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丽 包向辉 孙 威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高校聋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尚晓丽 包向辉 孙 威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聋生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聋生的培养质量,影响课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的各个因素,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更为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更有效、更积极的改善措施,着力提高聋生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聋生;课堂教学;问题
聋生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聋生的培养质量,影响课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的各个因素,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更为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更有效、更积极的改善措施,着力提高聋生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绥化学院目前是黑龙江省唯一招收聋生的本科大学,招生规模呈上升趋势,如何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们各位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对聋生课堂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开展了很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手语专题培训班、手语助课、教师优质公开课,教师之间互评课,各种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教学研讨会、师生座谈会等等。今年是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年,我们又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毋庸置疑,以上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许多亮点。但是,也发现部分听障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现试图对我们聋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以便能引起听障生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真正提高聋生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它本身也体现了对价值的追求。所以,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核心。但是,目前聋生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不能以人为本,“目中无生”的现象时而存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的教育理念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和教学质量差等多种不良结果。[1]
我们的教学对象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理缺陷,语言表达能力要相对差一些。聋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差别大,但是这些学生的直观感受力较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授课对象认知特点、认知规律,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多样化,结合生活实际,采取较为直观的方式去设置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启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聋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做到“目中有生,心中有生”,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接受聋生,走进聋生,常常给予聋生情感关怀,尊重聋生的感受,尊重聋生的选择,培养聋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努力去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效果。
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实施具体教学活动的方向,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一些承担聋生课程的教师在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往往没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将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材上的“教学要求”直接借鉴过来,“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切实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都不是很清晰,那么所实施的具体教学活动就没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就迷失了“方向”。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一些聋生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知轻行”的倾向较为严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传授聋生书本知识作为了主要目的,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接受”的方式,教师在整个过程或绝大部分过程中采用了讲授(讲解或讲述)的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不应局限在教师“教”,学生“记”这种模式,而应该提倡教师“指导”,学生“做”的模式或者教师“指导”,学生“探索、讨论”等多种模式。
如果教师只是将自身的教学目标很直接地指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上,学生则往往会把顺利通过考试视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这样下去,我们聋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表现出非常的薄弱,学生学习会有很强的依附心理,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知识,却缺能力;有文化,却缺教养。好的教学目标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尤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能够将培养目标全面有效地体现出来,促使聋生的素质全方面发展,不应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不单单书本上的知识本身,也应重视聋生的思维方式、心理感受承受力、意志品质、情感与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聋人的就业压力很大,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开阔聋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有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使聋生的课堂教学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
我们今年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素质,支撑这些能力的主要就是我们的课程,每门课程有课程的教学目标,每节课或者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围绕我们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每个老师必须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只有知道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我们所承担的课程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要起到的作用,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之间应该多听课、看课,注意学生的反馈,不能主观地去实施自己的课堂,要充分开展教研室活动,教研室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搞。
教学内容是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合理去确定和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的广度,指的是所传授知识的范围和信息量。由于聋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有时老师在讲授知识上总觉得难以传授,导致有些课程个别老师每节课的信息量设计的过少,知识点偏少,这样既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不能很好地调动聋生学校的积极性。与前几年相比,我们聋生的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他们的知识面也相对广泛了很多,思路比较开阔,通过调研发现,很多聋生对当今的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是非常崇尚的,对于比较前沿的学科信息以及文化动向等方面也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讨厌教师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的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一定的把握。
个别听障生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等相脱离,学科的一些前沿思想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导致教学滞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突出表现有,一方面有些教师不能深入了解聋生的真正学习需求,只是注重自己所教科目书本知识内容的传授,不能很好地将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备课不充分,自身视野不够广阔,设计的教学内容烦琐、陈腐、庞杂。有些教师不能投入有效精力对充分查阅资料,不能把教学内容同当今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甚至有些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不了解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缺少独到见解,所传授的知识陈旧,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不能很好地凸显教学水平。[3]
