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攀
(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9)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1]教材呈现了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如何区别于学科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落实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与育人目标,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2]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而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面对五六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材中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必须系统接受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品德学习的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才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放在首位。有了目标的精准定位,方能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引导。
如《辽阔的北美大陆》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主题二《环绕地球看世界》的第六课题。教师指导用书中明确指出该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初步了解北美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了解北美大陆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发达的经济;二是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其核心目标显然是第二条。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一重点,用三个环节建构这堂课:“美国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国家?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这样不仅仅让学生通过教材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成为一个移民国家,为什么这么多大洲、国家的人要移民到美国?”学生凭着自己平时的认知和经验猜想:可能是因为“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可能是因为“民主自由”,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打开资源包继续学习,了解这个国家发达、吸引世人的原因,知道我国尚存在的差距,寻找美国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学习、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梳理、小结、提升,切实感受中西方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教师通常觉得历史、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离得较远,其实不然,历史、地理与今天的生活紧密联系,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辽阔的北美大陆》一课,北美大陆、美国,在空间确实很遥远,它们位于地球的另一半,但好莱坞、迪士尼以及《加勒比海盗》《钢铁侠》《蜘蛛侠》《冰雪奇缘》等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以此引入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讲到华盛顿、白宫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们知道特朗普吗?知道奥巴马吗?这里就是奥巴马、特朗普曾经住过的地方,不仅他们俩,还有布什、克林顿、尼克松……他们都曾经住在这里。这里就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这样可以点燃学生对白宫的探究兴趣,三言两语就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讲纽约、旧金山时,也可以先问问学生:“关于纽约、旧金山,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从课外书、电视电影、网络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也许有的学生的亲戚朋友在美国,有的学生已经利用假期去美国旅行或游学过,有的甚至已经预设将来要留学美国。以学生的生活认知为基础来组织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方能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创造性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当然活动的目的不是图热闹,一切的活动都必须为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关键在于教师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获得感悟,促进品德发展。
如《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寻根问祖”主题三的一个课题。在教学中,师生一起了解家乡厦门同安古代的智者、伟大的科学家——苏颂,知道他在科学上的一大杰出贡献是主持研制水运仪象台。这是集浑仪、浑象及报时为一体的天文仪器,既能观测天象,又能报时,荣膺三项世界之最。课上,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纪录片《创造,科技的力量》之《通天神器》的片段后,无不感叹它的神奇。但是,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感叹”,而是积极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思考片刻后提出疑问:“它是如何做到自动化运转的呢?现在的天文望远镜是在电脑的控制下,由电动机驱动望远镜来实现跟踪天体的功能,可是在古代,没有电脑呀,苏颂到底是如何来实现的呢?用什么驱动?怎么驱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点燃了,教师顺水推舟:“请大家打开学习单,老师已经把水运仪象台的原动轮——枢轮放在大家的学习单上。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在遥远的宋代,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巨大的枢轮自动匀速地转动起来并驱动浑仪、浑象和报时机构?四人小组讨论、设计,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学生开始思考、讨论,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发现无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方案。有了动手动脑的探究体验过程,学生最后看完苏颂的水运仪象台的驱动原理的视频后,由衷赞叹:“苏颂太厉害了,在遥远的宋代,居然能设计出这么完美的自动化运转方案!”“我太佩服他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4]通过探究,心灵产生碰撞、涤荡,才有情感的升腾,才能培养学生善于感悟、学能深思的素质。
品德课程重在知行合一,实践性是本课程性质之一。相对于认知,道德实践更为可贵。课程源于生活,更要指导生活,高于生活。
如《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课中,这些古代科学家、杰出的智者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联呢?今天为什么要去了解他们?除了了解他们的生平,知道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为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外,还有怎样更加实际的意义?今天的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以指导生活?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挖掘,探询、学习苏颂精神——勤奋。课上,教师呈现了这样的两则资料:
资料一:因为父亲是翰林学士,本可袭官位,但苏颂坚持自己考。而且一考即中进士。
资料二:在朝廷内国史馆担任集贤院校理九年时间,“每日记诵两千言,归即书于方册”。
看着这两则简短的资料,学生陷入沉思。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不得不承认,平时的作业中,最不喜欢的就是背诵和抄写。可是这一学期,从开学到现在,教师布置要背诵的篇章或者段落总共不到两千字。而苏颂一个月至少背诵六万字,如此持续了九年。苏颂不仅背诵,回家还要用毛笔把它们写下来。固然,死记硬背不一定就是学习,但真正的学习没有不是以知识的牢固为基础的。于是,教师布置作业,强化践行:
规划单
我的目标:
我计划每天 (训练方式) (时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三个星期后,教师查阅规划单落实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到了。学生有的喜欢音乐,为了将来能从事音乐工作,不再厌烦教师与父母的“布置”,每天主动练琴一个小时以上;有的为了以后能当个美食家,每天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后,学做各式小点心;有
的为了提高数学成绩,每天主动练计算……当然,此次践行的意义远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在践行中,学生懂得了为什么要勤奋和怎样勤奋、怎样坚持。向科学家学习不再是一句空话、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落地生根”,并且开始“发芽”了。这就是回归生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庆捷.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EB/OL].[2014-02-22].http://blog.sina.com.cn/hawk36.
[3]张洪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4](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