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海 李晓琪 林忠义
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永嘉县手足口病病例及病原分布情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永嘉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6年该县手足口病例资料,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年龄、性别及病原体的分布特点。【结果】2008—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815例,发病时间呈双峰变化,以春末夏初季节及秋季为多;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年龄集中于1 ~5岁孩子,尤以1 ~3岁幼儿发病最多;各年份检出病原体除2011年EV71占优势(59.62%)外,近几年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5和2016年EV71病毒在检出病原中已经下降到10%以下。【结论】该县手足口病呈一定的季节性,1 ~5岁孩子高发,近年EV71構成比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肠道病毒71型;儿童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392
引用格式:吴南海,李晓琪,林忠义.2008—2016年浙江省永嘉县手足口病病例及病原分布特征[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1):59-62.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d its pathoge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2008-2016 in Yongjia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WU Nan-hai1,LI Xiao-qi2,LIN Zhong-yi2(1.Yongjia Hospital,Yongjia,Zhejiang 325100,China;2.Yongjia County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Yongjia,Zhejiang 3251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se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and its pathogen distribution in Yongjia County,Zhejiang Province,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work against HFMD. [Methods] Yongjia County disease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on HFMD cases in 2008—2016.The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in relation to age of onset,sex difference and pathogen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27815 cases of HFMD were reported in Yongjia County between 2008 and 2016.The onset time showed to be bimodal,reaching peaks in early summer and in autumn.The incidence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The age distribu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children at the age of 1 ~5,especially at 1 ~3.Except for the predominance of EV71 (59.62%) in 2011,now other enteroviruses were in dominance in recent years.The ratio of EV71 to all detected enteroviruses was down to less than 10% in 2015 and 2016.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status for HFMD shows the seasonal phenomenon in Yongjia country.The age distribution in patients was concentrated in childten at 1 ~5.The ratio of EV71 to all the detected enteroviruse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EV71;children
手足口病是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以EV71和CoxA16等感染为主,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各型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可导致再次或多次感染。其时间和空间的流行特征有所不同。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年龄偏低,可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规模流行。近年来,多个地区曾出现过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发生死亡,严重侵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和特征对采取合理的防制措施至关重要,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对2008—2016年永嘉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分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1.1 资料收集 本文资料来源于永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选择手足口病患者相关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病例资料均经医务人员仔细研究,并及时修正诊断。永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严格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
1.1.2 资料整理 将所有病例资料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软件导入Excel 2003和SPSS 10.0统计软件及DPS 12.01版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分析
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年龄及性别等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由于本县年龄段人口资料,年龄分布只能采用病例数作为分析指标。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8—2016年永嘉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815例,死亡1例。年度报告发病人数以2014年的6279例为最高,近几年呈隔年高发状态,但从总体流行趋势来讲,呈持续高水平流行状态。见表1。
2.2 流行特征
2.2.1 季節分布 由图1可见该病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时间呈双峰变化,第1个峰高于第2个峰,发病的主要高峰期在4 ~6月份,次高峰期在9 ~11月份之间,但相对主高峰期不明显,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经圆形分布法对疾病流行的时间特征作进一步分析,表2可以发现疾病流行的高峰日基本在6月份左右,高峰期在4 ~7月份左右(P<0.001)。
2.2.2 性别、年龄分布 2008—2016年永嘉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815例,男17370例,女10445例,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6∶ 1,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67岁,集中于1 ~5岁儿童,尤以1 ~3岁发病最集中;6岁以上儿童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小于1岁龄患儿共2281例,其中5月龄以下患儿261例(占11.44%)。
2.3 病原分布
自2011年永嘉县才开始采集检测手足口病病原样本。2011—2016年共采集样本488份,检测出手足口病病原核酸阳性312份,阳性检出率63.93%,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69份(22.12%),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67份(21.79%),其他肠道病毒176份(56.41%),见表3。各年份病原检出率基本维持在65%左右;各年份检出病原除2011年EV71占优势(59.62%)外,近几年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最近的2015、2016年EV71病毒在检出病原中已经下降到10%以下。
3 讨论
自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开始发现并在全国蔓延的大规模手足口病疫情,近几年仍处于高水平流行状态。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永嘉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呈隔年高发状态,但从总体流行趋势呈持续高水平流行特点。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温带地区,手足口病流行于夏、秋季节[1]。永嘉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时间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在本地区手足口病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季节及秋季为多,发病时间呈双峰变化,主高峰明显高于次高峰,发病的主要高峰期在4 ~6月份(春末夏初),次高峰期在9 ~11月份(秋季),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经圆形分布法对疾病流行的时间特征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疾病流行的高峰日基本在6月份左右,高峰期在4 ~7月份左右。本地区手足口病季节流行特点与省内其他县市及上海等地区类似[2-3],3月份发病例数开始上升,4 ~7月进入发病高峰,9月有小幅反弹,表现为一个次高峰。发病主高峰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5 ~7月略有提前[4-5],可能与地理位置有关,东南沿海地区提前进入春夏季节交替,气候多变,致使传染病高发。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永嘉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最小发病年龄为1个月,最大为67岁,基本集中于1 ~5岁学龄前期儿童,尤以1 ~3岁组发病最集中;6岁以上儿童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小于1岁龄患儿以5月龄以后患儿为主。这可能与低年龄组的免疫水平低下,特别是1 ~3岁年龄段EV71、Cox A16中和抗体水平最低有关[6-7]。而小于1岁的患儿因5月龄后母体授予的抗体水平下降,手足口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这与我县男性人口略高于女性人口有关(2016年是113.62∶ 100),也可能是男性儿童喜爱活动,更多暴露在病毒环境中有关。由此可见,1 ~5岁学龄前儿童主要集中于托幼机构,造成局部地方幼儿相对集中、相互接触机会大,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因此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
永嘉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病原检出率基本维持在65%左右,检出病原除2011年EV71占优势(59.62%)外,近几年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最近的2015、2016年EV71病毒在检出病原中已经下降到10%以下。这一结果与邻近地区福建省的手足口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相符[8]。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因[9],EV71在检出病原中构成比的下降有利于重症病例的防控。
参考文献
[1]BAHRI O,REZIG D,NEJMA-OUESLATI B B,et al.Enteroviruses in Tunisia:virological surveillance over 12 years(1992-2003)[J].J Med Microbiol,2005,54(1):63-69.
[2]顾永权,苗超,史宏辉.余姚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7):368-369.
[3]HAZOUME L,韩雪,孙永欣,等.上海市杨浦区2006—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4):292-296.
[4]靳妍,张静,孙军玲,等.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9):676-679.
[5]马岳,李海军,李涛,等.宁夏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7):802-805.
[6]肖革新,胡跃华,于石成,等.2008—2011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2):932-936.
[7]许国章,倪红霞,易波,等.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4):361-365.
[8]陈炜,翁育伟,何文祥,等.福建省2011—2014年手足口病相关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10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563-567.
[9]郭青,张春曦,王晓风,等.2008—2009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1):85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