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伴互助的困境及解决方案——基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

2018-04-02 06:13左宝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题组职称英语专业

左宝霞



教师同伴互助的困境及解决方案——基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

左宝霞

(天津天狮学院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1700)

基于教师同伴互助理论,对80名英语专业教师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情况、重要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教师对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较强的互助形式存在浓厚兴趣和较强需求,但对较高等次的互助形式,如科研项目合作等,反应比较平淡。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多,尤以女教师为甚。年龄、职称也会造成对同伴互助类型不同局限和不同偏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同伴互助;英语专业;现状;调查研究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Joyce & Showers,1996)首先提出了同伴互助概念(peer coaching),他们认为,改变早期教师培训模式设计和组织方法有助于教师将培训内容迁移到教学实践之中,过去将教师培训低效结果归咎于教师自身可能是错误的。之后同伴互助这一概念在西方各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在工作中结成伙伴关系,通过共同阅读、讨论、示范教学和课例研究,特别是通过系统的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张慧珍、段艳丽,2012)。一些外国学者(Pieter & Rudolf,2010)将同伴互助界定为一种专业发展手段,认为同伴互助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分享知识,相互提供支持;为提高技能,学习新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相互帮助,给出反馈意见,它有助于加强教师间合作与提高教学。有些学者则认为,教师同伴互助就是以课堂观察方式来改善教学(范晓红,2016)。

教师同伴互助在我国并不是新概念。教育部1957年颁布《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已经强调要以教研组形式帮助教师交流与合作。我国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发展极为不完善。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便成为了教育教学科研队伍中主力军。教育部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中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在此大背景之下,教师同伴互助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教师所采用实施。

尽管教师同伴互助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发展,这一课题在未来还有很广研究和发展空间。在以往研究当中,“中学和小学的教师同伴互助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而高校教师的同伴互助,特别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屈指可数”(杨颖,陈娟,2012)。本文以天津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同伴互助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后续的深度访谈,旨在为今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调查的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情况、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重要程度及影响同伴互助的各种不同因素。调查的目的是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便推进天津市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同伴互助的进程,为促进英语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1 同伴互助

对于同伴互助内涵,不同学者给出不同描述。Robbins(1991)指出:“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多个教师,共同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在工作中共同解决实际的问题。”Dalton和Moir(1992)将同伴互助界定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手段,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而Galbraith 等(1995)则将同伴互助看作是一种增进归属感与改进教学的专业成长过程。本文将同伴互助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共同反思教学科研实践,相互指导,共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活动。

2 国外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状况

国外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形成了一系列成熟成果。在美国,教师同伴互助已经有三十余年历史。1982年Joyce与Showers通过实验发现,同伴互助有利于避开上下属评价干扰,在同伴对话和交流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aker和Showers(1984)表明,拥有并善于利用同伴互助关系的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规划教学且共同反思与分享教学经验,能更适当运用崭新教学模式。由于不同学者所强调侧重点不同,故形成了不同同伴互助类型:Robbins(1991)将同伴互助分为以观察为特点的照镜式互助、以互惠为特点的合作式互助和以指导为特点的专家式互助。Benedetti(1997)则按内容将其划分为:技术性互助、合作性互助、认知性互助以及挑战性互助。2004年,美国墨西哥州立大学Jon’a Meyer 和Tara Gray 提出教师同伴互助是一项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可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开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教学研究水平。土耳其马麻拉大学Derin Atay博士2006年对应于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师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行为进行了个案研究。她给双方参与研究团队提供了研究框架,方便参与者对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进行系统观察、评价和反思。综上所述,国外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涵盖了同伴互助的内涵、作用、类型、意义等,同时比较注重实证研究。

