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研究

2018-04-08 07:36卢琳琳朱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绘本阅读

卢琳琳 朱莉

摘要:绘本自主阅读问题逐渐引起重视,而成人忽略幼儿兴趣与需要,代替幼儿选择却往往不利于幼儿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某幼儿园幼儿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观察研究发现:3~6岁幼儿更偏好大开本、封皮颜色新鲜明亮的绘本,相对偏好故事类绘本,且对不同主要角色绘本偏爱存在年龄差异。本文将进一步为幼儿教师与家长更好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自主阅读;绘本阅读;阅读偏好

一、问题提出

繪本阅读是幼儿喜欢且能够帮助其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然而实践中发现,虽然一些教师与家长比较注重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注重从教育性、实用性、艺术性、文学性等因素积极选购各种绘本,却往往忽略幼儿的绘本自主阅读,很少关注幼儿对绘本的选择偏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成人对幼儿绘本阅读的引导,但却忽略了幼儿自身兴趣与需要,在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基于此,本研究以探究3~6岁幼儿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为目的,并进一步提出教育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佳木斯市某公办幼儿园的3~6岁幼儿为对象,该园有大、中、小年龄班各4个,从3个年龄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研究,其中大班16人,中班20人,小班24人。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分析,确定了本研究中绘本分析的维度,即绘本开本大小、封皮颜色、内容类型、主要角色等,并进一步依据以下原则选择绘本投放:选择市面常见绘本开本、绘本封面主色区分明显、相关研究涉及较多且内容类型清晰的绘本以及绘本的主要角色明确。

2. 观察法。观察实验在所选班级的阅读区进行,时间为幼儿每天进行区域活动的50分钟,持续观察一个月。研究者利用事先制定好的“幼儿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定期投放的某一分析维度绘本为观察记录主题,并分别以每一维度的具体划分为依据,对活动区内幼儿取放的第一本绘本进行记录,最后整理分析为幼儿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三、研究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3~6岁幼儿更偏好于大开本绘本

在图书区投放的绘本开本主要是图书市场常见开本16、20、24开各4本,且12本绘本的封皮颜色相近。在记录幼儿对绘本开本大小偏好情况时,以儿童选择的第一本绘本的特征为有效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幼儿对绘本开本的选择偏好倾向于大开本绘本,且偏好程度随着开本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且大、中、小班儿童在选择绘本时普遍呈现出这一特点。研究者认为,16 开的绘本无论是翻阅还是视图舒适度上都较好,能够很好地达到儿童动作以及视觉上的生理需求,符合幼儿在这一发展阶段的以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主的需要层次水平,因此更容易被儿童喜爱。

(二)3~6岁幼儿更偏好于封皮颜色新鲜明亮的绘本

在图书区投放的绘本封皮颜色主要是红色系、绿色系、蓝色系、棕色系、黄色系,每种色系各4本,累计20本,且所有绘本都是全新的16开绘本。在记录幼儿对绘本封皮颜色偏好情况时,以儿童选择的第一本绘本的特征为有效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幼儿最喜欢红色,黄色次之,总体呈现出偏好封皮颜色较新鲜明亮的绘本,而对颜色较为深暗的棕色和蓝色则偏爱程度相对偏低,且不同年龄班儿童的选择总体趋势相同。这一结果与儿童审美偏爱等研究结论相一致,即幼儿喜欢明亮的色彩,而这可能与“暖色”带来的更直接的生理效应有关。

