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蓉
国内离散译者研究综述(2006-2017)
马明蓉
(常州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全球化进程中,离散现象日趋频繁。离散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翻译学经历了翻译内的语言学视角和翻译外的文化研究视角,近年来正逐渐转向译者研究(translator studies)①,即译者转向②。于是,离散译者开始得到国内翻译学界的关注。离散译者研究是离散研究三大主要内容之一(王晓莺,2011)。通过梳理2006年至2017年的国内研究,本文评述离散译者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剖析不足之处,展望离散译者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离散译者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的跨学科视角,促进离散译者研究的深化。
西方话语中,离散(diaspora)最初指在异地漂泊流散的犹太人,宗教意味浓厚(王晓莺,2011:12);中国话语体系中,离散主要指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去国离家的人生况味,常与坎坷人生和不平境遇相关联(童明,2005:152)。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离散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离散命题逐渐升温,得到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研究者的关注,成为后殖民研究的重要学术概念。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地域的翻译研究话题在后时代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进入21世纪,离散译者开始引起翻译学界的研究兴趣。研究者多从文学、文化学的后时代视角开展研究。
童明(2007:90)认为,飞散③有三层含义:某个民族的人们离开了故土家园到异乡生活,却始终保持着故土文化的特征;因受迫害而流放;在移居地再创文化。一般说来,社会学者、人类学者、人口学者多采取第一层与第二层语义,文学文化研究派或后现代派往往采取第三层语义。当代离散现象日益频繁,趋于常态化。因政治迫害或经济原因的离散现象正渐渐淡出历史。第二个语义成为非主流的离散类型。第一层和第三层离散涵义应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本研究探讨的主要离散特征。刘红华和黄勤(2015:62)认为,离散研究应包含四个关键词:“家园迁移”、“原乡记忆”、“身份认同”和“文化翻译”,而且文化翻译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翻译,也包括离散作家创作中所进行的文化翻译。本文认为,离散译者研究应涵盖离散的语源辨析与考证、离散译者的本体研究、离散译者的语言层面研究、离散译者的社会文化特征研究、离散译者的译者行为研究等内容。研究方法可结合文献研读、质性研究、量化研究和口述史研究等方法。
图1 离散译者研究发文数(2006-2017)
自2006年,离散译者的相关研究文献开始散见于学术期刊。笔者以离散(或流散④、飞散⑤)和译者为主题词查询中国期刊网哲社类学科文献,共获得68篇相关文献;以diaspora和translators为关键词查询国外文献数据库,未发现专论离散译者的英文文献。通过研读,本文筛选掉无相关度文献及雷同文献,最后得到30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12年间离散译者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6-2010年是离散译者研究的萌芽阶段,相关文献零星刊发;2011-2017年是持续关注阶段。虽然在2016年小幅回落,但文献量呈现递增的总体趋势,且在2015年达到了最高值,说明离散译者正成为翻译学界的新课题。
据中国期刊网显示,孙艺风教授2006年发表的《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不仅是第一篇专论,而且被引量最高,多达66次⑥。离散译者、异化翻译和文化离散等领域的研究常常会探讨或引用这篇专论。孙艺风教授无疑是离散译者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
离散译者的热点研究者是黄勤、汪世蓉和王晓莺三位学者。黄勤教授已发表相关论文两篇,分别是《从副文本解读林太乙〈镜花缘〉英译本》和《译者聂华苓研究综述》,并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以“离散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回顾与思考”为题进行了小组发言。汪世蓉于2015年发表了两篇文章,《守望乡愁:论华人离散族群对中国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是离散族群的文化翻译研究,《漂泊与归属:论离散译者余光中的“中国情结”》是离散译者的个案研究。颇具开创意义的是,汪世蓉的课题“现代华人离散译者的身份博弈对其文化译介思想的影响研究”获批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基金项目。这是国内首个离散译者研究的教育部课题,实现了高层次课题的突破。《当代翻译研究中的“离散”内涵与命题》(王晓莺,2011)指出,离散译者后续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此外,专著《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王晓莺,2015)是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和课题的成功申报说明,黄勤、汪世蓉和王晓莺三位学者在离散译者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努力,是当前的热点研究者。