3 国内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状况

在我国国内,2000年以前没有以“同伴互助”为题目的研究课题。但实际上教研组活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同伴互助之实。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研究。这些研究在承袭了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聚焦于教师同伴互助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余文森(2003)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出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对话、写作以及帮助三种形式。朱宁波和张萍(2007)指出教师的同伴互助的目标、特点、组织结构以及实施过程。周元芳(2012)介绍了同伴互助培训模式的现实意义、开展形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张慧珍和段艳丽(2012)从同伴互助形式及解决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朱舜丰和王珺(2013)分析了高校进行同伴互助特点、作用,建议学校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

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涌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张亚珍(2011)从作用、模式、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实施同伴互助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陈蔚(2010)使用问卷对某所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调查,再次肯定了同伴互助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周三红(2012)着重探究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同伴互助过程。

综上所述,同伴互助这一模式自从引入我国,在相关研究方面颇有亮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并有向高校教师蔓延的趋势。明显的是,针对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实证研究非常欠缺。故本研究课题旨在调查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同伴互助具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便推进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同伴互助进程,为促进英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参考。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选取了坐落在我国某直辖市的十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的80名英语专业教师作为受试。其中,包括两所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四所普通高校、三所独立学院以及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受试的选取采取了随机的方式,抽取的时候考虑到了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特征。本课题组以书面的形式发出问卷共计85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包括30岁以下教师25名,30~39岁教师22名,40~49岁教师23名,50岁以上教师10名。男性教师40名,女性教师40名。

2 研究工具与数据采集

本课题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本课题组成员广泛收集了基于教师同伴互助的文献资料。本课题组结合专家对同伴互助的分类(左璜、黄甫全,2010)设计了问卷。问卷主要涵盖三个部分的内容:英语教师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程度、同伴互助对英语教师教学科研帮助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同伴互助的因素。采用里克特五级计分制。在问卷结尾处还加入了一道开放式问题,以便获得教师对实施同伴互助的建议或期望。有些问题如果仅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比较浮于表层,无法深入调查到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况,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补充。基于问卷调查情况和问卷回收情况,本课题组成员还设计了访谈提纲,随机抽取了8位问卷参与者进行了面对面深度访谈,并作了详细访谈记录。数据处理主要运用了SPSS 24.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处理。

四、结果分析

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课题组所采用问卷一共包括三个部分,共计30道选择题。在分发问卷之前本课题组对此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问卷中有效个案总计80个。在问卷可靠性统计中,题项数为30,a(克隆巴赫Alpha)信度系数为0.814(在0.8以上),证明本课题组所采用问卷(量表)的信度非常好。说明该测试问卷所测验的结果具有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该测试问卷测试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本课题组在分发问卷之前对此问卷的效度也同样进行了分析。在问卷的可靠性统计中,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638(KMO值大于0.6),说明此份问卷效度可以接受。该问卷所测量出来的分数与想要测量特征具有一致性,测量分数能够真反映出想要测量的特征。

2 同伴互助的各种形式的参与情况分析

同伴互助参与度的得分在2.137 5~3.587 5之间,频率处在偶尔与有时之间,表明在本科高校之中,英语专业教师存在一定同伴互助行为,同伴互助行为有一定开展,但规模不大。本课题组进一步分析了10种不同同伴互助形式参与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同伴互助参与形式教师参与度并不高,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有7项均值都未达到3,仅有3项均值超过了3。具体来讲,传统教研组活动依旧是最为常见和最被教师们接受的同伴互助形式。而共享网络平台、专业领域资深专家或教师的指导及教学或科研合作研究项目三项最为薄弱,大部分受试教师没有采用或很少采用这三种同伴互助形式。

表1 同伴互助不同类型的参与度描述性统计

2.1 不同性别组同伴互助形式参与度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性别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参与度情况进行了差异检验,如表2所示,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讨论,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定期进行教研组活动、观摩公开示范课、专业或领域资深专家或教师的指导、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六个方面差异显著,在这六个因素中,定期进行教研组活动得分差异尤为显著(p=0.011<0.05)。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讨论,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观摩公开示范课、专业或领域资深专家或教师指导这四个因素中,男性教师得分平均值均高于女性教师,这说明男教师在这些方面需求比女教师更高;在定期进行教研组活动、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这两个因素中,女性教师得分平均值皆高于男性教师,这说明女教师更希望进行定期教研活动并更渴望得到科研和教学合作项目。

