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倚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骨二科,山东泰安271000
高能量暴力的伤害易导致肢体的部分离断或完全离断,需要行断肢再术[1]。严重的离断伤,特别是伴有软组织碾挫伤的肢体,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分析泰安市中医医院骨二科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断肢再植的病例30例,并与之前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总结如下。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医医院骨二科收治的断肢再植的病例30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伤、坠落伤、工伤等,该课题纳入患者肢体离断的部位均在四肢的长骨部位。
纳入标准: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离断或部分离断,需要行断肢再植手术;②均不伴有各种严重的内科基础疾病;③均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并无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片者;③糖尿病患者;④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受伤部位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者;⑥伤处有骨肿瘤或软组织肿瘤者;⑦恶病质者。
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断肢再植的病例30例,以“实验组”标注,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未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肤牵张器时的断肢再植手术的患者共30例记录数据以“对照组”注明。
(1)断肢再植术:①清创术:创面用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由浅入深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断肢肢体清创时,肢体末端朝上,以避免栓子进入血管,增加感染和血栓风险。稀碘伏纱布浸润创面5 min,生理盐水冲洗。②骨支架的建立用外固定架或钢板钢钉固定骨折,力求简单、迅速、稳定、可靠。③吻合血管、神经。④吻合肌肉肌腱组织。(2)沿创面长轴方向放置皮肤牵张器,根据创面血运情况逐步调整牵张器的压力大小。穿针方法:①最少由两枚骨牵引针组成,直径1.5~2 mm;②骨牵引针距创面缘的最佳距离为0.5~1 cm左右;③骨牵引针间断穿入皮肤,间隔宽度为1.5~2 cm;④骨牵引针穿入深度不能进入深筋膜层;⑤术后严密观察牵张皮肤边缘血运,根据牵张皮肤边缘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肿胀程度决定调节压力的大小。
①愈合率:术后更换封闭负压引流器时,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采用求积仪(QCJ-I型)测量创面面积大小,计算愈合率。愈合率=(1-现伤口面积÷原伤口面积)×100%[2]。②消肿率:肿胀度观察局部肿胀度。1分: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纹存在;2分:皮肤肿胀伴皮纹消失,皮纹稍高;3分:皮肤明显肿胀、发亮、出现水疱,皮肤明显增高。公式:消肿率=(最大肿胀值-第n周肿胀值)/最大肿胀值×100%[3]。
采用Excel建立统计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值±平均值(±s)表示,进行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实验组在第1~5周后,愈合率明显的高于未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97.58±2.01),显著高于对照组(83±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16)。如表1所示。
表1 创面愈合率(±s)
表1 创面愈合率(±s)
组别不同观察时间(周)1周2周3周4周5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31.67±4.58 10.90±2.19 6.49 0.021 49.44±6.48 25.56±3.75 5.47 0.009 80.12±7.59 68.33±4.79 7.04 0.006 94.44±5.96 80±5.50 5.93 0.045 97.58±2.01 83±2.59 3.09 0.016
根据测量的矢状径或冠状经,发现患肢伤后1周最明显,即最大肿胀值为1周的肿胀值,之后肿胀逐渐消退。观察发现,对照组较实验组在肿胀值和消肿率的对比上,差异明显,实验组在肿胀值和消肿率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周,实验组肿胀值(2.4±0.22),显著低于对照组(6.7±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578,P=0.000),研究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肿胀值比较
表3 两组消肿率比较(%)
通过皮肤牵张器,大大了提高了局部的抗病能力[4];改善了细胞的微环境,减轻了毒素对细胞的影响,有力的促进了细胞的恢复[5]。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能够减轻局部的水肿,改善细胞与血液的供应的距离,从而促进了细胞的存活率,从而大大的促进了创面的愈合;能够促进了微血管的再生。使局部的血液增多,血流速度加快,肉芽组织生成从而增多[6]。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能在创面上形成一均匀的负压的吸引的力量[7],能够破坏细胞骨架,促进细胞的第二信使释放物质,从而引起细胞的增殖和基质的合成;能够明显的增强创面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8]。
综上所述,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联合皮肤牵张器最大程度的促进了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了消肿,保护了神经组织。
[参考文献]
[1] 洪乔阳,陈剑锐,张学敏,等.断指或断肢再植成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177-179,205.
[2] 白顺宁,曹尚鹏,王建伟,等.四肢离断再植29例临床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1):686-688.
[3] 袁锟,周小钢,张辉宇,等.小腿断肢再植16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16,30(5):454-455.
[4] 王彦赫.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5] 曾文超.复杂性大肢体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5.
[6] 李亮,金涛,臧夕梁,等.断指再植失败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3):40-41.
[7] 孙亚丽.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断肢(指)再植术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271-272.
[8] 张前,张蓓,陈兰瑛.上肢离断再植术后合并红人综合征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