表1列出了被引量前6位的文献来源⑦。首先,离散译者高被引文献过于集中,但总体文献被引量仍较低。如表1所示,孙艺风(2006)一文被引量高达66次,其他几篇被引量多在10次上下。文献被引量的高低悬殊说明权威性、经典性文献极为不足。其次,离散译者文献的来源期刊呈零散分布状态,以核心期刊、大学学报和学位论文为主。外语类核心期刊仅《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教学》等零星刊发了相关成果。关注度高、集中刊发的期刊或专栏尚未出现。离散译者研究还未引起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仍有待学界认可。
表1 离散译者被引量前6位的文献来源
首先,国内研究的主流模式是学者独立钻研,缺乏团队合作,尤其是跨学科的交流探讨与合作。例如,权威学者和热点研究者中,孙艺风、黄勤、王晓莺和汪世蓉分别执教于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发文献多为独著。这种状况反映出离散译者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有限⑧,缺乏形成学术共同体的意识。
其次,离散译者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单一。研究者均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尤其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缺乏与相关社科学者(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比较文学、历史学等)的互动,缺乏与小语种翻译研究者的交流。研究者学科背景单一导致研究内容和理论探索缺乏广度与深度,研究思路雷同,研究方法趋同,个案研究的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
再次,专攻离散译者的学者较少。笔者搜集的30篇文献中,50%的文献是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另50%的文献并非相关课题的成果。而且,从离散译者的同一作者发文情况来看,多数文献为学者偶尔为之的研究,普遍缺乏研究的递进性、系统性和跨学科性。在离散译者研究领域真正沉淀下来的专攻型研究者屈指可数。
离散译者的个案主要涉及辜鸿铭、张爱玲、林语堂、林太乙、余光中、戴乃迭、白先勇、聂华苓、黄继忠、童明、刘若愚、金隄和刘宇昆等,内容芜杂,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首先,涉及的个案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离散译者如辜鸿铭,晚近的如童明和刘宇昆等近代、现代和当代的离散译者均有涉足;其次,个案的地域跨度大,从北美到东南亚,从港台地区到中国大陆,林林总总,缺乏系统性归类梳理。再次,华裔离散译者和外籍离散译者混杂,其中又以华裔离散译者研究为主,外籍来华离散译者的研究为辅,如戴乃迭等;最后,个案研究焦点涵盖离散译者的主体性与译本关系、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翻译观的关系等。整体观之,离散译者的个案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有如一盘散沙,却不能在翻译理论构建方面聚沙成塔。
目前国内离散译者研究内容繁杂,欠缺理论深度和系统性,研究者还未形成有效互动的学术共同体,具体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目前国内研究缺乏较清晰、完善的离散译者概念。首先,离散译者的相关名称极不统一。离散译者、飞散译者和流散译者等名称的内涵各有侧重。例如,屠国元和许雷(2013)认为,黄继忠是离散译者,但同时也以华人译者用于探讨。张倩(2015:106)把海外华人译者称为飞散译者,认为他们是“‘离开家园带根旅行’的飞散者,对家园文化的飞散及其在异国他乡的繁衍再生有着某种来自骨血的愿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却没有辨析飞散译者与离散译者是否概念相同。汪世蓉(2015b:145)则主张用离散译者,主要考量因素是离散视角,它“一定包含‘原乡’和‘漂泊’的两个或多个地点,而且离散者一定以某种形式对原乡保持联系,或对原乡有迷思式的执念”。总之,离散译者的称名芜杂多变,不利于深入研究。
其次,离散译者的内涵不清晰。研究者界定离散译者的主要依据是译者生平,如海外留学、工作或生活经历。屠国元和许雷(2013:216,219)认定黄继忠为离散译者,主要是由于他“有海外工作、生活的经历”、“有异国求学、生活经历”。吴霞鑫(2016:21)认为,童明作为飞散译者,具有离散生活经验、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视野。汪世蓉(2017:104)给华人离散译者下的定义是“离开中国大陆到世界各地居住,并从事文化翻译相关工作的群体”。马会娟(2017)认可林语堂与熊式一都是齐名西方的离散作家,但并未阐发离散译者的界定。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当代,具有海外留学、工作或生活经历的人士愈来愈多。海外移居人士从事翻译工作,是否都可称为离散译者?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童明(2007:92)在《飞散的文化和文学》中观点是:“离开家园的人或群体,亦即人类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飞散者,未必人人都有飞散意识。”汪世蓉(2015b:145)阐述道:“有些移民虽然身处异乡,但在文化观念上几乎已经被当地文化所同化,那么,他们就不能被称为跨民族思维的离散者。”以宿主国文化为归依的移民不具备离散者的双重文化特征。与此类似,现实中不乏某些译者虽然身在海外,但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已经以宿主国文化为归依和翻译实践出发点。研究者需进一步区分离散译者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在研究中秉持概念界定并一以贯之。
童明(2005:157)理解的飞散视角具有双重特征:他们一方面在跨民族、跨文化思考时抵制文化同化,同时又以跨民族文化的眼光和文化翻译的艺术进行新的文化体验和实践。汪世蓉(2015b:146)依据余光中的双重离散经历,认为他具有“一种典型的离散状态:漂泊在家园和异乡之间,拥抱不止一个以上的历史与时空”。可以明确的是,仅以求学、生活或工作在海外作为判断离散译者的唯一、充分、必要条件是不足为信的。任由心中家园枯萎、或拒绝在宿主国文化中发展,实行文化的自我孤立,都不是离散译者的本质。“飞散者既要坚持自己家园文化的差异,又要将这些差异用另一种文化语言再创造,形成跨民族的特征。”(童明,2007:97)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离散译者研究应将离散译者放在社会学背景下考量,重点探究离散译者的文化取向与文化态度。
