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济飞
1.作文教学缺乏标准模式和完整体系 当前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学而言,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了目的性和学习本应该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的内容不够连贯,上一次学的内容和这次学习的内容缺乏内在的练习。因此当前的农村作文教学缺乏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学习起来不系统。
2.课外阅读积累少之又少 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科内容增多,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少去了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参与课外读物的学生只占极少数一部分。作文作为学生的一种输出的方式,需要通过课外书的补给和输入才能够有更多的东西输出出来,但是由于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输入,缺乏语文的语感、语言的积累,因此语文作文成绩自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3.作文点评缺乏高效性 在我们惯有的作文教学点评课堂中,一般都是老师对学生写好的作文进行打分和评语标注,然后在点评课中让学生自己浏览老师的批注,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老师在课堂中集体的指导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更改,或者是选择一些写得好的学生进行作文的展示。但是这样呆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无法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效率。
1.环境因素 当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实效性越来越强,这就导致学生缺少了自己思考的时间。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进行作文的学习时,大多都是为了完成作业,并没有自己主动习作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希望能够更多的给学生启发性的教学。这种启发导致老师将大量范文在课堂中阅读,却导致了学生生硬的模仿,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自己的新意,内容上空洞干涩。同时农村地区的条件较差,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经济基础去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的储备,导致作文的能力提高起来相对较慢。
2.心理因素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不愿意上作文课的,本身缺乏知识的储备,在作文上面存在着自卑心理,长时间下去,自然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学好的信心。农村地区相对的闭塞,很多观念同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导致学生在提笔时无话可说,无字可写。
3.缺乏生活的感悟 因为受到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影响,导致我们的作文课只给学生讲授了一些写作的方式甚至是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模仿,但是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某一种现象进行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这就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情感,没有和生活相联系,没有做到文章的有血有肉。
4.作文教学模式单一 农村地区的教学改革相对缓慢,即便有改革,但是多半都是形同虚设,老师在教学时仍旧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作文的教学中一般按照教师讲授技法、学生进行习作,然后老师批阅点评习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
1.激发学生写作的意愿 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的练习,在阅读中可以安排学生写读后感等,让学生能够对一篇文章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获得自己语言创作的成就感。这样学生便会很好的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快乐,从而自主的参与到写作中,获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习作 作文的呈现应该是具备充分的个人情感的,也因此应该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但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创作力和能动力。为此老师需要扭转这种教学局面。在作文课堂中让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大胆想象,并且敢于且乐于展示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加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实现写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3.开展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 农村地区本身各方面相对城市就比较闭塞,如果教学形式上还只停留于课堂,更会让学生觉得压抑和无趣。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打造开放的作文课堂,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比如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大大自然中进行作文的创作,也可以采访和调查的形式进行习作的练习,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质量。
4.善于积累起并学会运用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学校的一些现象。学校应该做好硬件设施的储备工作,为学生准备充分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对文中一些好词好句,老师要给学生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学生进行记忆,不断地丰富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观察、阅读和积累不断地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5.选择正确的作文批改方式 老师在批改作文是要做到语言的新颖和独特,对于千篇一律的评价也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和看评语的意识。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让学生从别人的作文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老师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进一步写好作文的愿望。
结语:当前农村地区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出新的应对措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