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震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因材施教就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施行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因材”是前提,是指学生的年龄、性别、资质、才能、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施教”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首要决定因素,要针对学生的能力确立教学的进度、深度和广度。甚至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倾向性、气质和性格特征、学习方式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如当前我们要研究的课文插图教育活动。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课文插图不断增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使用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教育教学作用。同时在课文插图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承认并能意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仅仅是因材施教的第一步,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出现学习落后、考试不及格、甚至遭到教师放弃的学生,其原因是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领域里,教师缺乏个别对待儿童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确定某个儿童在学习特定知识内容时,会经历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1]。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地在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因材施教。
在运用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利用插图进行各种说写训练时,教师必须要注意观察学生,尤其是学生使用插图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表现更值得观察分析,从中有可能会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当然观察和思考是不能分开的,教师要观察还要思考:“学生到底为什么感到困惑,为什么看不懂?为什么会对某些部分感到困惑?为什么理解课文或写作训练时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会在某个环节出现反常现象?”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学生学习非常顺利的阶段,从中发现学生的擅长所在或者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通过不断观察和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有困难、什么情况下顺利,才能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观察和思考,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师们就能练就一双发现学生学习差异的慧眼。
任何一位教师都是具备独特经验的个体,由于课文插图教学经验和水平的限制,在课文插图教学设计时都会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和偏好。没有哪位教师能够非常客观地将所有教育原则、教学规律都应用于一堂课中,且非常准确地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施教,这样抽象的教师是不存在的。因此,课文插图“因材施教”要与“因教而学”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应该是相互适应的,不能一味强调教师的课文插图教学要因材施教,也要呼吁学生在课文插图学习时要“因教而学”,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课文插图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课文插图教学的因材施教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文插图学习的影响。而教学中学生身心各方面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教师要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首先,是对学习成绩的监控。老师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并及时批阅,发现问题,整体评估学生进步情况并记录在案以备纠错。如果教师不注意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学生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则学生学习很容易脱离老师的监控。从而因材施教就缺少现实依据,得不到真正落实。第二,教师还要注意监控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转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方式、智力类型、兴趣和爱好、反应速度、摹仿能力和耐力等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例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什么样的插图感兴趣,能理解何种抽象程度的插图作品等。第三,因材施教的结果必然扩大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年级、能力水平、学习风格、认知风格等学生形成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因材施教进行过一个阶段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要注意对落后的学生重新进行评估,为下一轮因材施教提供可靠的个体差异依据。
课程校本的重心显然放在了校本上,其根本意义在于它承认并能服务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资源建设[2]。因此,在课文插图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表现在追求学习过程中课文插图的选择和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与他们的实践经验相符合,能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独特的发展。
在指导小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清晰的评估。然后对观察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置阶梯目标进行教学:第一级: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是观察能力差的学生,在指导观察课文插图的同时,要给予观察方法和策略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在插图观察中学习课文并发展观察能力。第二级:对于观察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指导其观察课文插图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不同类型课文插图的侧重点,并学会独立观察课文插图。第三级,独立地进行课文插图观察。对于一些观察能力较强,掌握了不同类型课文插图观察侧重点的学生,要求其独立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当然,对各种不同观察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时一般是通过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来分层教学的。对第一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最为容易。如插图中有什么事物,是怎样的等,并直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策略和方法。第三级的学生解答的问题最有难度,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创造性。如,插图内容是否反映了课文主题?是否能给插图设计一个标题,是否能根据课文对插图进行适当地涂改?
此外,课文插图教学具体环节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类型差异(多元智能等)、学习风格等因素,灵活而有效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能够学有所获。例如: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觉通道的差异会对课文插图观察产生影响。雷斯曼(F.Riessman,1966)对学习方式的划分认为:有的学生善于通过阅读(或看)来学习,有的学生善于通过听讲来学习,还有学生则通过做或自己说一遍取得学习的好效果。而课文插图观察主要是视觉的活动,对于听觉型、触觉/动觉型学习者来说,由于看不是他们所擅长的学习方式,会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文插图观察教学设计时,要给予这些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同等关注,教学活动要有看插图,还要有与听觉活动相关的活动以及与触觉/做等活动。如果课堂时间紧张,一定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听觉型和触觉/动觉型学习者课下完成与之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加强监督,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面对不同观察力水平的学生,设置分级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对于不同学习风格、智力类型(多元智能)、兴趣各异的学生,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学习,学有所获。
利用课文插图教学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同的。瓦德尔(Wardle)的研究表明:插图对阅读理解能力低的学生有益,而对高水平的学生几乎没什么影响[3]。Rusted发现差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把视线频繁地从文字移向课文插图,并不时地对照插图阅读文字,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很少注意课文插图[3]。我国研究者张红香的研究发现,一般学校三年级有图组学生阅读成绩明显高,而重点小学五年级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阅读与插图直接相关的内容时没有表现出插图效应。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受插图影响更大,难度小的课文,学生可以不借助插图直接理解文意[4]。
运用课文插图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年级因素,低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插图依赖性更强。同时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有阅读理解能力高、中、差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想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准确地评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置阶梯目标进行教学:第一级:对阅读能力低(或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要细致地指导如何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支撑,理解词句、重点段落、中心思想等,并注意插图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如边读边做标注的习惯。第二级:对于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小学生,阅读课文的难度也在提高,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情节、写作思路和中心主旨的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借助图文关系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成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样也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提问;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特定的活动对学生思考力进行系统训练。第三级:对于阅读能力发展很好的学生,可以忽略课文插图的观察,或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插图直接理解课文中心主旨。
课文插图是对小学生进行表达训练的极好素材。要做好运用课文插图因材施教,首先要区分不同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差异,对低年级的学生以说话训练为主,中高年级学生进行更多的写作训练。另外,要根据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水平,将学生进行区分,有意识地训练和指导低年级学生说得完整明白、准确、有条理、具体形象等,在中高年级训练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连贯通顺、表达的准确性等。
对于不同说、写水平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指导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观察收集学生说写水平方面的信息,并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可以划分为:第一级:对于说写水平低的学生给出与插图相关的说或写的范文,并直接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启发;第二级:向说写水平中等的学生提供与插图相关的参考范文,教师做适当指点,如提醒学生易犯的错误或水平较差的方面,主要让学生自己从范文中得到启发;第三级:对于说写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只提与插图相关的说写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范文,或直接进行说和写训练,教师在必要时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修订版,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
[2]王祖亮.从“校本课程”走向“课程校本”[J].课程教学研究,2014(1):9-12.
[3]陈月茹.关于教科书插图问题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3):28-31.
[4]张红香,张必隐.小学三、五年级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1997(5):46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