本研究使用离散和离散译者一则由于该译名早于流散和飞散,已为许多学者使用;二则认为后殖民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离散一语中背井离乡的内涵会渐渐淡化,逐渐融合后殖民时代飞散或流散所具有的社会学、文化学和人类学蕴意。
目前离散译者的社会文化特征没有得到精当耙梳。例如,刘红新(2008)从辜鸿铭的离散经历入手,探讨其翻译心理、译本选择和翻译策略,但缺乏对辜鸿铭的社会文化本质属性的探究。孙宁宁和刘亦伟(2013)将戴乃迭界定为族裔散居译者,但略而不谈其社会文化特征。李特夫(2014)考察了具有文化离散背景的英美华人学者,如刘若愚、洪业、叶维廉、欧阳桢、柳无忌、罗郁正、高友工和孙康宜等,但也未深入剖析英美华人学者译者群的社会文化特征。徐琼(2014)仅凭借林语堂的离散人生经历界定林语堂为离散译者。
离散译者的文化杂合属性关注度不足。人们总会把离散与杂合联系起来。杂合(hybridization)由霍米·巴巴(Homi Bhabha)提出,是指移民文化(migrant culture)跨越人为划定的国家地理疆界,彼此聚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疆界文化(border culture)。离散状态中,翻译的性质是模糊杂糅、界限难辨、游移不定、互动相生的。离散译者研究与杂合式翻译、后殖民翻译研究息息相关。现有文献中,王琴玲和黄勤(2015)论及了林太乙作为离散译者的杂合性文化身份。孙艺风 (2006)和段峰(2007)探讨离散译者的文化杂合属性。孙教授的重点在于,译者主体在翻译行为中创造出的文化离散空间与异化翻译之间的关系。译者既需保有自身文化特质,又需以开放客观的心态来审视、评判自我文化和他者文化。译者站在文化离散空间的某个立足点上,接触、体验他者文化,同时以他者视角反观自我文化,实现译者个体意义上的跨文化沟通与对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的本质即杂合、混杂和差异并置。孙教授所论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离散译者,而是着重强调离散是翻译和译者的基本属性。社会学意义上,离散译者由于具备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对于两种文化的异质质素有着更完备深刻的理解,对于异化翻译到底是吸收、融合、同化,还是适度保留其异质性,离散译者从自身文化属性进行判断取舍,作为文化使者创造出离散空间。因此,“具有离散体验的译者能更好地协调异化翻译与译文可达性之间的关系”(孙艺风,2006:9)。段峰(2007)在后殖民语境中探讨离散译者与杂合式翻译、异化翻译策略对于文化的异质同构和趋同求异的关系。概而言之,离散译者的文化杂糅属性与杂合式翻译、翻译的离散性本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生成的关系,仍需深入剖析。
孙艺风(2006)对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作过详细阐释,即译者本体性特征处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离散文化状态中,离散译者进行异化翻译,并就此创造出离散空间,或者说第三空间。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谭载喜,2004:108)。后辈学者以此为据,提出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然而,翻译史实和翻译理论研究已证明,纯粹的、彻头彻尾的归化或异化是不存在的。以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的译者也无法排除其译笔下没有异化翻译的例子。“归化与异化是一对动态的概念,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孤立地谈论归化与异化是不全面的。”(孙会军,2003:60)施莱尔马赫的主张是一种理想状态,而第三空间更符合翻译的本质属性。伴随文化疆界的模糊化和共有化,作者与译者的文化身份问题在翻译中日益凸显,产生自我与他者的两极化。“为避免这种两级分化,对于译者来说,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鼓励并诱导目的语读者离开家园走向中间地带。”(孙艺风,2006:6)中间地带也就是借由翻译产生的第三文化空间,既不完全等同于源语文化,也绝不雷同于目的语文化,而是文化离散空间。文化离散是指“离开自己的文化家园,在异域文化环境里憧憬并审视本土文化,在接触和体验异域他者的同时,进行文化间的沟通和杂合”(同上:5)。
无独有偶,汪世蓉(2015b)也探讨了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认为“深层的离散体验迫使他们不断地通过各种努力来获取心理安全感和精神归属感”,因此,“离散译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汪世蓉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探讨离散译者这一命题的。孙艺风和汪世蓉两位学者虽然都论及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但着眼点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关注翻译学视域内译者主体的离散性、翻译本质的文化离散性,兼及离散译者的异化翻译策略;后者主要探讨社会学视域内的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及翻译策略。两者的视角差异有助于研究者辨析离散译者的概念、明确研究视角。
