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三融”路径探索与研究
——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

2018-04-02 10:07陈思琦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及文化遗产物质

陈思琦(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国家非遗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持续开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喜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如:不同类别非遗间保护与传承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非遗保护主要依靠政府,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等,而这些问题是传统的师徒制方式在现代社会无法解决的,需要将其放在更大的视域下展开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传承机制。而高等职业院校是区域教育文化和技术技能的核心聚集地,因区域文化背景的不同承担着特殊的文化和技能的传承使命,它不但应该是区域精神文明的聚集地和代表,而且还是保护、传承和建造区域文化的主要力量。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重要的技能人才培养场所,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责无旁贷。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传承使命,使之在非遗、传承人、学校、行业、企业和产业发展间穿针引线,形成纽带,是非常重要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非遗教育传承所面临的问题与价值取向

科学认识非遗教育传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价值取向,是制定合理的非遗教育传承路径的前提条件。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谈到非遗时强调,“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对口培养,使非遗的传承、研究、管理有人才保障”。而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自身的特点,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确拥有突出的特色,可以满足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和技艺技能传承的要求。与此同时,当下高等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矛盾: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原生态保护意识和传统师徒制传承的方式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与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面对和化解这些矛盾,推动非遗教育传承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推进,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需要对非遗现阶段发展情况的深刻认识去推动创新,这种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传统文化中落后部分的消解,也是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铸。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文化产业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四川省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浸润着成都平原地区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历史,无论在区域位置、文化资源还是产业对接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开设的专业几乎覆盖了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加之其中的受教育人群主要来自四川省和西南地区,该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受教育者中有来自藏、羌、彝、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所在的地区更是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魅力,在接受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时更容易接受、认同和引起共鸣。基于此,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一直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展开工作,并于2013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并致力于培养非遗保护、研发、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新成立的非遗学院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社会普及推广与服务等多个层面展开非遗教育传承实践,逐步形成了“纵向渗透(Directive Penetration)、横向共推(Cross Dissemination)、链向传承 (Inherit Chain)、活态衍生(Active Derivatives)”四个部分构成的“非遗教育传承PDCD模式”的闭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非遗教育传承的“三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行业企业、融入地方文化普及与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高职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的模式化发展。

二、非遗教育传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探索

在国内高校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呼吁和倡议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和学科体系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涉及到文学、民俗学、艺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等问题还在探讨之中,构建独立学科的条件尚不够成熟,故如何多途径、多维度地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链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以“德育、美育、技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多维度,成为了首先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学生社团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及互联网在线学习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有效载体。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做了如下尝试:

(一)将非遗通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以开设公选课为突破口,开展高校非遗通识教育,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开设了《最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遗系列通识课程并作为校级公选课开课,介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普及了四川省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出版了课程教材,将非遗通识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了非遗校内的普及。

(二)通过专业教学改革,研发非遗融合课程,推动专业技能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

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展开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建设。譬如在专业课程中选取部分课程,在课程环节、课程内容、课程实训等多个环节结合非遗展开教学设计,研发出了一批非遗融合课程。如在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中,选取《文化创意与策划实务》《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图案与纹样》等四门课程作为非遗融合教改课程,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了非遗知识,学习了非遗技能,并对所教、所学的专业课程有了更加多元的理解和认知。

(三)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开设第二课堂、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非遗技艺体验和竞技。

在非遗学科体系尚未构建的情况下,以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各类竞赛为载体,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实现体验式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专业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相互渗透,促进专业技能提升与德育发展,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四)以现代新兴技术为引擎,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搭建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和终身学习的在线平台。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非遗互动展示教学、非遗元素提取、研发和孵化教学。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设一批非遗微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终身学习搭建在线平台。

三、非遗教育传承融入行业企业的路径探索

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非遗的专业师资匮乏、非遗与行业企业对接口径窄、资源分散不易形成合力等问题,非遗教育传承很难获得来自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的支撑与支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推动非遗教育传承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获得更大效益的关键。国内一些高校,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高校在此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实践表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抓手,非遗传承人——文创设计大师——高校专业教师“三师”集力,更能推动非遗教育传承融入行业企业,动教育传承质量上台阶。具体实施路径可有一下三点:

