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林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圣坛。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注意十分谨慎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发现许多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礼貌,不讲文明。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重复不良行为;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当前采用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如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是催生了很多新理论、新方法。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觉得无从下手,语文越来越难教,学生觉得语文不好学。面对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要冷静思考、从容应对。
1.吃透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原则、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上每一册教材之前必须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只有正确把握了语文新课标的内涵精神,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从容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但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灵活应对,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又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如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学情等诸多因素组织实施教学。
2.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跟上 要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转变观念时,还要慎重考虑。对于原来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能彻底否定,对于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扬利去弊,对于教学有利的理念、方法继续合理运用,对于不适应当代教学的东西加以改进或果断弃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就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问题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基本教学任务能够完成的基础上实施的,否则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转变为服务型角色,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合理适用的教案,制订出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案。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千篇一律,过于死板,新课标要求教学工作者能将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式引入进课堂,让阅读教学充满情趣、活力。在各种教学方法之间都相互开放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兼容并包各种教学方法之长,善于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开放式教学课堂中不能忽视了师生平等的对话环境的设立,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合作,从合作、交流中学会客观的分析问题和作出辩证的思考,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真理,坚持、传播真理的勇气。合作中不应局限于形式上,应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同学之间多向交流。对于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若干不同的结果,倘若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交流讨论,这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互动,学生能看到问题的不同面,拿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从而作出反思和批判,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要想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全面改善教学方法,就要从教学模式的本文为出发点,教师端正态度,注重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理念,通过沟通和引导的态度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鉴赏的能力,进而在课堂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了解到初中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有效提升学习的能力,最终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