离散译者必须面对在第三文化空间中重构文化身份的课题。离散译者的母语文化基因使他们在异质文化语境中,无法完全忽视、忘却、超越原有文化成规。在遭遇异质文化碰撞时,母语文化基因和文化成规自然凸显,离散主体将体验文化疏离、文化审视和文化认同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离散主体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关于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派(孙艺风,2006;徐琼,2014;张倩,2015等)认为,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行为具有积极作用。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是译介优势,对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有重要影响。另一派持相反观点,如邓亮(2010)认为,在文化信息传递上,离散体验对译者无积极影响。王晓莺(2015)也发现张爱玲的离散译者身份并未赋予她传承母国文化的意识。王玉峰等(2013)考察了离散译者伍晓光20年旅居国外后重译《文学理论导论》时,对汉语的认识和感觉发生变化,说明他具备离散生活经历后,双语转换不那么分明,重译译文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
学者多将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预设为静态不变状态,仅汪世蓉(2017)分析了离散译者对文化身份的不断追寻与博弈,肯定了离散译者文化身份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文化身份既有同一性(sameness),又具有差异性。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2000:211)认为,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它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未来”,“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利的不断‘嬉戏’”,而嬉戏的隐喻意味着不稳定性和永久的无定性。文化身份不断处于动态构建中。无论哪一派观点,目前的研究主要把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视为固化的静态特征,这势必忽略了文化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动态博弈因素,如历史的共通性、个体的文化嬗变性、权利的隐形主导性等。
从选材来看,离散译者的译本研究局限于知名度较高的中华典籍、现当代小说和诗歌,如《论语》、《道德经》、《镜花缘》、《边城》、《台北人》,《空房》和《鹿柴》等。知名度偏低的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尚缺乏研讨。离散译者的译本研究还缺乏翻译选材、出版发行渠道、译本的影响与接受、目的语读者的反馈研究,忽略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等因素对译本形成的考察。
当代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借鉴其他学科的资源来进行研究一直也是翻译研究的事实”(韩子满,2015:13)。但由于研究者缺乏跨学科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理论支撑,离散译者研究的学科视野有限,跨学科性极为不足,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理论构建层面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对比与交流、比较文学等其他社会哲学科学等领域的思想仍未得到有效借鉴与运用;翻译学理论,如多元文化系统理论、文化操控论、语料库翻译学、译者行为批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有效地融入到离散译者的研究中来。因此,目前多数研究理论阐释力和解释力不足。
离散译者个案研究杂而无章,普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许多个案研究仅从译者生平界定,再结合“恰适”的孤例论证离散译者的翻译策略反映其文化身份等观点。此类研究同质化严重,缺乏独到深入的理论分析,尤其缺乏离散译者的专题研究。
基于离散译者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离散译者的后续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离散译者群的共性特征缺乏深入剖析,势必防碍后续研究。系统性的离散译者共性特征研究有利于夯实离散译者的研究基础,丰富学术蕴涵。共性特征可从其社会文化共性特征着手,诸如离散经历、文化杂合属性、文化取向和文化身份等。离散译者群中,华人离散译者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离散译者研究较匮乏。离散译者后续研究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地域、某一特定民族的离散译者开展专题研究,重点探讨特定离散译者群的文化杂合属性,例如,现当代华人离散译者群体的共性研究等。
离散译者的共性研究必然会触及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研究。霍尔(2000:208)认为,文化身份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含义是共同的历史经历及文化代码,第二层含义是相同表象下,个体的一些深刻和重要差异。换言之,文化身份既有族群共享的历史文化质素,也有个体差异和特征。文化身份构建过程是动态的,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研究应强调过程性和发展性。后续研究中客观考察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行为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可具体探讨同一位离散译者译介不同作品的翻译行为;或研究不同离散译者在相同或相似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译介行为;或按共时、历时、地域、原国籍等情况分类,系统性剖析离散译者的文化身份。