(一)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建立传承人传习所和大师工作室传授非遗技艺。

邀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建立传承人传习所传授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譬如邀请夹江手工竹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占尧等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进校园建立大师工作室和传习所,以非遗体验课程外聘教师及非遗传承人引入等合作模式展开合作,并通过遴选,选择一批真正热爱非遗的受教育者进入工作室或传习所学习,促进非遗教育传承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二)以文化创意设计为核心,引入企业设计师和行业专家,成立非遗文创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提取非遗元素开展文创产品设计与孵化。

引入企业设计师和文创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成立非遗文创设计工作室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设计研发非遗衍生产品。教学双方通过对非遗元素的挖掘与提取,与生活美学相结合,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研发出独具魅力的非议衍生产品。通过企业联合会和行业组织等平台助推师生创意作品向产品和商品转化,将不可言说的传统文化具象化、实物化,把比较抽象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实实在在可知可感可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饰品,并成为拉动受教育者就业择业的一种方式。最终形成“非遗+文创”的教学、实训、实习、就业全流程。

(三)孵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非遗教育传承与大学生双创教育相结合,推动非遗教育传承的辐射力。

在传承人传习所、非遗文创设计工作室基础上,以“创新创业”为载体,孵化出符合文化市场需要的学生双创团队,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入推进学生双创能力的提高,使传习所、工作室成为非遗技艺的实创基地。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创意、设计、制作中来,实现“作品—产品—商品”三品转化,进入文化产品流通市场,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体验非遗、感受非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非遗教育传承工作的重视。

四、非遗教育传承融入地方文化普及与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将高校对非遗的研究成果和非遗的通识性知识展开普及与推广,以社会服务的形式推进“非遗进中小学、进社区、进基层”,从而推动地方文化普及工作。

在中小学建立非遗教学基地,鼓励高校教师研发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特色课程,定期进入中小学开展教学,打通非遗教育传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壁垒,形成国民教育全链条,实现非遗普及从娃娃抓起。如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遗学院打造了“中国娃娃非遗课堂”这一特色课程品牌,并在成都市实验小学等中小学建立了教学基地,推动了非遗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对偏远山区开展文化普及教育;走进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体验、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协助政府和文化机构做好文化普及与推广活动。

(二)通过“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等工作形式,展开对贫困地区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实现对口帮扶,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和价值。

在四川的贫困地区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非遗宝藏,通过对贫困地区的非遗资源的整理挖掘,结合当地的其他文化资源,开展衍生设计、形成文化产品;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文化培训,以当地非遗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内涵,帮助当地的民众深入思考、转换思维,理解并懂得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的价值,实现在地非遗的科学化保护与传承,进而协助当地政府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助推经济发展。

(三)借助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国际性文化商品展会等,开展非遗教育传承成果展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师生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的展销,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普及和经济发展“双赢”。

通过大型活动和展会的路径,可以最大规模的拓宽非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集中而有深度地调研文化市场和文化需求,展示地方文化魅力,普及非遗知识,活动和展会也可以促进教育传承的成果在文化市场中得以检验,从而达到非遗教育传承与文化普及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从07年参加第一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始,共参加了国内展会15次,其中国际性展会6次,既大力推广和宣传了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了师生教学和研发成果,又帮助师生开拓了眼界、了解了文化市场动态,并以之反哺人才培养,为更好地开展非遗教学和研发工作助力。非遗教育传承融入地方文化普及和经济发展,是一条值得继续探索的有效路径。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定义”的第三节中专门阐述了非遗保护的涵义,原译文是:“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不难注意到,在传承这个内涵版块,教育被标注到了重要位置。正因如此,积极开展非遗教育传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行业企业、融入地方文化普及与经济发展的“三融”新路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使其真正成为可复制的非遗教育传承范式,仍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普及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