(三)3~6岁幼儿相对较偏好内容为故事类的绘本

在图书区投放的绘本内容主要包括故事类、教育类和科普类,每类各4本,累计12本,且开本大小相同。在记录幼儿对绘本类型的偏好情况时,研究者与幼儿共同阅读事先准备好的不同内容类型绘本,且为防止遗忘的影响,数据初次收集前,研究者与幼儿共同回顾所有绘本;以儿童选择绘本的频次为有效数据信息,让儿童在12本绘本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被选中的绘本属于哪一类就为此类绘本记1分;选择共进行7次,每次的时间间隔至少为一天。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小班幼儿更喜欢故事类的绘本,科普类次之,教育类稍差;中班幼儿更喜欢故事类绘本,教育类次之,科普类稍差;大班幼儿更喜欢科普类绘本,故事类次之,教育类稍差。总体上看,无论在哪个年龄班,故事类绘本都是较受欢迎的,而教育类绘本较不受欢迎。研究者认为,越年幼的幼儿自我中心倾向与具体形象思维特点越鲜明,相对比较喜欢贴近自身生活、故事情境丰富且讲述“是什么”的叙述性故事绘本;而年长的幼儿这一特点与倾向相对开始减弱,主动性增强,表现出对周围更广阔世界的疑惑与好奇,相对比较喜欢展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且解释“为什么”的科普性绘本。而对于幼儿来说,教育性绘本虽然也贴近生活,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但相对而言说教意味浓厚,天性欢自由而不喜欢受约束的幼儿对其的偏好较少。

(四)3~6岁幼儿对不同主要角色绘本的偏爱存在年龄差异

在图书区投放的绘本主要角色分为两类,一类为人,一类为动物,每类各3本,且开本大小相同,图书图画的主体颜色相近。在记录幼儿对绘本主要角色的偏好时,为避免内容及图画基本色调的影响,要求幼儿快速翻阅一遍绘本,然后选择最想阅读的一本,并以绘本主要角色的类别为有效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小、中班幼儿更喜欢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绘本,大班儿童则相对喜欢以人为主要角色的绘本。如前所述,受幼儿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与特点影响,小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倾向于赋予动物与非动物等各种事物形象以生命,并将自身投身到丰富可爱的绘本动物角色中去感知理解社会生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真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与理解不断增加,因此对人类形象的喜好逐渐增强,相对而言依赖动物形象理解社会生活的倾向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绘本自主阅读选择偏好中呈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但是研究者同时感受到幼儿性别与家庭阅读环境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的影响幼儿的选择偏好。研究者将会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分别开展研究,并尝试探索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

四、教育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与分析,对于教师等成人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自主阅读,尤其是帮助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绘本编制者来说,首先需要在文稿编撰中选择适合各年龄段的内容,并以其喜欢的角色形象或内容类型呈现;其次需要在图画绘制中选择适宜的形象及其色彩搭配;最后需要在版面设计上兼顧色彩与开本大小等综合因素。比如,相关人员在进行绘本设计时,可适当以16开绘本的编制为主;内容要丰富多样,尽量体现故事性,随年龄增长可适当增加科普性故事,以满足较大幼儿需求;主要角色的选择上,面对低幼可以稍倾向于儿童熟知的小动物;面对较大幼儿,可以社会生活中人的真实形象为主。

2.对于幼儿家长来说,可以通过自身观察与幼儿园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孩子,尤其是自己孩子绘本自主阅读选择的特点,在开展家庭阅读活动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绘本的机会,以逐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比如,可以在选购图书、亲子阅读时,针对年幼的孩子可以鼓励其选择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偏故事类绘本,选择讲述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针对稍微大些的孩子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自主权,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在家庭中以兴趣引导阅读,更有助于幼儿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3.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阅读发展水平,在活动室相关区域投放广泛的阅读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同时可以对家庭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比如,对小班绘本的投放要以故事类为主,且主要角色的选择上应更倾向于动物形象;中大班绘本的投放要体现出主要角色以及类型的多样性,尤其是到了大班,应该适当投放一些科普类绘本并且围绕科普类绘本开展一些专门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参考文献:

[1]高颖.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81-282.

[2]韩汶言,佟晓川,孙强.探究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时的选择偏好——以新竹市彩虹班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23+131.

[3]李翠霞.怎样为孩子选择图画书[J].山东教育,2008,(Z6):90-91.

[4]朱莉,许红梅等.卓越幼儿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展望[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35-37.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绘本阅读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