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舒婷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的基层工作者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平都普遍较低,对现代化农业企业的运营模式认知较少;企业管理层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没有学过专业的管理知识,缺少现代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以至于当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对症下药;目前农业企业生产环节流动性比较大,没有达到专业化程度,不能按时完成生产作业,致使企业生产的后续工作得不到完善,甚至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生产能力。基于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小,在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程度较弱,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大部分都是短期工,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比较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中国农业整体上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也是充满责任和挑战的经营主体,他们承上启下,协调资源分配,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尽自己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企业中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管理者的首要素质不是所谓的学习、创新、执行力等,而是对上层领导、下层员工和同级别其他职能管理者灵活贯通的关照,其次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经营观念和模式的思维。
我国农业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以传统农业为主,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现代农业化管理理念,按照以往传统管理模式来制定管理方法,直接导致了刚招进去的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的工作者难以适应这种节奏,加之另外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现在这种中小型企业很难留着所需要的人才,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匮乏。
在整个农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各个人力资源部门之间不能各司其职,职能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小,一些农业企业中甚至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是各部门随意调派人员,或者是一些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相对弱化,不能有效的执行,甚至没有话语权。
虽然每年农业院校毕业生人数众多,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大都选择在大城市中寻找工作,即便寻找一份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工作,也不去农业企业中去。导致农业企业每年引进的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极少,农业企业也迫切需要一批既懂得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较高管理水平或者管理理念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大多企业的规模较小,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大都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各部门之间、各员工之间都没有清晰的工作职能,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当一个人有了成绩,其他员工都争抢邀功,出现问题又各自推卸责任。部分农业企业不能重视奖罚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的企业虽然拥有一套完整的奖罚制度,但是由于一部分原因却只限于制度形式而没有很好的去实施。
农业企业要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整体的管理能力。一方面,不定期邀请人才管理方面有所成就的学者到公司进行面授,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培养管理思维,建设自己企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行组织企业内部的人才交流会,互相学习,改正缺点,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素质,好的企业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是靠员工的付出才能实现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企业员工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家事一样,让每个员工有效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所能。另一个方面,企业要从员工的利益角度出发,保护员工自身利益,关注员工心理动态,管理者放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符合当代企业发展的人才观念。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主要的是引进既有管理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再招进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老员工教新员工工作经验,而新员工教老员工新的管理思想和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新老搭配,共同丰富健全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合理有效的奖罚机制既包括物质奖罚机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奖罚机制。人力资源部门规定上岗员工熟知自己的职责,并以书面的形式签订合约,明确具体工作,并且制定奖罚制度,制定监督机制,明确完成任务的部门。