。
2.2特质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调节效应检验方法[11],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特质自尊的调节作用,见表2。
表2 社会排斥和特质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可见,排斥程度与特质自尊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由表3可得,不同特质自尊组的被试在不同的排斥程度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低特质自尊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而高特质自尊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随着特质自尊水平的升高,排斥程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具体调节影响见图3。
表3 社会排斥在不同特质自尊水平上的简单效应分析
图3特质自尊的调节效应
2.3状态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中的中介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状态自尊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采用强迫进入法分别进行三步回归方程的检验:第一步,以虚拟接纳(tj1)和虚拟排斥(tj2)为自变量,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B1(tj1)=0.317(P<0.01),B2(tj2)=-0.263(P<0.05);第二步,以虚拟接纳(tj1)和虚拟排斥(tj2)为自变量,状态自尊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B1(tj1)=-0.022(P>0.05),B2(tj2)=-0.026(P>0.05),回归系数不显著,中介效应不显著。因为特质自尊的调节效应显著,所以分别对高特质自尊组和低特质自尊组进行状态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高特质自尊组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低特质自尊组的状态自尊中介效应显著,见表4。
表4 低特质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中的中介效应
3.1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纳组与不明确排斥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明确排斥组,表明社会排斥可减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生。这是因为儿童重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与获得新的同伴关系相比,失去已有的同伴关系更加有危机感。因此,在同伴关系中,儿童的价值降低时首先是及时做出反应,而不是寻找更多的同伴接纳[12]。以往研究也发现,在不明确排斥情境下,儿童排斥感较强,内群体认同显著高于排斥组,会在现有的群体内保持更为积极的态度[13]。另外,本研究还表明,女生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即女生认为关系变量更重要。在身份排序研究中也有相似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关注关系导向的身份,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带给女生更多的压力[14],所以,女生对关系需求的重要性感知要显著高于男生,她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3.2特质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社会排斥对低特质自尊儿童有显著影响,而对高特质自尊组影响不显著。可见,随着特质自尊水平的升高,排斥程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有研究发现,在遇到社会排斥后,个体对人际信息的注意偏向不同,个体寻求接纳的动机还是避免被拒绝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其特质自尊水平的影响[15]。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儿童群体中,高特质自尊儿童可能更倾向于寻求社会接纳,低特质自尊儿童可能更倾向于避免社会拒绝。具体而言,高特质自尊儿童可能拥有更多的动机、技能和资源来修复或补偿受损的自尊水平,而低特质自尊儿童则可能更倾向于避免再次被他人拒绝而放弃主动寻求帮助。
3.3状态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仅在低特质自尊组的儿童群体中发现了状态自尊的中介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6],说明在低特质自尊儿童组中,社会排斥是通过影响状态自尊而改变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由于状态自尊是一个即时的监控系统,它与状态自尊和情绪存在显著相关[17]。儿童处于社会接纳状态时,情绪会更加积极,状态自尊也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相对于高特质自尊儿童,低特质自尊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评价信息的影响。当他们感知到被排斥时,不仅状态自尊会下降,同时也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减少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1)社会接纳和不明确社会排斥能够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明确排斥降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特质自尊在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3)低特质自尊的儿童中,状态自尊在社会排斥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81-986.
[2] Leary MR,Baumeister RF.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elf-esteem:Sociometer theory[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0,32:1-62.
[3] Leary MR,Tambor ES,SK Terdal,DL Downs.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 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8 (3):270-274.
[4] Mark R. Leary.Commentary on 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 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J].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3, 14 (3-4):270-274.
[5] 杨烨,王登峰.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03-605.
[6] 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 (1):112-117.
[7] Ap D. I like myself but i don't know why: enhancing implicit self-esteem by subliminal evaluative condition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4,86(2):345-355.
[8] 刘璐. 社会排斥对攻击性的影响——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4.
[9]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2003, 17 (1):54-56.
[10] Nesdale D,Mak AS. Ethnic identification, self-esteem and immigrant psychological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3, 27 (1):23-40.
[11]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2005,37 (2):268-274.
[12] Serdiouk M, Rodkin P, Madill R, et al. Rejection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Buffering Role of Classroom-Level Predictors[J]. Jouranl of Abnorm Child Psychology, 2015,43:5-17.
[13] Zimmer-Gembeck MJ, Nesdale D, Fersterer J,Wilson J.An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rejection: Effects on children's attitudes and mood depend on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relationship history[J].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4, 66 (1):8-17.
[14] Killen M, Stangor C .Children' s social reasoning about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in gender and race peer group context [J].Child Development,2001,(1):174-186.
[15] 王玉莹.社会排斥下不同自尊水平者对人际评价信息的注意偏向[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6] 齐亚静,刘惠军.关系评价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5):697-701.
[17] Carver CS, Scheier M.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Found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M]. New York, NY, US: Guilford Press,199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