表2 性别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参与度情况的差异分析

2.2 不同职称组同伴互助形式参与度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职称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度情况进行了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在各个不同职称组中同伴互助各种形式参与度存在明差异。结果显示:不同职称教师在教学资源交换或共享、参加专题讨论,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观摩公开示范课、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等四个方面差异显著,且在这四个因素中间,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23<0.05)。多因素组间方差分析表明,教学资源交换或共享(F=2.257)、参加专题讨论, 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F=2.860)、观摩公开示范课(F=2.668)、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F=4.429)等四个因素的主效应均达显著。这说明不同职称英语教师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参与情况大不相同,其中讲师职称教师更为迫切想要参与科研项目合作。

表3 职称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度情况的方差分析(ANOVA)

2.3 不同年龄组同伴互助形式参与度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年龄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参与度情况进行了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发现在各个年龄组中同伴互助各种形式参与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教师在教学经验交流、教师或同行专家指导和观察课堂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同时,在科研教学合作项目上差异最为显著。

3 同伴互助的各种形式的重要程度分析

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程度得分在3.475 0~4.137 5之间,频率处在重要与很重要之间。这表明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普遍认为,教师同伴互助很重要,对不同互助形式都是比较认同和愿意采用的。表4表明,在教学资源交换与共享、教学科研共享网络平台、相关领域资深教师或专家指导这三个方面,受试认为尤为重要。但和表1对照,本课题组发现教师认为同伴互助形式重要性和他们实际参与度并不十分相符,可见,实际同伴互助情况没有达到教师实际期望。

表4 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重要程度的描述性统

3.1 不同性别组同伴互助形式重要程度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性别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了差异检验,如表5所示,男教师和女教师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讨论、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观摩公开示范课、专业或领域资深专家或教师指导以及科研或教学合作研究项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女教师在这下方面需求比男教师更高一些。在这五个因素中间,定期进行教研组活动得分差异尤为显著(p=0.012<0.05)。说明女教师认为定期进行教研组的活动这种形式在同伴互助中最为重要。

近几年来,个人征信系统的发展突飞猛进。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企业签约客户的重要依据,对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5 性别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的重要程度的差异分析

3.2 不同职称组同伴互助形式重要程度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职称对同伴互助重要程度情况进行了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各个不同职称组中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教学经验交流、观摩公开示范课等三个方面差异显著,且在这三个因素中间,观摩公开示范课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4<0.05)。多因素组间方差分析表明,教学经验交流(F=2.361)、观摩公开示范课(F=2.960)、相关领域的资深教师或专家的指导(F=2.668)等三个因素的主效应均达显著。这说明不同职称用英语教师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程度的情况大不相同,其中讲师职称教师更为迫切想要进行公开示范课观摩。

3.3 不同年龄组同伴互助形式重要程度差异分析

表6 年龄对同伴互助重要程度的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年龄对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程度情况进行了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表6显示在各个年龄组中同伴互助各种形式重要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教师在专题讨论,教材培训或学术会议、教研组的定期活动、观摩公开示范课、相关领域的资深教师或专家的指导、科研或教学合作项目等五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在教研组定期活动方面差异最为显著。

4 影响同伴互助的多种因素分析

影响同伴互助因素的得分在2.887 5~4.137 5之间,如表7所示,“接受相关专业的资深教授或专家的指导的机会较少”这一因素得分最高,为4.137 5。此外得分较高因素还包括教师任务重或课时过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同伴互助、可供共同利用教学科研资源较少、教研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较深入的开展、参加专题研讨会、教材推介会或学术讲座机会比较少,且覆盖面不够广等。

