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韵(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自古中国人喜欢以茶会友,日常生活中,茶既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契机,又产生了美感与情趣;国家交流中,茶叶与丝绸相伴,曾出现在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成为贸易通商的重要物品和文化交流的使者。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的茶文化也将借此东风重焕光彩。而作为新型茶艺人才的培养摇篮的高职酒店专业,在培养目标、教授形式、课程设计、实训考核等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提到“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茶艺的文化内涵、艺术性、独特性将进一步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作为旅游的重要构成部分,酒店海外酒店急需大量懂得中国茶文化、精通茶艺的人员向各国客人展示中国茶艺之美。《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随着我国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在海外酒店实习、就业需求的逐步增加,开设酒店茶艺课程的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展开改革,培养急需人才。同时,可招收他国学生来我国学习茶艺课程,也可开创中国茶艺课程的海外授课模式。《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沿线国家间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作为茶艺代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中国茶艺距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仍有一段距离,这需要中国开设茶艺课程高校的共同努力,做好茶艺领域产学研工作,培养更多优秀茶艺人才,推广和传播中国茶文化,增强中国茶艺在世界范围影响力和主导地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酒店专业茶艺课程培养目标仍定位于国内六大茶类学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饮茶习惯、口味缺乏了解,对国际间茶艺交流不够重视,有的培养目标只注重传授学生茶艺演示技能,忽略了对本土茶文化挖掘和茶艺内涵培养。导致部分学生误解茶艺课程只是一门演示泡茶手法的表演课程,难以展现中国茶文化的巨大魅力,无法胜任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命。
国务院连续多次调整取消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资格证虽然被保留,但取消呼声不断。根据2016年12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茶艺师资格证已悄然消失在清单中,这预示着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茶艺技能凭证恐将被取消。以前酒店多以国家茶艺师资格证为选人标准之一,因此大多数酒店专业茶艺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取得国家茶艺师资格证,以期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随着资格证的经消失,仍旧以“考证”作为课程目标显然已经无法跟上国家政策发展。
酒店一直是各国文化交流汇集之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酒店也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全球茶叶展销、国际茶文化研讨、国际茶艺赛事、世界茶文化节等活动的重要场所。酒店中的茶艺不仅融合了品茗、艺术鉴赏、茶艺氛围营造,也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核心价值观。茶艺的很多表现手法,均取自中国古代典故、神话传说以及现代生活理念,彰显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本土国家缺少相应的故事典故,很多酒店宾客无法理解中国茶艺中蕴含的“儒、释、道”思想。目前中国高职酒店专业茶艺课程在跨文化交流中茶文化方面研究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向外国客人传递出“廉美和静”的茶文化核心思想。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茶艺连同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共同进入亚非欧国家人民的视野中。由于三种茶文化均起源于中国,相似的茶文化来源、难以辨认的亚洲面孔让很多欧洲、非洲客人无法准确区分中国茶艺和亚洲其他国家茶道,甚至误将筷子、舞狮、红灯笼等同于中国茶文化。在各种茶文化交流碰撞之下,高职酒店专业茶艺课程需进一步挖掘内涵,提炼中国茶文化符号,将中国特色的茶艺更好地展现于海外客人面前。
中国高职院校酒店专业的茶艺课程传统教学一般采用教授法和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环节机械重复茶艺冲泡流程练习。冗长乏味的理论知识、重复枯燥的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味中国茶艺之美。
“一带一路”倡导文化先行,加强人文交流。高职类酒店专业茶艺课程培养目标应该在人文领域提升。作为酒店茶文化的使者,学生不仅应了解中国茶文化还应熟知亚洲、非洲及欧洲等国家茶文化,并且应了解酒店所在地的本土审美情趣,能熟练使用外语精准翻译茶艺内涵。因此,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茶艺课程应升级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土茶文化,了解国际茶叶市场,熟练掌握中国茶艺技术,能够使用外语准确传达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类酒店专业茶艺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一带一路”的新形势,创新教学内容,将传统茶艺课程同“一带一路”新需求相结合,提炼中国茶文化符号,深挖区域茶艺课程内涵。以成都地区茶艺课程为例,在教学内容中提炼“长嘴壶”“盖碗茶”文化符号,突显中国茶艺特色。成都酒店茶艺表演讲究动静结合,长嘴壶茶艺糅合中国杂技、舞蹈、武术、戏曲功底,长嘴壶茶艺表演者将长达85公分的笨重长嘴壶舞得虎虎生威,再配上独特的盖碗茶,川剧变脸、喷火等艺术表演形式造就典型的成都茶艺文化。和中国功夫、川剧变脸相融合的茶艺课程更好地展现区域特色,有利于中国茶艺走向亚非欧国家;同时,准确提炼中国茶文化符号,能帮助中国茶艺摆脱“脸盲症”,提高识别度,真正达到传播中国茶文化的效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茶艺课程,真正做到“以茶育人、以文化人”。将传统茶艺表演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结合,通过茶艺表演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爱好者讲述茶艺中蕴含真、善、美的故事,潜移默化传递文明、和谐、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中国茶德。既有助于提升茶艺表演者的气质与道德修养,又能弥补跨文化交流中的茶文化内涵缺失。
将健康养身理念融入茶艺课程,满足现代人对“国之饮品”的新要求。为适应国际茶市场消费需求新变化,高职酒店专业茶艺课程应增加现代健康养身理念。在茶叶挑选、冲泡等多方面满足亚非欧国家对养身、健康的追求。
不同国家的游客对茶艺的理解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修订茶艺演绎方式。茶艺课程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中国茶艺师和外国酒店游客两种角色,转换视角换位思考,理解本土国人的品茗爱好、口味习惯。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思考更新茶艺演绎方式、创新茶艺介绍方法,有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中的茶文化内涵。
实训教学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室和酒店茶艺室实训。其中,酒店茶艺室实训是在酒店茶艺室中进行茶艺实训教学,是高职酒店专业茶艺课程的特色之一,也属于校企合作项目。它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酒店顾客需求,直观了解不同国家对茶叶口味的偏好,更有针对性的调整茶艺技巧。同时,根据酒店不同的茶艺室风格做实训教学内容调整,让茶艺风格与酒店主题相符合,增强学生茶艺技能针对性和酒店茶文化风格的把控能力。
增加酒店专业茶艺课程的考核方式。除期末笔试考核和期末茶艺考核外,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让学生分小组录制视频,展现阶段学习成果。同时,通过组织茶文化节、文艺汇演等方式对学生茶文化内涵和茶艺技能进行考核,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赛事,以加分方式给予奖励。
随着国家近年取消一大批职业资格证书,曾经以国家茶艺师资格证作为人才挑选的模式将受到巨大冲击,而国家、国际茶艺比赛将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酒店专业茶艺课程教授的不仅仅只是一种茶叶冲泡技术,而是将茶叶挑选、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课程。技术评级,有据可依,艺术评级,无据可依。茶艺课程虽无法评级,却可赛艺。通过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华茶艺技能竞赛等赛事,国际间茶艺比赛相互交流,“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能力、提升茶艺操作手法,着力培养具有丰富国家级茶艺赛事实战经验、熟知全国及国际茶艺赛事规程、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茶文化深度融入世界文化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国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茶艺课程需紧跟时代变革潮流,通过全面提升培养目标、提炼中国茶文化符号、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加酒店茶艺室实训环节、多种考核方式等多种改革措施,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更加优秀的茶艺人才,让中国茶艺走向国际舞台,在更大的平台展现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