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2018-04-04 07:47:28杨谊苏元华刘定益陈力新唐春华李慧吴凌枫张奎高强孙双权王辉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房性乳糜淋巴管

杨谊 苏元华 刘定益 陈力新 唐春华 李慧 吴凌枫 张奎 高强 孙双权 王辉

2007年10月我科收治了1例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致左侧肾、输尿管积水患者,经手术切除治愈,随访8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4岁,2007年因左侧腰痛不适2年余入院。无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体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尿常规无异常。B超检查示肝囊肿,右肾囊肿,左肾盂轻度分离,左侧腰部约10 cm无回声区。CT平扫示左肾前下方、腰大肌前巨大椭圆形囊肿。IVU示左肾受压外移。左侧逆行肾盂造影示左侧上段输尿管向外侧移位,左侧肾、上段输尿管轻度积水。CTU示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左肾受压外移、肾积水,左侧上段输尿管向外侧移位。CTA显示腹部血管无明显异常。诊断腹膜后囊肿。全麻下经左侧腰部斜切口行左侧腹膜后囊肿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后、腰大肌前方,左肾前下方一囊性肿瘤,囊壁透明,直径约10 cm,与肾脏、腰大肌无明显粘连,输尿管位于囊肿表面。细心沿囊肿表面钝性剥离输尿管,完整切除囊肿,考虑淋巴管瘤可能性大,对囊肿附近的小淋巴管均分别一一结扎,腹膜后留置引流管1周。术毕见囊肿囊液为乳白色,约600 ml。囊液化验示蛋白质++++,乳糜试验阳性。病理报告为囊性淋巴管瘤。见图1、2。 术后康复顺利,随访8年无复发。

图1囊性淋巴管瘤,箭头所示为淋巴组织(HE染色,×200)图2囊性淋巴管瘤,上面箭头所示为淋巴管,中间箭头所示为淋巴组织,下面箭头所示为血管(HE染色,×100)

讨论淋巴管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倾向于以下2种观点[1]:①淋巴管堵塞:感染、肿瘤、外伤等因素导致淋巴管堵塞,进行性区域淋巴排空障碍致使局部淋巴引流梗阻,最终管腔异常扩张导致淋巴管瘤样增大,形成囊性包块;②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胚胎期部分淋巴管与正常的淋巴系统发生分离,异位的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淋巴液逐渐积聚,最终导致淋巴管扩张而形成淋巴管瘤。良性淋巴管瘤通常分为4型[2]:①囊性淋巴管瘤;②单纯性淋巴管瘤;③海绵状淋巴管瘤;④淋巴管血管瘤。其中以囊性淋巴管瘤为多见。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淋巴管瘤, 95%的淋巴管瘤发生于颈部(颈后、颈外三角区)和腋窝,5%可发生于纵隔、脾、骨等器官[3],常沿神经血管轴分布,而发生于腹膜后者罕见,腹膜后淋巴管瘤通常沿腹膜后间隙呈葡萄样生长,进而造成邻近组织推压移位。本例患者淋巴管瘤呈孤立椭圆形生长,将邻近肾、输尿管向上、外推移。腹膜后腔是一个组织结构疏松的潜在间隙,故发生于腹膜后的淋巴管瘤有相当大的伸展空间,当瘤体不断扩大至压迫邻近神经、血管、脏器或组织时,才出现腰腹部胀痛不适。