表7 影响同伴互助的诸多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4.1 不同性别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进一步就男女教师对影响同伴互助因素认识进行了差异分析,如表8所示,男教师和女教师在课程安排冲突、工作负担重课时过多、可供进行信息交流平台有限等面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加感到平时授课任务过于繁重,交流机会太少,因此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同伴互助。

表8 性别对影响同伴互助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本课题组就职称对同伴互助影响因素情况进行了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在各个不同职称组中同伴互助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课程安排冲突,同事之间无法观摩课堂和进行交流、教师任务重或课时过多,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有效的同伴互助等方面差异比较显著。这说明不同职称英语教师对同伴互助影响因素的看法大不相同,其中讲师职称教师认为,教师任务重或课时过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同伴互助是同伴互助最主要影响因素。

4.3 不同年龄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表9 年龄对影响同伴互助因素的差异分析

影响各年龄组同伴互助因素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如表9所示,在课程安排冲突、信息交流平台有限以及无明确的互助目标方面,不同年龄组英语专业教师得分差异十分显著。

5 深度访谈结果描述与分析

深度访谈所涉及所有问题都与本课题研究问题及采集到数据结果紧密相关。访谈提纲中问题设置特别考虑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同伴互助方面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和亟待解决问题。访谈结果形成了对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有效补充,并对解决本课题研究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本课题组随机对8位天津市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后续深度访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课题组所选择的8位访谈对象分别来自8所不同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他(她)各自承担着8门不同英语专业课程讲授,涉及到4个不同年龄段,男女教师各半,涉及4种不同职称,因此,受试选择具有代表性,他(她)们的观点可以代表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

大部分受访教师不了解同伴互助概念,不能准确地给出同伴互助定义,只能从字面进行简单描述。85%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开阔教学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发觉崭新视角和切入点。87%受访教师会分享教学资源,但资源来源比较狭窄。一部分受试会和同伴合作申报科研、教研课题项目,但级别不高且没有跨单位合作申报。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同伴互助因素呈多样性,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科研水平、学校环境、互助氛围浓厚程度、教学任务轻重、时间问题、网络平台少、资源匮乏、心里认可程度、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程度、互助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等。所有受访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参与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很多受访教师对教师同伴互助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并认为同伴互助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教研、会谈、教学观摩、专家指导、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资源共享、听课与走访、讲课大赛等。90%受访教师表示,教研组活动都会定期进行,但只是为了布置教学任务或统一教学进度,教师投入度不高,使定期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在网络平台分享方面,教师表示学校有专门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以及网络及课程网站,但主要用于教师翻转课堂教学前期教学内容推送,主要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但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几乎没有。另外不少教师提到,英语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课程门数非常多,教学任务不仅繁重且难度较高,需要准备教学材料资源较多,存在一个教师可能会承担多门专业课程讲授,而和自己同头教师极少甚至没有,进行相关领域教学同伴互助可能性就极小甚至没有,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由于需要完成课时量多,对于英语专业教师来讲,很少有时间进行真正意义上同伴互助。一些青年教师表示,在遇到教学方面和科研方面问题时,存在一种求助无门之感。所有受访教师一致认为,同伴互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初级及中级职称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关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教师在意识上对同伴互助重要性给予了较为充分认可,特别是对有针对性、指导性的互助形式,其中女教师尤为突出。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互助的氛围仍然不是很浓,互助形式也比较传统,较高层次互助形式如科研项目的合作等仍然比较薄弱。就影响同伴互助的因素而言,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多,课时太多成为主要原因,尤以女教师为甚。除此以外,年龄阶段,职称等级也会造成对同伴互助类型的不同局限和不同偏好。

