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8)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1]农民文化道德观的培育,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农村道德规则和秩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
现代化的发展虽然带来了高新科技、城乡流动和全球化的交往,但对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交往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正如亨廷顿的描述:“在新的技能、动力和才智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并创立新的社会组合之前,新的价值观往往会破坏社交和权威的旧基础。”[2]中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经历着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许多变动,很多地区的农村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不断侵入下,农村居民的道德与精神文化生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基本生存层面上对物质条件的需求之外,还需要在群体中实现与他人的交往需求以及更深层次上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农村居民而言,农村社会是承载他们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完成必要的生产活动外,他们还依托农村社会实现自身在道德归属和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因此,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应对农村居民实施道德与文化生活上的引导和教育,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与精神文化追求,帮助他们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道德和精神文化追求反映出农民教育内容中较高层次的设计,体现出农民教育的文化归宿。在现代化转型背景下,思考和解决农民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帮助农民获得成长与发展的生存技能,也不仅仅是引导农村居民在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中扮演更合适的角色,更是期望通过设计恰当的教育内容,使农村居民获得道德上的认同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满足他们道德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设计这部分教育内容时,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对农村居民实施文化道德规范教育。中国传统社会有一整套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尤其在农村社会,村民们之间密切频繁的人际互动,使每个人都在明确的道德规范下行事,强大的村庄舆论也使大多数村民都能恪守规范。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农村居民还未能完全接受并建立现代道德规范,处于旧破新未立的转型困境中。对此,外部教育力量需要将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输入农村社会,并向农民群体进行宣传和教育。这些道德规范涉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二是丰富和满足农村居民在精神文化上的追求。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农村居民在人民体育、大众文化和文娱休闲方式上有自己独特的内在需要,而现有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活动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更高追求。针对这一现状,不同的教育力量必须充分发展各自的资源优势,更多地向农村居民提供可以满足他们精神文化追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农村居民的道德和精神文化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3]恰是因为实干兴邦,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力地引领着中国的成长前进和现代化历程。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使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共同富裕的根本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远景也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处理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路径同样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共“十九大”提到了城乡地区成长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实现全体人民在共建同享成长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加大兼顾城乡发展力度,加强乡村发展活力,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5],这为增强农民的文化道德观培育明晰了航向。现在农民的文化道德观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部分向不好的方向倾斜。
农村文化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根本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期待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加入。与这一要求不相适应的是,当前农村文化道德建设的团体力量不集中。一是政府更看重经济建设,文化道德建设推动力不足。改革开放后,基层领导人员和农民的联系越来越不紧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一直在进行,但因为基层政府人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没有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基层政府和人员缺乏动力去开展活动。其二,社会民间组织补位不力。在基层组织文化道德建设职能弱化后,并没有相应的民间组织来填补,承担起农村文化道德建设的任务。广场舞等娱乐性组织和红白理事会等功能性民间组织出现在一些农村地区,但在农村文化道德建设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活动也缺乏具体指导。总而言之,完善农村文化道德建设的整合机制,是改善文化道德建设主体力量的重要保障。整合机制的重点是依据主体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发挥各自的优点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如政府组织的责任重点是,可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形成正确的文化道德观,培育良好的道德生长环境。乡村群众在实质上是乡村文化道德建设的实现主体,是乡村文化道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乡村文化道德建设状况的查验者。
文化道德教育在于促使教育对象认同和践行核心的道德价值原则,然而当前农村的文化道德教育倾向于形式化。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文化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在领会上有了偏差,对农民的文化道德教育不再重视,而是偏重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应对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和检查而进行形式化的宣传学习,没有形成常态化。另外,一些村委会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遵循“以人为本”,过于形式化,没有把鼓励农民积极性作为工作重点,甚至不给农民提供参加讨论的机会,自行制定。由于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农民群众并没有参与其中,使得民众对制定的规章制度缺乏认同,甚至有些人难以自觉遵守。这些情况说明他们的文化道德教育是感性的,在一些负面道德观念的冲击下缺乏抵抗力,从而偏离主流航道。长久以来,在内容上只是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集合农民的日常生活实际。宣传教育的内容脱离实际,没有发挥其指导价值。农民本身的特殊性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尊敬,乡村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获得充足的重视。是以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在文化道德教育中农民的特殊性,让乡村文化道德教育回归乡村生活。只有建立适合农村现状的文化道德教育体系,才能从本质上助推文化道德教育的学习和创新制度建设。