腹膜后淋巴管瘤因病变部位深而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术前确诊困难。下列几点有助于诊断:①生长缓慢;②消化道造影及IVU显示胃肠、肾、输尿管受压移位;③B超、CT及MRI影像学显示囊性肿瘤改变;④囊肿穿刺为淋巴液,部分患者为乳糜液;⑤淋巴管造影有助于淋巴管瘤的定位、定性及了解病变范围[4-5]。腹膜后淋巴管瘤的典型B超声像是单房或多房无回声的囊性肿块,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肿物轮廓受脊柱限制而紧贴其上,常伴有内部分隔,当淋巴管瘤内有出血、感染、机化时会出现内囊壁钙化。尤其在有分隔的病灶[6]。腹膜后淋巴管瘤CT特征性表现:①形态:多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的单房,病变范围较小;多房型呈不规则分叶状,常沿组织间隙呈葡萄样生长,形态与组织间隙的形态相吻合,病变范围较大。②病灶密度:密度依囊内容物性质而异,囊液为乳糜样液时,密度较低;囊液为浆性液时,CT值约等于水,为3~35 HU;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密度偏高,囊液CT值偏低具有较大的定性诊断价值。③囊壁:多数可显示囊壁及分隔,当囊壁分隔明显增厚时常提示合并感染。薄层扫描、增强扫描可提高分隔的显示率,亦有利于定性诊断。如显示脂肪密度或病灶CT值偏低或穿刺液为乳糜样淋巴液,则应考虑淋巴管瘤[7]。MRI表现与CT相

仿,其TW图像信号一般高于脂肪,对于明确病灶范围较CT优越。另外,当囊内容物感染或出血时,CT值升高,容易误诊,MRI检查则可确定其囊性特征[7]。淋巴管造影对囊性淋巴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X线或CT下淋巴管造影可以显示造影剂进入囊性淋巴管瘤,发现其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的关系[5-7]。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易与生殖源性囊肿、囊性畸胎瘤、囊性转移瘤、肾上腺囊肿相混淆,尤其是与中肾管、副中肾管囊肿的鉴别诊断。囊性淋巴管瘤最后确诊仍需病理证实。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属良性病变,部分为孤立囊肿,内含淋巴液,部分与乳糜管相通,内含乳糜液,生长缓慢,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定期观察。但有些囊性淋巴管瘤生长具有侵袭性,增生活跃的内皮细胞可缓慢地侵入或压迫周围组织,导致邻近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萎缩,进而出现功能障碍,一旦确诊,手术切除为治疗首选。单房性、体积小、且与周围脏器无粘连者较易切除,多房性肿瘤则以广泛、根治性切除为宜。术中分离操作时,应保证肿瘤的完整性,对单房性肿物,应尽量避免囊肿破裂,否则囊液溢出后,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层次消失,增加剥离难度。但对巨大、多房性肿物,适当抽吸囊液可以减小肿物表面张力,有助于提拉、分离肿物。若肿瘤包绕血管或与血管粘连紧密,应将血管鞘一并切除,以免残留囊壁组织。对于肿瘤无法完整切除者,可行大部切除,残存囊壁组织内层用3%~5%碘酊涂抹,以破坏囊壁内皮细胞,防止复发。本例患者囊肿为单房性,体积较大,但与周围脏器无明显粘连,为此,手术难度不大,由于完整切除,同时对囊肿周边淋巴管进行结扎,预后良好。

[1]周静,刘霞,王长河. 盆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致左肾及输尿管积水1例[J]. 中国医师杂志,2016,18(8):1260-1261.

[2]刘执玉. 淋巴的基础与临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60-363.

[3]黄聪,罗军德,淦登卫,等. 囊性淋巴管瘤DSCT表现及病理对照[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5):829-832.

[4]Liu DY, He HC, Zhou WL, et al. The advantages of unilateral pedal lymph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hyluria[J]. Urol Int,2015,94(2):215-219.

[5]刘定益,夏维木,唐崎,等. 足背淋巴管造影在乳糜漏定位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外科杂志,2016,54(4):281-285.

[6]舒恩芬,夏水伟,叶勇军. 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0):1935-1936

[7]李欣,李明林,杨志勇,等. 儿童腹部囊性肿块CT诊断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S1):88-90.

猜你喜欢
房性乳糜淋巴管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海南医学(2015年6期)2015-03-19 14:37:34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