鉴于上述问题,对于促进同伴互助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学英语专业教师迫切需要培养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主观上认识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主动地进行同伴互助行为的实施。第二,扩展互助的空间,合理安排互助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面对教学任务无比繁重的客观现实,教师必须积极应对,而不是怨天尤人,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而网络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打破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于制约,这就需要教师主动运用网络平台,积极学习和钻研网络知识,实践网络操作技能。当然这也离不开学校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客观上搭建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平台。第三,进一步加强互助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增强互助的实效性。很对教师反映同伴互助的目的性不强,这势必造成教师互助兴趣的缺乏和互助积极性的减退。所以,建立明确的目标是当务之急。另外,在互助的形式上也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和深入挖掘。教研组作为最为传统的教师互助形式急需进一步改进,从而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和互助行为的实效性。第四,除了教师的自身内在因素之外,外界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例如,学院和学校应该尽到指导的作用,帮助教师确定互助搭档和互助小组。同时设定典型作为学习对象和推广的范例。显而易见的是,教师的自发互助必然有限,而通过学校或学院的有效引导和必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将大大促进教师的互助行为,并能提升教师同伴互助的质量。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对英语专业教师各个年龄段的不同需求给予特殊的分类指导,同时还要考虑到男性和女性教师需求的差异,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第五,建立有利于教师互助的一系列评价制度与体系。注重教师的合作研究,从单纯的教学和发表文章的评价逐渐转向与过程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从而成为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推动力。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对象据现在一座城市的几所高校,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时抽取的样本也比较少。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以及在更为多样的专业与学科领域研究教师的同伴互助行为将会成为以后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 Benedetti, T. 1997. Enhanc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with Peer Coaching[J]., (1): 41-42.

[2] Joyce, B. & B. Showers. 1996. The Evolution of Peer Coaching[J].(6): 12-16.

[3] Lioba. S. 2009. Reduction in Hospitalization through a Whole Patient Health-coaching Program[J].(6): 155-170.

[4] Pieter, K. & M. Rudolf. 2010. A Competence Executive Coaching Model[J].(1): 78-90.

[5] 陈蔚. 2010. 从胜任到优秀: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6] 范晓红. 2016.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J]. 考试周刊, (12): 25-29.

[7] 胡竞. 2017. 大学英语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4): 124-130.

[8] 李胜波, 李爽, 孙洪涛. 2010. 促进教师同伴互助的在线实践社区环境设计框架[J]. 中国远程教育, (11): 23-28.

[9] 李英霞. 2013. 新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同伴互助”的现状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 45-48.

[10] 牛婉儒. 2013.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实施同伴互助的必要性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4): 89-92.

[11] 孙倩. 2017. 关于校本教研中教师知识共享的理性思考[J]. 教育导刊, (8): 72-75.

[12] 夏惠贤, 杨超. 2008.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同伴互助及对我国教研组活动的启示[J]. 教育科学, (4): 90-96.

[13] 杨翠娥. 2011. 信息技术环境下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11): 55-57.

[14] 杨颖, 陈娟. 2012. 教师同伴互助研究综述[J]. 科学时代, (8): 36.

[15] 余文森. 200. 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 教育研究, (4): 53-58.

[16] 张惠珍, 段艳丽. 2012.“同伴互助”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 教学理论与实践, (30): 32-34.

[17] 张铁道. 2008. 将个体经验汇聚为群体资源——教师同伴研修的理念及实践策略[J]. 人民教育, (12): 50-53.

[18] 张亚珍. 2011, 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同伴互助[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 90-94.

[19] 张小丽. 2012. 教师同伴互助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 (2): 111.

[20] 周芳元. 2012.“同伴互助”式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 教育科学论坛, (2): 80-83.

[21] 周三红. 2012. 同伴互助视域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探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2] 朱宁波, 张萍. 2005.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 教育科学, (10): 30-32.

[23] 朱宁波, 张萍. 2007. 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探析[J]. 教育科学, (6): 16-20.

[24] 朱舜丰, 王珺. 2013. 浅谈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 现代交际, (1): 228.

[25] 左璜, 黄甫全. 2010. 国外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 外国教育研究, (4): 53.

2017-05-26;

2017-12-01;

2018-02-01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模式构建”(XVII 4042)

左宝霞,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H319.3

A

1008-665X(2018)2-0095-18

猜你喜欢
课题组职称英语专业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