离散译者的译本研究与文化身份息息相关。译本的选材、翻译策略、译本对比、出版发行渠道、译本传播和接受效果都是译本研究的重要课题。译本的选材研究要注重考证史实。在文学译本方面,离散译者的译介内容还可涵盖散文、戏剧、民谣、诗歌等形式;在非文学文本方面,离散译者的译介内容应涵盖政经、文化、法律、商务等实用文本。离散译者的译本研究还可建设离散译者译本的共时或历时语料库,进行量化研究,丰富当前研究方法,以发掘离散译者群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如特定历史时期离散译者的选材共性、同一文本的不同离散译者译本对比研究等。翻译策略及译本对比研究等要杜绝以孤例论证,应全面考察译本,建立译本语料库,以确凿可信的数据与事实说明问题。离散译者译本的影响和接受研究应综合考察目的语读者、文学评论家、专业作家和出版商的各家各言,以求研究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由于离散是社会学命题,理想的研究者团队是翻译学与社会学学者合作,或翻译学研究者从跨学科视域考察离散译者。例如,在翻译社会学视域下,深入挖掘离散译者的共性特征、文化身份和译本研究,研究者不仅需要参考译学理论,如多元文化理论、改写论、操控论、语料库翻译学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等,还应大胆借鉴比较文学、东西方文化对比、社会学、人类学和口述史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提升研究的跨学科性。
离散译者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具有跨学科研究价值。陈建生和刘刚(2013:50)主张,基于语料库翻译学,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检索、统计译文,分析不同译者风格的方法,有机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者能客观把握翻译语言,科学解读分析报告,避免人为的主观评价模式带来的偏差。通过自建语料库或大型通用语料库,研究者可对比离散译者与中国译者、国外汉学家译者、加入中国籍的外裔译者、中外合作译者的对比研究,找到不同译者群的共性与特性,丰富离散译者行为批评的内涵。
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离散译者行为批评研究有待开拓。译者行为批评是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批评研究,是翻译学研究发展的新视角。许钧(2014:112)认为,译者行为批评“将翻译批评推进到了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译者行为批评研究译者语言性角色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关系的评价,能较有效地促进翻译批评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译者行为批评对离散译者的跨学科研究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目前离散译者研究多以文本批评范式和文化批评范式为主,偏向于静态一维研究,难免出现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判断,而行为批评视域是动态多维研究,会“充分考虑译者的意志性、翻译的社会性和译文生存空间的复杂性”(周领顺,2014:3)。离散译者行为批评与社会文化特征、文化身份构建、译本的评价和接受、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国家形象和作者形象构建的关系等等,是今后跨学科研究离散译者的突破点。毋庸置疑,离散译者行为批评研究既是翻译学界的前沿课题,也是社会学的热点话题,将成为离散译者研究的理论增长点。
国内离散译者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和持续关注期,但尚未迎来蓬勃发展期。目前离散译者研究呈现三多三少的局面:一是个案研究多,共性研究少,个案研究中又表现为知名译者研究多,非知名译者研究少,跨中西文化的译者研究多,跨中国与非西方文化的译者研究少;二是粗放式研究多,精深式研究少;三是静态性研究多,动态性研究少。离散译者理论研究、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个案研究和译本研究无疑是当前研究的重要维度,但离散译者的概念界定、离散译者群体的共性特征、离散译者行为批评、离散译者的译介模式和效果等严重匮乏,是后续研究的突破点。
① Andrew Chesterman认为,近年翻译研究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关注译者,而不是译文文本,提出translatstudies。
② Douglas Robinson是首次提出译者转向(translator’s turn)的学者。在专著中,他从译者的身体心理、译者的语言和社会对译者的影响三个方面探究译者,使翻译研究忽略译者因素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此后译者研究从最初的译者职责、素养、能力、伦理探讨逐渐深化为译者身份、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行为研究等,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宏观视野。
③ 童明(2007)追溯了diaspora的词源,认为飞散较离散更能准确地体现原词涵义。飞散既能包括植物种子、花粉撒播和繁衍的本初意义,又可形象地喻指人们离开家园,没有流散或离散那样凄凄惨惨的语义蕴涵。
④ 国内使用流散的主要学者为王宁、钱超英、刘洪一、陈爱敏、庄伟杰、朱敬才、江玉琴、杨琦等。2003年9月,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流散文学和流散现象”学术研讨会,弥补了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在我国当代研究中的空白。此后与流散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文学文化和社会学研究逐渐增多。
⑤ 由于diaspora一词的常见译名为离散、流散、飞散等。本研究为保证文献的全面性,查找中将三种译名均包括在内。
⑥ 该数据获取日期为2018年2月23日。
⑦ 同⑥。
⑧ 以作者发文时标注单位为准。
[1] Chesterman, A. 2009.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or Studies[J]., (42): 13-22.