中国农民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承优秀的文化道德理论,是乡村文化道德建设的主要构成。摒弃传统文化道德含有的封建成分,而应传承平等和友爱的文化道德观念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已成为发展的趋向。但这只是停滞在批判性进行继承上,对于具体如何去缺乏实施方案,归纳为下面几点:一是载体缺乏转化。文化道德能够继承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人际交往体系,而当前农村地区交往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渐渐向业缘和地缘发生转变,然而现在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与传统文化道德精髓间缺少恰当的融合,这限定了传承的视域。二是内容略显空泛。在传统文化道德进行宣传和教育中,很少和农民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农民要做到内化于心就有些困难。农民没有进行内化的道德规则和观念就会略显空泛。三是路径缺乏创新。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依靠家庭教育中的口口相传,属于自发式的文化道德继承方式,缺少引导性的路径。当代农村社会中除了家庭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还没有列入传承的路径,更没有形成自发的传承模式。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道德观念向积极健康方向良性变化,推进农民文化道德建设,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引导农民文化道德观念良性变化的对策思路,以适应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需要。
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其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一代代积淀传承,中国儒家思想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6],更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超稳固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着一套较为全面的社会行为规则和评价尺度,使得传统乡村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成为单一的规范系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物质文明建设增进农民道德建设。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同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7]指导农民道德的良性成长决不能轻视农民的利益,针对当前乡村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重视“三农”问题,调节乡村的利益分配方式,国家各项政策恰当向乡村倾斜,加大各地扶贫力度,想方设法增长农民收入。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道德建设才能有坚固的物质基础。一是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引导农民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在当今技术手段不断现代化的条件下创新农村道德教育方法,一定要在采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更多地应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普遍多采用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道德交流,使宣扬思想道德工作加倍靠近大众、靠近生活,构成新亮点,加强实效性。二是农村文化道德建设中利用先进的人和事进行模范教育。通过发现农村中紧贴的农民生活的模范,引起他们的共鸣,指引他们模仿和学习。抓好农民群众的文化道德教育,关键在于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目前道德宣传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实际效果欠佳的问题。教育方式要符合时代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广播、科普知识宣传栏等大家喜欢的传统形式基础上,还要积极引进开发新的科学的宣传形式,揭露和批评有悖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言行和丑恶现象,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日渐认识到互联网、有线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道德文明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指引、教导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利用乡村露天电影放映。增添放映资金,丰富电影放映题材。在放映内容的选择上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影片作为重点。采用流动放映和重点知识定点放映等多种方式,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二是利用乡村数字化文化信息。逐步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地区服务点,将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服务点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三是助推“三农”出版物的刊行。将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社作为重点支持,增添通俗读本的种类和数目。减短报刊配送周期,让广大农民能够准时收到,增强时效性。四是加大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将村作为重点,把农民作为对象,建设文化广场和乡村书屋,逐步加大乡村文化资源。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农业大省的省级党报要开设乡村版,电台、电视台要创办乡频率、频道。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要增加资金加大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出一些反映现代农村生活、淳朴民风的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道德建设,指导农民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把农民培养成具备较高道德素养和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淳朴的民风可以传承。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淳朴的民风被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在推动新型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倡导文明乡风,把文明乡风给予新时代的内涵。倡导文明乡风,要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得以进步。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但传统文化也有消极成分,在农村建设过程当中会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加强对农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宣扬先进的科学文化,可以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积极乐观的生活。农民自身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普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农村的法制建设,广大农民群众可以认清迷信活动和赌博等陋习的危害,并可以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的利益。倡导文明乡风,还要激活乡村文化。现在农村地区文化资源是不充足的,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教育更为匮乏,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模式,使广大农民可以享用更丰富更健康的精神食粮。重视发掘农民群体自组织的道德潜力。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丰硕的文化道德精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凝集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精髓。它们作为维系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已融入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发掘其内在,创新传统节日欢庆的方式,以便顺应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展现和宣扬优秀民族文化道德的载体。
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步凸显。农民的道德生活既有赖于培育农民自己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化氛围,又依赖于吸收充满现代文化来加以调和,实现两种文化气息的有机协调是形成充满活力的乡村文化氛围的保证。农村充满活力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村民的闲暇生活, 促进村民间的感情交流,让整个村庄乡风变得更加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