一些聋生的接受能力在有些方面可能和健听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学时安排上进行了调整。教学内容的延展不应局限在课堂内,课前、课中、课后应有效配合,这样就会将课堂时间有效延伸,教学内容有效延展。
聋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摒弃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一元的单向讲授信息的模式,应努力做到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多方面地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为多元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特点等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应认识到,实施个性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努力寻求多样的变体和教学途径,依据聋生个体化特点去实施具体教学活动,以便达到预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求教师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手语是聋生的第一语言,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主要通过视觉上的认识,这样长时间的单一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些聋生课堂的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法为主,不能很好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性教育,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考空间进行开发,教学过程极其缺少师生思维上的碰撞、缺少有效地沟通。有些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没有课堂讨论交流环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等环节,聋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过程的活动的机会几乎没有。这种模式下,导致一个常态是学生上课就是拼命记笔记,相对认真的学生下课后可能再核对一下笔记,考试前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式地背笔记上的内容,考试过后基本上就忘记了所学知识,这是一种非常死板不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缺少一定的教学探索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很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应用性及创造性等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法应广泛应用于聋生课堂,即有些课程科研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过程进行转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课堂上的部分教学内容和相关学习资料整理、提炼出来,采用网络作业布置或者录制视频提前发送给学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预习作业,在课堂教学前让学生就积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共同交流、讨论并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
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的特征应具有平等性、尊重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但是,很多聋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形式主义,互动程度不够,很多是“形式主义”的互动缺少实质效果,互动具有浅表性、形式性、不均衡性等特点。很多老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互动的意识,也会采用一些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但教师设计的互动问题不够精心,甚至所提出的问题特别简单,不能很好地围绕该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互动环节的设计,导致互动问题没有思考的价值,互动形式浅表,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些老师的互动不具备互动机会的均等性,总把互动机会给个别学生,互动缺少机会均等性,导致互动结果也缺少均等性,导致长期没有参加互动学生对互动环节没有兴趣,对老师的课堂产生厌烦等情绪。[5]
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采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共同探讨和教师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动”式教学法应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实施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密切的师生关系,对互动内容提前进行精心设计等,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聋生的课程绝不能是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的过程,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聋生的教学反馈。另外,课下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要融入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我们的学生对象,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绝不能把教学活动局限在“45分钟内”。
教师应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是以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的的系列学术性研究活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努力成为主动性地、批判性地、系统性地对自身教学实践实施过程进行考察的研究者,有效的教学总结和反思活动对提高聋生教学质量服务是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目前从事聋生教学的教师开展聋人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呈现出一定的表面化特点,不能进行深入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要积极主动、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增强自身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对自己实施的教学行为进行严谨有效地审视,对教学实践能力进行改进和提高,真正提高聋生教育教学质量。开展的聋生教学反思行为应是科学的,需要有效结合我们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考核方案、教学相关资源配置、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等方面,应努力提高聋生课程课堂教学系列活动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提高聋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魅力。聋生教学是我校的特色,我们应该将特色充分发挥出来,科研跨学科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重视聋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等实践能力。
本文对聋生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大家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改进聋生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途径,只要大家积极地探讨和实践,聋生课堂教学质量就能不断稳步提升,聋生的就业能力就能真正提高。
[1]孙自强,汤善芳.高校课堂教学的问题探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18-121.
[2]叶秀菊.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13):222.
[3]潘桂妹,普映山.民办高校大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J].海外英语,2017(4):83-84.
[4]马涛.翻转课堂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7(13):218.
[5]陈招兴.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J].教学动态,2016(25):89-90.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Dea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Shang Xiaoli Bao Xianghui Sunwei
(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
Deaf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deaf students.There’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Through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e t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low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In order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and a more in-depth thinking,more effective and more posi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af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and really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students.
deaf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problem
G762
A
2095-0438(2018)01-0052-04
2017-09-22
尚晓丽(1980-),女,满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绥化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特殊教育。
2017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EDE329);绥化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JC20140122);绥化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JC20140142)。
[责任编辑 郑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