[2] Robinson, D. 1991.[M].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 陈建生,刘刚. 2013.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6): 45-51.
[4] 邓亮. 2010. 典籍英译中文化离散的初步验证——以《道德经》第一章英译为例[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37-140, 153.
[5] 段峰. 2007. 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 四川大学.
[6] 韩子满. 2015. 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 (3): 10-16.
[7] 李特夫. 2014.译者的“文化乡愁”与译诗的“文化生态”——英美华人学者汉诗英译思想研究[J].外语研究, (6): 79-83.
[8] 刘红华,黄勤. 2015. 译者聂华苓研究综述[J].翻译论坛, (2): 61-65.
[9] 刘红新. 2008. 特别翻译的背后——离散经历对辜鸿铭典籍英译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35-137.
[10] 卢巧丹. 2014. 木心短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文化飞散之旅[J]. 中国翻译, (1): 76-81.
[11] 马会娟. 2017. 熊式一与中国京剧《王宝川》的文化翻译[J].外语学刊, (2): 85-91.
[12] 斯图亚特·霍尔. 2000.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载罗刚, 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13] 孙会军. 2003. 归化与异化——两个动态的概念[J].外语研究, (4): 60-64.
[14] 孙艺风. 2006. 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J].中国翻译, (1): 3-10.
[15] 谭载喜. 2004.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6] 童明. 2005. 家园的跨民族译本:论“后”时代的飞散视角[J].中国比较文学, (3): 150-168.
[17] 童明. 2007. 飞散的文化和文学[J]. 外国文学, (1): 89-99.
[18] 屠国元,许雷.2013. 译在家国之外——黄继忠《论语》英译的策略选择[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215-220.
[19] 王琴玲,黄勤. 2015. 从副文本解读林太乙《镜花缘》英译本[J].中国翻译, (2): 81-85.
[20] 汪世蓉. 2015a. 守望乡愁:论华人离散族群对中国文化的翻译与传播[J]. 广西民族研究, (4): 143-148.
[21] 汪世蓉. 2015b. 漂泊与归属:论离散译者余光中的“中国情结”[J].社会科学家, (9): 145-148.
[22] 汪世蓉. 2017. 身份博弈与文化协调:论华人离散译者的文化译介[J].中国比较文学, (2): 103-115.
[23] 王晓莺. 2011.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离散”内涵与命题[J].上海翻译, (1): 12-16.
[24] 王晓莺. 2015. 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5] 王玉峰,席文林. 2013. 理论著作翻译中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可能因素——以《文学理论导论》的两个汉译本的变化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 18-22.
[26] 吴霞鑫. 2016. 飞散视角下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D]. 四川外国语大学.
[27] 许钧. 2014. 矻矻经年自成一格——《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与《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序[J]. 山东外语教学, (1): 112.
[28] 徐琼. 2014.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D]. 西南大学.
[29] 杨琦,周文革. 2011. 流散中的定位——刍议华裔美国作家文化译者身份及其汉译[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44-148.
[30] 张倩. 2015.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飞散译者模式探索——以童明英译木心短篇小说集《空房》为例[J]. 外语教学, (3): 105-109.
[31] 周领顺. 2014.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11-21;
2017-10-0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苏籍离散译者行为批评研究”(2017SJB1791);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课题“信息技术下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172009)
马明蓉,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